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么去了这么久?我醒半天了都没人理”
“哎哟~人老了,瘫了,没用了,个个都不再把我当回事,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哦,不如死了算了!”
每天都要听这样的话,吴大妈已经听到耳朵起茧了,或许听多了,起了免疫作用,所以面对每天要说几十遍要去死但从未真正想死的人,吴大妈的内心毫无波澜。
把老人抱到轮椅上后,直接推进其专用的卫生间,帮她洗漱,然后无视对方的怨言,唠家常似的把今天买菜的经过说了一遍。
“还好我去得早,原来那小姑娘的菜都是在手机上预订了的,去晚了都抢不上。”
“之前没见过那姑娘,不知道啥时候在那摆摊的,现在菜市场上捆菜的不是橡皮筋就是烂布条,多少年没见过人用稻草来捆了,看着特别有亲切感。来,手抬一下。”
老太太听着儿媳的话,也不再哎哟咿呀的了,静静地听着对方说话,让抬手就抬手,让抬脖子就抬脖子,听话得很。
吴大妈继续说道:“那菜特别像以前我们在村里种的,待会我拿给你看看,一眼就能看出跟菜市场里的不一样。”
“听说她那里还卖走地鸡,不过今天没有。”
“那姑娘说都是家里养的,从小鸡开始就抓回去养了,吃的是米糠和菜叶子之类的,都是放院里散养,正宗的走地鸡。”
“我加了她微信群,让她明天给我也留一只,明天晚上把小姑喊回来吃饭?”
“你想喊就喊呗,问我干嘛。”老太太一脸不在乎地说道。
吴大妈也没想过能从婆母嘴里听到什么好听的,也就随意唠一下嗑而已,免得一安静下来,她又开始哎哟个不停,闹得人心烦。
吴大妈的公公早年已过世,婆母前年也中风不能动弹,丈夫兄弟姐妹4人,一个大伯哥,一个大姑姐和一个小姑子。
大伯哥在海市,大姑姐在京市,吴大妈一家和小姑子一家则都在深市。
本来婆母是一个人在乡下生活的,中风后,兄弟姐妹四人商量后,便把人接到了吴大妈家来照顾,其他三人负责出钱,偶尔过来看望一下这样。
说到出钱,兄妹三人是真舍得,吃药看病的钱不算,3人另外每月合计再给2万的生活费,所以即便老太太难伺候,但看钱份上,吴大妈服侍得也毫无怨言,连她家小姑子偶尔过来看到,都直说多亏了她三嫂,把她妈伺候得无微不至。
不知道是不是老人家老了都这样,年轻时,吴大妈的婆母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性格也很开朗,婆媳从未红过脸,但自从中风后,是逮谁骂谁,天天喊几十遍不想活了的话,孙子孙女们都不愿靠近她。
连吴大妈的丈夫有时候也不想搭理他老娘,就吴大妈被骂习惯后,还能当她骂的是耳旁风。
给婆母喂了早饭后,吴大妈开始处理中午的食材。
“妈,你看,就是这个菜,是不是跟我们以前在乡下种的一样?肯定没打过农药,中午我们吃看看味道如何,要是好的话,明天我再去买。”
老太太不说话,但眼睛还是看向了吴大妈手里的空心菜。
吴大妈不管婆母的冷场,继续絮絮叨叨地继续说道:“明天要是能买到鸡,晚上我们就做个白切鸡,把小姑她们喊过来……”
因为中午家里就婆媳两人吃饭,所以午饭的菜比较简单,就一个清蒸鱼和蒜蓉炒空心菜。
(https://www.biquya.cc/id184371/278804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