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回答也大相径庭。
高育良说:
“米国再好,也不是我们的祖国,别看曾经帮助我们搞改革开放,但那是利用我们,以便牵制北方老大哥,在他们的骨子里,始终是把我们当做敌人的。
我个人认为,中米之间迟早会有一仗,所以我这次去,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会研究他们的制度和社会问题,找出他们的弱点,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将来提供一点帮助。”
李达康则说:
“我不管米国的月亮是圆还是方,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米国做为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一定有他的长处,我去把他的长处学过来,帮助发展我们自己的国家。
等有一天,我们国家比米国更发达更强大的时候,那别人就会说,我们的月亮才是圆的。”
这两段谈话,给祁同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对两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高育良的格局更高,看的更远,已经初步具备政治家的气质。
而李达康这个人,更纯粹更务实,是个标准的实干家。
如果将来,自己能阻止他们发生矛盾,这两人绝对会是完美搭档,比什么沙高配、沙李配都强多了。
当然,将来是个未知数,谁也无法提前安排,但至少从目前来看,高育良和李达康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
送行那天,除去汉东省委和岩台市委的领导之外,两边都去了不少人。
高育良这边,除了祁同伟,还有他的家人,以及包括侯亮平在内的一大批汉东大学校友。
所有人都对祁同伟很友好,就连侯亮平也是如此,唯独高芳芳是个例外,她的眼神里带着一种毫无掩饰的敌意。
李达康那边,除了祁同伟,还有他的家人,以及王大陆、丁义珍、杨一鸣等一批金山县的亲信。
所有的人都对祁同伟很友好,也包括面和心不和的丁义珍,唯独欧阳菁是个例外,她显得特别特别的友好,眼神仿佛是在看自己的亲弟弟。
此行,高育良和李达康都带了一大堆的行李,高育良的胃不是很好,怕难以适应米国的伙食,便额外带了一口锅。
“达康同志,你年纪轻力气大,这口锅就帮我背一下吧。”
“好嘞。”
李达康二话不说,把锅背起,屁颠屁颠的跟在高育良身后,往通道走去……
截止到目前,祁同伟和刘和光的关系依然还是绝密,知道的人屈指可数。
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刘和光有过吩咐,不能向外界透露,二是因为祁同伟自己不愿意主动攀附。
此时的祁同伟,早已今非昔比,出色的政绩令他底气十足,再也无需像刚穿越过来那会一样,打着高育良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换取领导的支持。
因此,金山县官场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对祁同伟的前途产生了误判。
他们本以为,祁同伟在正科级的岗位上待满两年后,就会再次被破格提拔,成为副处级干部,但现在又纷纷改变了想法,觉得这事已经不太可能了。
毕竟在他们眼里,祁同伟虽然在金山县人脉通天,但大都是些小虾米,真正有能量的靠山只有三个人,高育良、李达康和高义。
如今高育良和李达康已经暂时离开,而且是远赴大洋彼岸,肯定无法再照顾祁同伟了,剩下的高义虽然是金山县一把手,但根本没有能力影响岩台市委的决策,最多只能推荐一下祁同伟。
(https://www.biquya.cc/id184422/278568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