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官场:从底层开始做起 > 第182章

……

彻底对紫溪放手后,祁同伟把眼光投向了乡属企业,本想弄个乡镇企业振兴计划,把红山乡打造成一个工业强乡,可很快又打了退堂鼓。

红山乡目前只有三个乡属企业,绢纺厂,玻璃厂和农机厂。

规模都不大,绢纺厂有六七十人,农机厂有四十多人,玻璃厂只有三十多人,因为没有订单,已经停止生产,濒临倒闭。

经过一番调研之后,祁同伟的心情郁闷到了极点。

如果仅仅是缺订单的话,那没有关系,他可以去跑,但这几个企业自身的问题实在太严重,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管理层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思想僵化,缺乏进取心,企业内部人心涣散,裙带之风十分严重,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根本无法和充满活力的私营企业展开竞争。

以人数最多的绢纺厂为例,厂长和副厂长只有初中文化,车间主任大字不识几个,连小学都没毕业,员工中竟然有一半以上是管理层的亲戚,其中不乏文盲。

祁同伟第一次去绢纺厂的时候,为了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进行了暗访,让他刚踏入车间大门,就立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

纺织机长期缺乏维护,上面遍布灰尘,锈迹斑斑,原材料和半成品乱堆乱放,毫无消防意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丢的满地都是,如同废弃车间一般。

但和废弃车间不同的是,这里面居然还有大活人,几十个纺织女工围在角落里,打牌的,说闲话的,嗑瓜子的,织毛衣的,总之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愿意打理一下车间的环境。

车间主任是个地中海男,正在和两个年轻漂亮的女工围在一起斗地主,嘴里说着黄色笑话,脸上贴满了白纸条。

祁同伟被气的火冒三丈,直接上去一脚踢翻了桌子,又把闻讯赶来的厂长副厂长狠狠骂了一通,甩手走人。

人员素质差也就算了,祁同伟最不怕就是得罪人,了不起给这几家企业来个大换血,让德不配位的管理层和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部收拾包袱滚蛋,红山乡有的是人,随时都可以注入新鲜血液。

真正无解的问题还是钱。

三家企业虽然已经停产,产生不了任何效益,但一百多号员工每月几百元的基本工资还得继续往下发,这些全靠财政输血,加上之前的贷款,目前已经累积欠了乡政府、信用社和基金会五百多万,实际上早就资不抵债。

当然,他们也有多达三百万以上的应收账款,可那些都是三角债,想把钱要回来难如登天。

更新设备要钱,人员分流要钱,技术升级要钱,方方面面都要钱,手里没有足够的资金,根本无从下手。

无奈之下,祁同伟只能选择放弃,把眼光重新投向了那些贫困村。

同样是干事情,同样是造福老百姓,至少这些村里没有太大的历史负担,能快一些出成绩,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当然,祁同伟也不是完全放弃了乡镇企业,只是要有条件的管。

他和郑华军、孙连城定下了一个君子之约:如果你们能把那三百多万三角债要回来,给我当启动资金,我就想办法让这三家乡办企业起死回生。

……

红山乡是个农业大乡,下辖十五个行政村,除了已经脱贫的紫溪之外,最穷的是里坑村。

(https://www.biquya.cc/id184422/2785699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