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镇都有属于自己的“圩日”,鉴江镇是三六九,隔壁沙岗镇则是一四七。
春夏之前和家人讨论过,现在晚稻已经收割完毕,距离沙岗镇也不算太远,便打算做鉴江和沙岗两个圩日的生意,只是沙岗那边只摆一个档口,因为拉不了那么多货。
叔叔婶婶他们就算是春夏雇佣的,因为家里的田地还得打理,摆摊只能是空闲时候去干的活而已,所以谁有空就由谁去帮忙开档,春夏按天支付工资。
不种田这种想法是不可能有的,无论是叔叔婶婶还是阿公阿婆,都认为田地就是农村人的根本,是必须要种的。
这天是农历九月初四,由二叔和大弟陪春夏去沙岗圩摆摊。
沙岗圩比鉴江圩要大,主街便有3条,但临街摆摊的规划却是一样的杂乱无章,估计也是才恢复大集,管理方面跟不上。
春夏她们来得有点晚了,主街已经没有位置。
于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春夏便在靠北边的那条主街的街尾找了一处空旷的地方,开始搭遮雨棚。
正在三人搭建的时候,一个身背斜挎包手戴红袖章的男人走了过来。
“卖啥的?先把税交了。”
“卖些日用杂货的,我们摆一整天,税是一毛吗?”春夏边问边从腰包里把钱掏出来递给来人,因为鉴江圩那边交的就是一毛钱的税。
“嗯,是的,但提前收摊钱也是不退的。来,票拿好。”男人也不多话,收了钱便离开了。
春夏三人手脚麻利地搭好棚,把东西一一分门别类地摆了出来。
今天出来赶集的人非常多,三五成群地一摊一摊慢慢逛,但大部分人都只是逛,掏钱买东西的并不多。
很多人逛到了街尾,虽然也看到了不远处的红色帐篷,但觉得静悄悄孤零零的,便没啥兴趣继续往前走了,于是又往回逛。
东西都准备好后,二叔和大弟便严阵以待,以为会像昨天那样顾客们蜂拥而至。
结果除了几个买完东西回家经过他们摊档的人好奇地看了几眼外,居然没一个人进来的。
还好春夏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从一旁的箩筐内拿出了一个喇叭。
打开开关后,一首清丽脱俗的“致爱丽丝”便这么华丽丽地响了起来。
音量之大,直冲整个街尾,甚至连街头都能隐约听见。
突如其来的音乐声把不远处正在卖小鱼干的老头吓了一大跳。
“干嘛的?干嘛的?!吓我一大跳!”
街上的人,无论是光看不买的,还是拼命推销的,都纷纷转头看向远处的红色帐篷。
春夏看到效果后,果断把音乐切换成语音模式。
“好消息!好消息!特大好消息!”
“你还在为买不到锅碗瓢盆而烦恼吗?你还在为买不起而烦恼吗?”
“今天你走运了,你想要的这里统统都有!统统都有!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欲购从速!”
语音播完一遍后,继续循环播放。
原本因为那段突如其来的音乐而变得异常安静的大街,在听到春夏这段广告后,“轰”地一下又变得异常热闹。
“锅碗瓢盆都有得卖?这不是供销社才有的吗?”
“是呀,不知道有没有水桶卖呢?我先去看看,待会再过来买你的箩筐。”
本来都谈好价钱了的生意,就这么被大喇叭给吸引走了。
卖箩筐的汉子气得想过去找春夏算账,但想想她家好像没说卖箩筐,那个客户应该还会回来,这才把自己给劝下来。
(https://www.biquya.cc/id184371/278801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