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也帮着解释道:“刘书记,留在紫溪是我自己主动要求的,我在那里帮着建了个食用油压榨厂,现在厂房和设备刚安装好,很多收尾工作还没做完,我想等压榨厂正式投产了,再回乡里工作。”
“做事有始有终,认真负责到底,非常好。”刘和光再次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又道:“易书记、李县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能过于循规蹈矩,一味地求稳。
尤其是金山县这样的落后地区,更要注重人才的使用,对于小祁这样能力突出、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应该早点给他压担子,让他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
离开了市委书记办公室后,祁同伟心里欣喜若狂,差点没笑出声来。
刘和光的意思实在太明显了,就差没直说,让易学习和李达康立刻给自己安排一个实职岗位。
原本要等到年底换届才能实现的事情,一下子提前了三个多月,等于自己的升迁之路,又加速了三个多月。
千万别小看了这三个多月,所谓一步快、步步快,起步期三个多月的作用,说不定能顶上后期的三年。
走到楼下大厅,祁同伟突然想起,自己都到岩台市委了,怎么也应该去见见高育良,否则实在说不过去。
便说道:“易书记、李县长,要不您们先回金山吧,我还有点事?”
“什么事?”李达康下意识的问道。
“我想去见见高育良书记,他是我在大学里的老师,一直对我很不错,我得去和他打声招呼,叙叙旧。”祁同伟回道。
听了这话,李达康和易学习对视了一眼。
高育良是祁同伟大学老师,且两人关系很好的事情,虽然早已在金山县传的沸沸扬扬,但无论是李达康,还是易学习,都没真把它当回事。
一个大学教授,教过的学生至少有好几千,更何况高育良还是汉大政法系主任,不可能跟每个学生的关系都好。
如果祁同伟真的和高育良关系很好,应该会提前知道他要到岩台当政法委书记,为啥不背靠大树好乘凉,反而要主动调离政法系统,去村里累死累活的苦干?
所以他们一直认为,这事十有八九是以讹传讹罢了,不可取信。
没想到,今天祁同伟居然当面说自己和高育良关系很好,而且要去和高育良叙旧。
他是在扯虎皮拉大旗,为自己争取利益吗?
好像没这个必要。
高育良虽然是市委常委,但影响力主要在政法系统,无权干涉政府部门的人事任命。
更重要的是,祁同伟救过高义的命,而且已经通过高义,获取了市委书记刘和光的好感,加上刘和光刚刚才暗示过,要提拔重用祁同伟,他何必要在此时此地抬出高育良?
由此看来,祁同伟和高育良应该是真的关系匪浅,他能主动放弃走高育良的捷径,也是志存高远。
念及于此,李达康和易学习做了个眼神交流,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先回去了,你好好和高书记叙叙师生之谊。”
目送两人的小车离开市委大院后,祁同伟重新上楼,去找高育良的办公室。
正爬着楼梯的时候,却看见高义迎面走下来。
“咦,同伟,你还有什么事吗?”
祁同伟看边上有人走动,便压低声音道:“义哥,我想去看看高育良书记,他是我在大学里的老师。”
(https://www.biquya.cc/id184422/278570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