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站着的阿桂随着附和道:“可不是嘛!往年家里总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今年情况却截然不同啦,我们托大妹的福,总算能够攒下几个钱了。所以这次可得多烧些好东西给老祖宗们,祈求他们继续庇佑我们一家老小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尤其是家里那些鸡呀鸭呀,一定要保佑它们都健健康康、无病无灾的,然后快快长大,这样到时候卖出去就能有个好价钱了。四婶,就这个、这个,还有那个,我全都要了。”
阿桂豪气地拿了好几样东西,其他人也不甘落后,连忙把自己想要的拿起来付款。
春夏昨天拿回来的4大袋,除了今天早上分了一些给两个叔叔带出去,剩余在家的,一个上午没到便卖光了。
晚上春夏回到家,知道村里还有很多人没买到祭品后,便马不停蹄地又去了华国。
这次去了第二家店,照昨日的清单又买了四大袋,面对老板的吃惊表情,春夏不得不继续说出自己是打算拿去买的,不管老板信不信,付款后提起东西便走。
晚饭后,两个叔叔来家里,说需要更多的香和溪钱,其他东西买的人不多。
春夏知道是其他村的人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烧香和溪钱已经是对祖宗最大的尊重了,便把香和溪钱先给叔叔,村里人要买的,可以等明天她再带回来。
很快便到了七月十三这天,一大早,磨房里便有人点着油灯来磨米粉了。
是村长媳妇大花婶和她的儿媳妇苇兰,昨晚村长便和大儿子过来把大石磨给清洗干净了,今天村民们过来便可以直接使用。
大花婶把昨晚泡好了的大米一点点地往磨孔里放,这米是专门留出来的陈米,做簸箕炊陈米比新米好。
婆媳两人轮流,一人转一人放,才磨到一半又有人来了。
是国梁媳妇阿秀,挑着水桶进来,毫无疑问,水桶里装的是已经泡好的大米。
“大花、苇兰,这么早呀?我还以为我是第一个呢。”
大花婶边推磨边笑着说:“除了我们,你是最早的,今年你们家做多少?”
阿秀把桶放下,坐在一旁的板凳上擦汗,回答道:“昨晚我泡了10斤米,今年国庆家不回来,国梁说多做点,到时候给他们送点出去。”
“你这嫂子做得真的没话说,国庆家的真是幸福,在娘家天天啥事不用干,婆家的老人又有你和国梁照顾,以前的地主太太都没她会享福。”
接话的是刚挑着水桶进来的是阿凤。
阿秀呵呵地憨笑两声也不说话,夫妻俩都是老实人,而且阿凤的话也没说错,所以她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茬。
大花婶也知道阿秀的性格,便岔开话题,转头问道:“阿凤,今年你做多少?”
阿凤果然被这话题引开了,开心地回答道:“哎呀,今年我做得不多,但粉磨得多,因为昨日我家阿幺闹着要吃煮汤籺,刚好我娘家给了两斤糯米,所以今天既要磨粘米又要磨糯米。”
“我家世鑫也说想吃煮汤籺,但今年没种糯米,就没办法了。”大花婶惋惜地说道。
“去找我婆婆买糯米粉呀,多方便的事呀。”正和妯娌刘玉梅一起进门的邹带娣接话说道。
大花婶一拍脑袋:“哎哟,你说我这榆木脑袋,咋就没想到呢?磨完粉我就去买。”
(https://www.biquya.cc/id184371/278803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