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小锦鲤有空间,全村跟着咸鱼翻身 > 第247章

春夏抱着小妹想找个有利的观看位置的时候,看到了黄明亮和王秀梅,夫妻俩年前便找到春夏,想趁着各村年例期间,从春夏这里批发点小商品,到各村去卖。

去年她们公社放电影的时候,王秀梅就批发过东西去卖,有经验,所以当然不会放过年例这种重大节日的生意了。

春夏一家也没打算做这个生意,所以他们夫妻上门一说,春夏便答应了。还给了点意见,例如除了卖点小零食以外,还卖些小玩具,都是春夏在华国拼夕夕淘的,夫妻俩年初一便开始跑村了,生意做得非常好。别看各村都还没脱贫,但对年例却尤为重视,所以那天小孩子们想买点啥,只要不是太贵,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所以黄明亮趁着年初食堂不忙,请了几天假继续帮忙卖东西。

春夏看围在夫妻俩摊档前的人实在太多,便没去打扰,抱着小妹找了个地势稍微高点的地方站上去,让小妹的视野能好点,毕竟这可是她看到的第一个年例。

今年是分田到户后过的第一个年例,可能是大伙心情上轻松了不少吧,所以今年过来看年例的人比往年多了不少。

看着南山村村民们一卷接一卷地放鞭炮,外村的亲戚朋友们内心不禁泛起了嘀咕:这南山村是准备来年不过了吗?虽说年例很重要,但这样放法,来年他们不会要上门借粮借钱了吧?

不怪乎大伙这样想,谁家年例不是放一两挂就好了的呀?条件不太好的人家更是直接不放,听听别家放的就好了。

而南山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放,而且放的不是排炮,是几千响的大卷炮,整个年例场上现在就是一个烟雾弥漫、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

“大舅,你们村是不是发财啦?咋个个都放这么大卷的炮呀?”

尖山村的张小军双手捂着耳朵,用喊的方式问他一旁的大舅黄国梁。

黄国梁听到外甥的问话后,一脸憨笑地回吼道:“来年大家都发财!”

“我不是恭喜你发财,是问你们发啥财了?”张小军继续吼,不吼不行,鞭炮声就没停顿的时候。

“啥?听不清,回去再说。”

类似的对话在周围不时地上演着,但没一个人能从南山村的村民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

这份热闹一直持续到中午,敲锣打鼓、扛旗舞狮的工作人员也要吃饭休息了,大伙才依依不舍地散去,下午两点仪式会继续。

如果说刚才在年例场上看到这么多鞭炮,亲戚朋友们内心泛起的是波涛,那看到中午餐桌上的菜肴掀起的就是惊涛。

张小军数了数桌上的菜,一共有8碟,其中肉菜就占了4碟,有白切鸡、扣肉、瘦肉炒豆芽、五花肉炒豆腐泡,素的也很厉害,居然有糖莲藕,糖莲藕誒,得用多少糖去煲呀?

嘶~口水不是很听话,一直在疯狂分泌。害他想打听些啥都不好张嘴,就怕口水不受控流下来丢人。

一旁的吴美丽也没好到哪去,之前大伯哥给他们家送西瓜时就觉得老家的人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没想到回来过年例还有让她更惊讶的。

过年时,黄国庆一家三口就没回来,留在城里陪岳父岳母过,但年例这么重要的日子,就必须要带妻儿回来了。

现在看着一大桌菜,夫妻俩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震惊。

他们城里也过年例,不过吴家所在的街道年例在正月二十五。

但吴美丽可以肯定的是,正月二十五那天,她们家肯定整不出这么多肉菜出来,不知道婆家是不是有什么发财路径没告诉他们夫妻俩,不行,呆会得让黄国庆好好问问。

今年黄国梁家三个妹妹都是派了孩子过来看年例,大人没来,所以加上其他亲戚朋友,一共摆了三桌,每桌上的菜式都是一样的,主家一喊起筷后,桌上的筷子便立马挥出了残影。

“这扣肉好好吃,好入味。”

“这糖莲藕放了多少糖呀?甜到齁嗓子了。”

“儿子,快,这五花腩也好好吃,多吃一块。”

“阿妈,姨婆家的年例又好玩又好吃,明年我还来。”

“大家随便吃,别客气哈,锅里还有饭,多吃点。”

一场年例宴,吃得宾主尽欢。

收拾完桌子后,主家给大伙泡了茶,还有糖果和饼干配送。

这让刚才专心吃饭,没问到想知道的客人们,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但是,无论大家如何发问,主家的回答都是“哪有什么发财路子哦,我们家三代贫农,都是靠天吃饭的,就去年年岁好,收成也不错,才有那么一点存余而已。过年都是抠抠搜搜的来,年例亲戚朋友都来了,才拿出所有来招待大家而已,你看家里不还是几间泥砖房?和大家一样的。”

确实,除了年例上放的炮和桌上放的菜,其他还真和大伙家里没啥区别,仍旧是破破烂烂的农家小院,见此,大伙即便心里仍旧存疑,也不好再问什么了。

村里其他人家里也一样,亲戚朋友们都觉得好像自己亲戚抛下自己偷偷发财了,但却没找到任何证据,还好吃了一顿好的,也算不枉此行。

南山村的村民也很无奈,他们就有个路子卖农副产品而已,但这个路子目前还没法带动这么多远距离的亲戚朋友呀,只能暂时先默默藏起来了,等以后吧。村长说了,以后等国家发展起来,给他们把道路修好了,很多事情就会跟着好起来的了。

这个年例,对春夏家来说是非常幸福和开心的,因为亲人相聚、小妹还会喊人了。

对南山村的村民来说,也是一件历史性的大事,第一次放这么多鞭炮,第一次整这么多肉菜,第一次年例放电影,总之是主人和客人都非常满意非常开心。

对来看年例的亲戚朋友来说,这一趟来得值,比去别的村看十场还划算,导致小孩子们都不愿回去,纷纷表示要留在南山村,等开学后再回去。

于是,正月十四上午,南山村到处都上演着家长抓小孩的景象,这也成了南山村多年后的一桩笑谈。

南山村的年例过后,春夏也就去了西山村看了一场年例,其他的地方就没去了。

(https://www.biquya.cc/id184371/278801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