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勒古巷、中山路等地方转了转,发现街上确实有人做生意了,但不多,买卖都是匆匆忙忙的。
下午2点过,春夏背着包裹走到了人民医院的家属楼下。
葡萄架下坐了几位带孩子的大妈,一边摇着葵扇,一边看着春夏。
其中一个长得挺面善的大妈问:“阿妹,你是哪家亲戚吗?”
春夏:“阿姆,乘凉呢?没有,我就是刚从省城探亲回来,本来想过来医院看看我二伯的,谁知道他昨天已经出院了。所以我正准备回去呢。”
“哟!去省城啦?得坐一天一夜的车吧?”大妈甲问。
春夏苦笑着回答道:“可不嘛,上午才到,现在都累得快不行了。”
大妈乙:“能不累吗?坐这么久的车还背这么大个包裹,看起来沉甸甸的,装金子啦?哈哈哈~开玩笑,开玩笑。”
春夏趁机把包裹往石凳上一放,坐下来擦汗。
“要是金子,那我就是背两天两夜都不嫌累了。”
“就我姑婆给买的些布料,让我带回来,以后给家里兄弟姐妹结婚用的。”
大妈乙:“布料呀?省城的贵不贵?昨天陈主任老婆还在愁,说她儿子下个月结婚非得要买件的确良衬衫,供销社里的货都不用上架就没了,哪买得了哦。”
“还好,价格跟咱们县城差不多,只是我表叔有门路,不用布票。的确良呀?我这里刚好有布料哦。”
“真的呀?我看看。”几个大妈一听,一脸兴奋的都凑了过来。
春夏就把包袱打开,拿出一件深蓝色的的确良布给大家看。
大妈甲:“哎哟,真的是的确良啊,这手感,这颜色,真好看。”
大妈乙:“阿妹啊,你姑婆准备的是后面好几年的结婚要用的嘛,但过几年可能都过时了,要不你卖一些给我们?”
其他几人点头附和:“对啊,对啊。你看你都这么累了,哪里还背得动这么大的包裹回去哦?”
春夏有点为难地说道:“也行吧,原本以为我大哥他们还在陪大伯住院,可以一起背回去,才带了这么多回来的。你们要的话就让一些给你们吧,等家里兄弟姐妹结婚不够的话,再写信让我表叔寄回来。”
其中大妈乙拿着葵扇边跑边说:“我去喊老李,你们等等我哈。”
大妈乙的孙子看着自家阿婆远去的背影,也不哭闹,一脸淡定地继续在一旁看热闹。
的确良底下的床单被套也被眼尖的大妈们扒拉了出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激动得好像自己明天要结婚似的。
没多久,楼房后面传来一阵吱吱喳喳的声音,是大妈乙回来了,后面乌泱泱的还跟着十几个大妈。
最后有人单独买的,也有人合伙分摊的,把包袱里的东西分得一干二净。
卷着包袱皮,春夏告别了热情的大妈们。
头脑发热后,估计也有人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用布票,价格也不比供销社的贵,送上门的好事还要拒掉吗?毕竟俗话说得好:“执输行头,惨过败家。”
最终春夏裤子的暗袋里装了158块钱,这相当于橡胶厂一个工人4个月的工资了。
身怀巨款,没敢多作停留,春夏匆匆忙忙去了车站坐车回去。
回到南山村,已经5点半了。
路上遇到熟悉的村民打招呼,春夏也大大方方地告知是去了县城。
毕竟后面还要经常去,也为了以后能光明正大地花钱作准备。
(https://www.biquya.cc/id184371/278804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