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太好了,有艾籺吃,那我要摘多多。”小妮说完便蹦蹦跳跳地继续去摘她的艾草了。
四叔婆笑了笑不再管小孙女,继续去割艾草。
她割的是端午节插门口的辟邪艾草,和小孙女刚才摘的有点像,但大小却完全不一样。
昨晚村长通知大伙去祠堂开会,说大妹要收艾草,要那种直接包扎成捆的,一扎5毛钱,一共要收500扎。这事不难,所以今天一大早村里的老人便带着孩子出来田地里找野艾了。
村里种艾草的人家不多,就家里后院菜地角落里种那么一点点,所以大家想卖的话还是得出来找野艾。
艾草和菖蒲这些都可以去野外找,但柚子叶得去问村里种了柚子树的人家买。这可把那家人给乐疯了,一小支柚子树枝或几片叶子就卖5分钱,坐家里拿个剪刀剪剪枝叶就能拿到25块钱了,可把村里人一顿羡慕,都在考虑自家要不要也种一颗柚子树,这也太好赚了。
不过就算种,今年这趟也是赶不上了的,若是明年种的人多的话,又卖不出去,所以最后想想,大家还是觉得算了。
而春夏也是昨天听阿祖和阿婆在说快到端午,得准备东西给几个小孩洗澡才突发奇想,不知道华国那边是不是一样的习俗,于是便在街坊群里问了一下。
结果回应的人非常多,一开始是年龄大点的街坊说要,后面年轻一点的也跟风,最后全群的街坊都订了。
今天看村里人摘得如何,如果不够,明天就得去外面收了。
回想起去年的时候,由于手头的余钱实在有限,无奈之下春夏只好与村长协商约定每十天结一次账。
村民们淳朴,对自己信任,让春夏心存感激,所以从今年年初开始,自己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后,便改掉了结算周期,由原来的每旬改成了每日。
春夏不再拖延,村民们也不用再日日等待。就拿这一次的艾草来说,当大家兴高采烈地将采摘好的艾草送到春夏家时,春夏二话不说便当场付款给了每个人。
看着手中的钞票,老人们都乐开了花,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活能干,去田里转了几圈,端午节买肉吃的钱有着落了!哈哈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老天爷好像是故意似的,就初二那天出了个大太阳,初三开始又下了起来,就像是天被谁狠狠地捅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窟窿似的,瓢泼大雨又连续下了两天,一点要停的迹象都没有。
“这雨下得不正常呀。刚才我去看了一下,水已经淹到阿六家的蕃豆地了,如果还是这样继续,最迟今晚,全部田都得被淹掉。”阿公在堂屋门口抽着水烟,一脸愁苦地说道。
学堂的屋顶又漏水了,没法上课,所以一家六口都愁眉苦脸地聚集在堂屋。
春夏也很无奈,不仅龙国下雨,华国那边也连下好几天了。只是可能城里排水做得好,感觉没太大影响,不像南山村,排水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下雨,导致农作物都被淹了。
要是再晚一个月也好,起码那时候的水稻可以收割了。说句玩笑话,割回来摊床上晾也好过现在。阿祖看了天色,说短期内晴不了,早稻估计是要颗粒无收了。
农村人,靠天吃饭,这一年的粮食除了自家吃,还得纳公粮,若这一趟颗粒无收的话,让大伙怎么活?
(https://www.biquya.cc/id184371/278801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