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不在乎永恒 > 第78章:教育研究的深化

  冰冷的触感毒蛇般噬咬在后腰,金戈的血液瞬间冻结!车轮碾过泥泞村道的黏腻声响、车内舒缓的音乐、张海和洪龙低声的讨论……整个世界骤然被抽成真空,只剩下腰间那一点尖锐、冰冷、充满死亡预兆的硬物,随着车辆颠簸微微调整着角度。
冷汗瞬间浸透薄薄的衬衫,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撞碎肋骨!是牟咖?是那个在黑暗中窥视的影子?还是……余匕?!
他猛地攥紧手机,指节因过度用力发出可怕的“咔”声!不敢动,不敢呼吸,甚至不敢眨眼!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引爆身后那无声的杀机!
“金老师?”张海的声音像隔着厚重的水幕传来,“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金戈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挤出几个字:“没……没事。”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他全身的肌肉绷紧如铁,所有感官都死死钉在身后那一点致命的冰冷上。它是什么?刀尖?枪口?下一个动作……会是什么?!
突然!
“哎哟喂!”后座传来李林颖带着浓浓睡意的惊呼,“哪个缺德玩意儿把钥匙串儿塞我兜里了?硌死老娘了!”
仿佛紧绷到极限的弓弦骤然崩断!那顶在金戈后腰的坚硬物体猛地撤了回去!伴随着一阵叮当作响的金属碰撞声。
金戈几乎是弹射般猛地扭过头!
微弱的车内灯光下,李林颖睡眼惺忪,正一脸嫌弃地从自己外套口袋里掏出一大串沉甸甸的钥匙——钥匙圈上挂着一个棱角分明、形似微型工具的金属挂件,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呼……”金戈长长地、颤抖地呼出一口气,整个人像被抽掉了骨头,重重靠回椅背,冷汗这才后知后觉地汹涌而出,冰凉地贴在后背上。心脏还在疯狂跳动,震得耳膜嗡嗡作响。不是刀,不是枪……是钥匙!是李林颖那个造型奇特的金属钥匙挂件!刚才车子颠簸,她睡迷糊了,钥匙串从口袋里滑出来,那尖锐的挂件不偏不倚,隔着椅背的缝隙顶在了自己后腰上!
巨大的恐惧瞬间退潮,取而代之的是虚脱般的无力感和劫后余生的荒谬。他抬手用力抹了一把脸,指尖冰凉。
“金老师?你……你真没事吧?”张海也察觉到他刚才瞬间爆发的异常紧张,关切地问。洪龙也停止了讨论,投来疑惑的目光。
“没事,”金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试图驱散车厢里骤然凝重的气氛,“真没事,就是……刚才做了个噩梦,魇着了。”他摆摆手,重新拿起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他依旧有些苍白的脸,但眼神已经迅速恢复了清明。
指尖带着微不可察的颤抖,他点开微信置顶的那个名字——琳琳。
【琳琳,刚出礁石村,一切都好。刚才车里一个乌龙,差点把我魂儿吓飞了!回头跟你细说。想你。】
消息发送成功的瞬间,仿佛有暖流注入了冰冷的四肢百骸。窗外,懋冈市的灯火越来越近,璀璨而温暖。他闭上眼,靠在椅背上,深深呼吸。重活一世,这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原来依旧潜藏着能将人瞬间吞噬的惊涛骇浪。是余匕在暗处窥伺带来的过度警觉?还是……这重生之路,本就荆棘密布?
“乌龙?!”教师宿舍的小客厅里,暖黄的灯光下,黄琳穿着柔软的居家服,听完金戈刻意轻描淡写的叙述,还是吓得小脸煞白,手里的水杯都晃了一下,“你是说……那要命的感觉,是李林颖的钥匙串?”她放下杯子,猛地扑过来,紧紧抱住金戈的胳膊,仿佛要确认他的存在,“吓死我了!金戈!你下次能不能别这么吓人!”
温软的馨香和真实的触感包围着他,驱散了昨夜那深入骨髓的冰冷。金戈反手将她搂紧,下巴轻轻抵在她柔软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傻姑娘,这不是好好的吗?虚惊一场。不过……”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这也给我提了个醒。余匕一天没真正落网,这根弦,就一天不能松。”
黄琳抬起头,明亮的眸子里盛满了担忧:“他……他真的会那么疯狂吗?”
“一个能在教育系统里蛀空根基、锒铛入狱又把所有怨恨都记在我头上的人,你说呢?”金戈的眼神沉静如水,却带着洞察世事的冷冽,“他爬出来,就是为了咬人的。我们必须比他更快,更稳。”
“更快……更稳?”黄琳不解地眨了眨眼。
“对!”金戈眼中疲惫尽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燃烧的、充满力量的光芒,“礁石村的经历,还有昨晚那一瞬间的‘死亡预告’,都像鞭子抽在我身上!单凭一腔热血和经验,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根!需要能扎进泥土深处、真正改变教育生态的根!”
他松开黄琳,走到窗边。窗外是厦夂一中清晨的校园,晨曦微露,染红了远处海天相接的一线,给整齐的教学楼镀上柔和的金边。操场上已经有早到的学生在跑步,青春的身影充满生机。
“琳琳,”金戈转过身,目光灼灼,“我想在学校内部,正式成立一个‘教育研究院’!”
“教育研究院?”黄琳惊讶地重复,这个词听起来太“高大上”了,不像一个普通高中能承载的。
“没错!”金戈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不是空架子,不是应付检查的花瓶!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研究核心!聚焦教育创新、学习科学、教育心理学……所有能真正帮助孩子、帮助老师、改变课堂的东西!礁石村那些孩子渴望的眼神,那些因为方法不当而事倍功半的尝试,甚至昨天车上那场该死的误会带来的过度应激反应……所有这些,都在逼着我,必须把经验提升为理论,把实践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厚厚一叠在礁石村期间写满批注的手稿,纸张边缘已经卷起,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课堂观察、学生反馈、技术应用的痛点。“我们不能永远靠零敲碎打的摸索!我们需要系统!需要理论支撑!需要有一批人,能沉下心来,去研究为什么有些方法有效,有些无效;去探索学生认知的规律;去设计更科学、更有吸引力的学习路径!让我们的老师,不再仅仅靠经验和直觉去教学,而是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金戈的声音在小小的客厅里回荡,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黄琳看着他眼中那簇跳动的火焰,那是她深爱的、永不疲倦的理想主义光芒。担忧渐渐被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和激动取代。她走上前,轻轻握住他的手,十指相扣:“好!金戈!我支持你!需要我做什么?”
金戈笑了,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温热的吻:“我的英语专家,你当然跑不掉!语言学习的心理机制、跨文化沟通在课堂中的应用……这些都是研究院未来的重要课题!而且,”他眨眨眼,“你得帮我,把崔丽、李佳、张海、洪龙这些真正有想法、有热情的老师,都‘忽悠’进来!”
金戈的行动力,如同他重燃的信念一样惊人。
三天后,一份措辞严谨、目标清晰、规划详实的《关于成立厦夂一中教育研究院的初步构想》草案,就摆在了校长陈桂枝的办公桌上。报告不仅阐述了成立的必要性(结合了礁石村实践中的深刻反思),明确了研究院的定位(实践导向、问题驱动、服务一线),还初步规划了三大研究方向:基于本土学情的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评估、学习动机激发与认知规律研究、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实践。
“金戈啊金戈……”陈桂枝校长戴着老花镜,逐字逐句地看着报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脸上神色复杂,既有赞赏,也有深深的顾虑。她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想法是好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说,眼光超前!但你想过没有,这需要多大的投入?时间、精力、经费!老师们本身的教学任务就重得像山!谁有精力去搞这些‘阳春白雪’的研究?再说了,研究,那是大学和专门机构的事,我们一个高中……”
“陈校,”金戈坐在对面,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坦诚而坚定,“正因为我们是高中,是教育真正发生的第一线,我们的研究才最有生命力!它不是脱离实践的空中楼阁,它的根就扎在每一节有困惑的课堂里,扎在每一个遇到瓶颈的学生身上!礁石村就是最好的例子!没有现成的‘药方’,我们只能自己摸索,但如果有了研究院这个平台,把大家的零星智慧汇聚起来,形成系统的方**,下次再有‘礁石村’,我们就能更快、更准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至于投入……确实很难。但陈校,教育,不就是最值得投入的事业吗?老师们的时间是紧张,但如果我们能通过研究,找到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减轻他们低效重复的劳动负担,长远看,反而是解放生产力!经费,我们可以分步走,先利用现有资源搭建核心团队,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能解决当下痛点的小成果,用效果说话,再去争取更多支持!”
陈桂枝沉默着,目光再次落在报告上那几行加粗的目标上。窗外,下课铃声清脆地响起,校园里瞬间充满了少年人蓬勃的喧闹声。这声音,让她想起了自己初为人师时的热血。她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深邃:“金戈,你说服我了。至少……说服我让你试试。不过,”她竖起一根手指,语气严肃,“动静不能太大!树大招风!尤其是现在……有些人,巴不得看我们出错。先从最核心、最可靠的几个人开始,小范围试点,拿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记住,稳扎稳打!”
“明白!”金戈眼中爆发出巨大的惊喜和斗志,“谢谢陈校!我们一定稳扎稳打,用事实说话!”
有了校长的默许(或者说有限度的绿灯),金戈的“忽悠”大计正式启动。目标明确:那些在礁石村项目中并肩作战、展现出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的战友们。
物理实验室里,张海正埋头调试一台改造过的光学实验仪器,额头上沾着点油污。金戈直接拉过一张凳子坐下,开门见山:“海哥,别光埋头修设备了。想想礁石村,我们带去的VR眼镜,为什么物理组的学生用得最溜?因为物理现象可视化,对他们理解抽象概念帮助最大!但怎么设计才能让VR真正成为常规课堂的‘神助攻’,而不是偶尔尝鲜的玩具?怎么评估它对学生空间思维的长效影响?这些,光靠你一个人琢磨不行,得系统研究!”
张海停下手里的螺丝刀,眼睛亮了起来:“你是说……”
“加入教育研究院,我们专门搞一个‘教育技术创新与应用评估’方向!你就是首席技术官!把你的动手能力和教学洞察力,转化成可推广的方案!”金戈的声音带着鼓动人心的力量。
张海看着自己沾满油污的手,又看看眼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仪器,猛地一拍大腿:“干了!这比修一辈子设备带劲!”
语文组办公室,李佳正为几个作文总是干巴巴、缺乏真情实感的学生发愁。金戈递给她一杯刚泡好的咖啡:“佳姐,发愁没用。想想礁石村那些孩子,为什么在‘家乡故事’主题下,能写出那么动人的句子?是情境触发了情感!我们研究院打算深挖‘学习动机激发与认知规律’,特别是情感驱动写作的内在机制!你是语文大拿,又有带班经验,这块研究非你莫属!找出规律,设计模板,让更多孩子能‘我手写我心’!”
李佳端着咖啡,若有所思,礁石村孩子们那些真挚的文字片段在脑海中闪过,她眼中逐渐燃起研究的火焰:“情感驱动写作……机制……金戈,你这个切入点,绝了!算我一个!”
化学实验室,洪龙正小心翼翼地处理一组反应后的溶液。金戈靠在门框上:“龙哥,别光盯着试管了。想想礁石村,为什么我们临时加的‘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能把最调皮那几个小子都吸引住?是探究欲!是动手验证带来的成就感!我们研究院的‘学习动机激发’组,迫切需要研究这种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式学习,如何设计任务链,如何点燃不同层次学生的‘化学之火’!你的实验设计和课堂掌控力,是核心资源!”
洪龙放下滴管,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科学家发现新课题般的兴奋:“任务链设计……点燃探究欲……有搞头!金戈,你这研究院,我入伙了!”
金戈的办公室更是成了临时“战略指挥部”。崔丽被金戈和黄琳联手“围攻”。
“丽姐!德育和心理健康,现在多重要!光靠班会课喊口号、心理老师单打独斗,效果有限!”金戈指着构想草案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实践”方向,“你在礁石村处理学生情绪问题那么敏锐!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自然渗透心理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设计融合案例,培训老师!你就是这个方向的定海神针!”
黄琳在一旁助攻,摇着崔丽的胳膊:“就是啊丽姐!你想想,要是每个老师都能在讲《背影》的时候,自然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厚重与责任;在讲牛顿定律时,渗透坚持探索的信念……那该多好!这研究,功德无量啊!”
崔丽被两人说得哭笑不得,但眼神却越来越亮,最终无奈又坚定地点了头:“行了行了!别给我戴高帽了!你们这对‘学术伉俪’都打上门了,我还能说不?不过说好了,实践案例我来抓,理论提炼金戈你得多费心!”
核心班底,初具雏形!张海(技术应用)、李佳(语文与动机)、洪龙(理科探究)、崔丽(德育心育融合),加上金戈和黄琳(统筹与语言心理)。一个以解决真实教育痛点为使命、成员互补、充满实干精神的微型“研究院”,在陈桂枝校长“低调行事”的指示下,悄然开始运转。金戈特意选了一间位置相对偏僻、曾经堆放旧教材的库房作为他们的“秘密基地”。几个人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甚至周末,在这里碰撞思想,梳理礁石村的得失,确定第一批小而精的研究课题。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当这堵墙旁边,时刻徘徊着几双充满嫉妒和恶意的眼睛。
牟咖捏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偷拍的照片——金戈、张海、洪龙几人抱着厚厚的资料,正走进那间旧库房。照片有点模糊,但目标明确。他阴鸷的脸上扯出一个冰冷的笑容,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
【朱哥,金戈那小子最近鬼鬼祟祟,纠集了几个人,在旧教材库房搞小团体!肯定没憋好屁!你那边‘货’备得怎么样了?是时候给他这刚点起来的‘炉灶’,浇上一盆够味的‘冷水’了!】
他按下发送键,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金戈想搞研究?想出风头?想继续踩着他们往上爬?做梦!他牟咖,绝不会让金戈的日子好过!那盆早已准备好的“脏水”,正等着泼出去的时机。他仿佛已经看到金戈身败名裂、被所有人唾弃的狼狈模样,一股扭曲的快意涌上心头。金戈,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夕阳熔金,将厦夂一中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金戈抱着厚厚一叠刚刚整理好的、关于“基于情境的写作动机激发”初期访谈资料,走出那间承载着希望的小小“研究院”库房。连日的脑力激荡和伏案工作,让他眉宇间带着深深的倦意,但那双眼睛,却比天边的霞光还要明亮。脚下是坚实的土地,心中是清晰的路径,那种充实感足以抵消一切疲惫。
他穿过静悄悄的走廊,准备回办公室放下资料就去找黄琳。走廊尽头,高大的玻璃窗外,是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的操场和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美得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这重生而来的奋斗,不就是为了守护这份宁静与美好吗?
就在他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与满足中时——
“金老师!”一个急切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奔跑后的喘息。
金戈心头一跳,猛地转身。是张昊!他那个总带着阳光笑容的学生,此刻却脸色煞白,眼神里充满了惊惶和一种难以置信的恐惧,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东西!
“张昊?怎么了?”金戈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快步迎上去。
张昊冲到金戈面前,双手死死抓住金戈的手臂,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大口喘着气,胸膛剧烈起伏,声音带着剧烈的颤抖,几乎语无伦次:“金老师!那边……后门……围墙……树后面……有人!那个人……那个人……”他猛地咽了口唾沫,巨大的恐惧让他几乎失声,他用尽全身力气,才从牙缝里挤出那个让金戈血液瞬间再次冻结的名字:
“余……余匕!是余匕!!他……他在盯着你!”

(https://www.biquya.cc/id184428/73381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