在刘思莹忙着打包东西,小芒村上下也在忙着庆祝的时候,君不悔已经返回了君府。
一回来,他便默不作声的回到书房,将自己关在了里面。
空青和玉竹对视一眼,最后一转身,朝着杏雨院而去。
很快的,空青又返了回来,敲响了书房的门,“公子,老夫人知道你回来了,让你过去杏雨院呢。”
“知道了。”书房的门应声而开,君不悔瞄了空青一眼,并未说什么,朝着杏雨院走去。
后面,玉竹朝着空青竖了竖大拇指,“你去向老夫人传话,就不怕公子罚你?你放心,要是你真挨罚了,兄弟我替你治伤啊!”
“去去!公子知道我是为他着想,才不会罚我呢。你没看到公子明明什么都知道,方才却什么也没说嘛,这就表示公子不会计较这件事情了。”
空青朝着玉竹摆摆手,赶紧追着君不悔而去。
玉竹并未跟上去,而是笑着摇头返回自己的小院。他还有很多医书没有看完,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多着呢。
杏雨院内,李明珠和苏木坐在桌前喝茶,见着君不悔走了进来,李明珠忙笑着朝他招招手。
“不悔回来了,圣旨上都说了什么。这次思莹立的功劳可不小,可是有何大的奖赏?”
“姨母、姨父。”君不悔朝着两人微施一礼,这才坐到椅子上。
一旁的苏木笑着点点头,给他倒上茶水,轻声道:“看你眉头紧锁的,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由于江南道的地瓜大丰收,补上了国库的空缺,足够坚持到百姓秋收获得收成,因此皇上龙颜大悦,降旨封进献良种的思莹为乡君,但是具体的册封事宜,要思莹前往平京城再授予。”
君不悔没有丝毫的隐瞒,将事情一一道来。
“思莹从未出过云亭府,我也不放心她一人前往平京城,所以准备陪她同行。只是,我担心……”
君不悔的话说到这里就停住了,但是李明珠和苏木却全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明珠伸手拍了拍君不悔的手,“不悔,其实这一次你去平京城也好,你和他……之间的事情也不能一直这样拖着,总归是要解决的。
而且你也不能永远都瞒着思莹你的身世吧,你们都已经定亲,迟早是要成婚的,你总不能一直瞒下去啊。”
“我知道,所以我也准备这次前往平京城后,看看该如何向思莹解释我的身份。”君不悔点点头。
相较于去与君镇庆见一面,解决他们之间的关系,君不悔更为头痛的,还是进入平京城后,他的身份可能就隐瞒不住了。
届时该如何向刘思莹解释,这才是他最为担心的。
他就怕刘思莹会认为,他是有意隐瞒自己身为皇族的身份,进而再对他的感情产生不信任感。
说实话,此时此刻,君不悔有点后悔之前由于自卑感和对于君镇庆的恨意,而对刘思莹隐瞒身世了。
他真的很害怕,会因为他的隐瞒,令刘思莹与他的感情产生裂痕。
“不悔,要不姨母陪你一起回平京城吧。”担心君不悔面对君镇庆的时候会失态,李明珠不放心的道。
“姨母不用担心,我没事的。”闻言,君不悔终于露出笑容。
“这次前往平京城,我会找机会见他一面,将事情说清楚。姨母你的身体不好,还有喘疾,实在不宜远行。再者现在天气也寒冷,你要是受了寒,喘疾又要复发了。”
“唉,都怪姨母的身子不争气,否则怎用你独自去面对这些。”李明珠无奈的叹口气,“不过不悔,不论你如何选择,姨母都支持你。”
李明珠停顿了一下,这才又道:“只是不悔,就连皇上和皇后也说当年的事情可能有异,要不,你就先听听他到底有何话说,再做决定如何?”
言罢,她小心的看了看君不悔,就怕他会生气走开。
毕竟在以前,只要提起君镇庆的事情,君不悔都会很愤恨。
每每思及此,李明珠都后悔以前的自己太过怨愤,被仇恨所蒙蔽,一心给君不悔灌输了君镇庆的恶行,以至于现在君不悔对君镇庆十分的厌恶痛恨。
直到现在她找到了真爱,她才理解了当年姐姐李明玉的选择,也开始听进了君镇宇和杨皇后的话,开始反思,当年姐姐的死,是不是真的另有隐情。
虽然不管怎么说,李明玉的死,君镇庆都脱不了干系。但是李明珠也希望,君不悔能够和君镇庆好好的谈谈,毕竟他们是父子,血浓于水。
而且可以看得出,这么多年以来,君镇庆一直生活在自责之中。
这后半生,君镇庆都未再娶,靖王府内也没有任何妾室,可见他对李明玉的感情并不假。
君不悔闻言,微微出神了一下,这才淡笑着点点头,“好,姨母放心,我会找机会见见他,听他如何说的。”
又陪着李明珠和苏木说了几句话,君不悔放下茶盏,站起身。
“姨母、姨父,三日后我就要陪着思莹前往平京城,所以要准备一些东西,就先回去了。今夜我可能要收拾到很晚,就不过来陪你们用晚饭了。”
朝着李明珠和苏木拱拱手,君不悔淡然的转身,离开了杏雨院。
目送君不悔走出房间,李明珠含泪的看向苏木。
“阿木,你说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是不是由于我向不悔灌输了太多的恨意,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敌视君镇庆,一点也不想原谅他。”
“好了,好了,你不要多想。”苏木叹口气,伸手将李明珠揽进怀中,轻怕她的后背。
“不悔是个聪慧的孩子,他不是能够轻易被人所左右的。可能他小的时候确实受到了你的一点影响。
但是随着当年我找到你们,也同他讲述过一些事情。再加上他慢慢长大,也与皇上、皇后和太子有所接触,因此对于当年的事情,他也会有自己的考量。
我认为,不悔现在之所以会怨恨靖王,应该还是认为,若不是当年靖王听信谗言怀疑王妃不洁,将王妃圈禁在废园,王妃也不会轻易被人所害。
王妃对靖王深情不已,靖王却不相信王妃的忠贞,最终令王妃遇害身亡。这份不信任和怀疑,恐怕才是不悔难以解开的心结吧。”
(https://www.biquya.cc/id184433/278446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