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分别放置在三辆车中,骡车和牛车上,则是用麻袋装了,用油布盖住,绑在上面,马车上,则是直接倒在凳屉里。
先在凳屉里铺上油纸防潮,然后再把粮食倒进去,再盖上凳面。如此,便可隐秘放不少粮食。
马车上,大概放了500斤左右的粮食。
马只是速度快,但负重来说,相对是不如牛和骡的。
他们买的那匹马,虽然强壮,但考虑到路面及各方面的原因,尽量负重在1500斤以下合适。
他们的买车虽然往轻便的挑了,但车轮处做的好,重量也在那里,本身车厢也有三四百斤的样子,再加上500斤粮,已经八九百斤了,再加上还得坐人,放太多东西马会拉得很辛苦。
被褥什么的,也分开绑在牛车和骡车上。锅碗瓢盆,也只带了够用的就行。其他零碎的,也各辆车分别放置了一些。
马车和牛车上,还分别绑了一个装水的大木桶。
确保不管遗失哪一辆车,都不会让家人陷入绝境。
晚上吃完饭后,一家人便早早歇下了,只等着清早起来便上路。
温司遥躺床上,一时竟有些睡不着,便清点了一遍自己空间里的银子。
共有二百一十五两。
钱庄签到了一百两,大石头下签到五两,挖的还有五十两,穿来第一天在两个房间签到的三两,买马车找回的三十两,当金钗的二十两,当初买书剩下的二两,以及原主本就有的五两多碎银。她当初买点心花了一点,但应该也还有五两。
此外,还有签到得的一根金钗,以及原主的一些银质首饰。
这些银子,对一个农户家来说,十分不少了。
但要想在这半年的逃荒路上过得相对舒服一些,却还是不够的。
得找机会想办法,多进城找钱庄或首饰铺之类的签到,多搞些银子才行。
次日寅时初(3点),温家人便起了。
程氏带着几个儿媳,先到菜地,把能摘的青菜都摘了,装在竹筐里,一会儿让儿郎们挑着,能吃几顿是几顿。
儿郎们则在家把三个牲口喂饱,把要放车上的东西都绑好,再把两个大木桶灌满水。
温司遥也把自己睡着的薄被和席子卷了,交给温大郎绑骡车上。
衣服那些则用包袱布裹着,温司遥又在包袱里塞了十两银子,并着笔墨纸砚和书一起放在马车上。
弄好后,温家人在家里吃了最后一顿的热饭,便赶着车出门了。
临出门前,家里女眷全都回房,把儒衫改成交领掖在裙子里。在家时,天气热,她们会把儒衫外穿,凉快一些,但逃荒路上可不能这么穿。
网上找的插画,仅供参考,侵删
等所有人都出来,温老爹拿了锁,把大门锁上。
随着门锁落下,程氏当即便“呜呜”哭了起来,虽早有准备,但真到要离开的这一刻,还是难受的直抽抽。
四个儿媳见程氏哭了,也跟着啪啪直掉泪,孩子们也小声抽泣起来。
温老爹抹了把眼睛,大喝道:“走了!以后总会再回来的。”
命重要!其他都是虚的。
一家人赶着车,浩浩荡荡往村口去。
整个杨柳村,到处都是哭声,还夹杂着一些老头老太骂“贼老天”的哭嚎。
此时,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那些人见温家赶了三辆车,其中还有一辆马车,不免十分惊讶。
他们当初见温老爹赶了辆马车,还以为他是哪里租的,没想到竟是买的。
(https://www.biquya.cc/id184425/2785564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