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明星要登月 > 第392章 更大载重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腾云

第392章  更大载重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腾云工程!

    蓝星航天以“木鸢”级太空穿梭机为核心执行的人类首次全商业太空旅游航班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风波。

    因为这是可以载入人类历史的大事件,所以平时那些配合外国政府搞信息封锁的外国媒体也进行了充分报道。

    当然,有的就是如实报道,有的则照例泼脏水。

    这倒没什么,只要把这件事让民众知道就足够震撼人心了。

    甚至因为它们前期封锁信息或泼脏水太严重,让第一次听说这事的民众们开始……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单纯被封锁消息的民众只是无法接受这个世界上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国家。

    还有的是长期接受“老中还留着辫子穿长袍”的世界观,全部认知都是“老中极其落后”。

    结果你现在冷不丁的告诉他:“其实老中的载人航天科技世界第一!”

    什么是欲扬先抑?

    这就是极其标准的欲扬先抑!

    甚至这都算好的,有的长期泼脏水,向民众们灌输“邪恶老中全力发展军事科技,企图入侵全世界”的思想。

    现在报道这事也是直接拐到了军事用途,说几十分钟内打遍全世界。

    以前只是导弹打击重点城市,现在可以直接空降特战部队无差别的烧杀抢掠了。

    这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恐慌。

    因为他们上世纪就是这么宣传老毛子的,导致老毛子解体都快三十年了,很多老一辈的民众依然有ptsd!

    而现在,那边的ptsd还没消退呢,这边老中又续上了。

    甚至这还只是表面问题,真正核心的问题是那些技术人员才意识到的。

    其他国家还好,感触最多的还是老美科技人员。

    他们意识到老中的航天科技发展太快,不能说全部,但一些路线上的航天技术确实远超他们。

    一些年轻时参加过上一次太空竞赛,这一次成为核心大佬的联邦科学家重新想起了当初太空竞赛初期被老毛子压着打的恐惧。

    到了后来联邦才反败为胜。

    而当联邦首次把人类送上月球的第二年,老中才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结果当年那么大的差距,现在的老中竟然在某些航天赛道上反超了联邦。

    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不清楚老中的情况,但他们清楚老美自己的情况,所以有人上书白房子让重视“制造业回流”。

    也有的上书白房子要更多的拨款,好加速X-33单级入轨航天飞机的研发。

    还有的已经在关注新项目了,毕竟只靠X-33单级入轨航天飞机可无法抵抗“木鸢”级太空穿梭机。

    要么是同步启动X-33的放大型号“冒险之星”,以“大”取胜。

    要么就是搞两级入轨的空天飞行器,以分级模式换取同规格下的更大载荷,以及更便宜的成本。

    只不过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的一个难点是高超音速技术。

    巧了,老中的高超音速技术也走在世界最前列。

    当老美还在考虑开启项目的时候,老中那边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已经进入高速研发序列了。

    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中就想研究两级入轨的空天飞行器了,也就是因为技术不足,最终选了“神舟”载人飞船和载人火箭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那次。

    (网图)

    当时的技术不行,但是在执行过首次神舟飞船载人之后航天集团又把当时的梦想捡了起来。

    毕竟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是可以完全回收的,想想就激动。

    空天飞机属于高超音速飞行器装备,每每谈到高超音速飞行器人们习惯性地将关注焦点放在速度上,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核心优势。

    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重点是“飞行器”三个字,其要实现的核心优势功能是“在高超音速状态下优异的受控飞行能力”。

    比如弹道导弹可以轻松实现20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但并不是完全受控的,它只能沿着既定弹道飞行,即便可以有限变轨,但幅度并不大。

    高超音速飞行器要想实现大范围的受控飞行,就需要装上机翼。

    钱主任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关注空天飞机发展的科学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提出了一种两级入轨的火箭飞机概念。

    回国后在主导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事业发展的同时,他也特别注重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究体系建设,亲自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于是在八十年代选择老中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的时候,他提出了大型空天飞机背负小型航天飞机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

    不过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而落选,不得不选择载人飞船之后他就在九十年代亲自写信寄语年轻一代航天人。

    【二十一世纪,我国一定要在空天飞机上显一显身手,这是一件国家大事!】

    钱老所做的一切,为如今我国高超音速装备的井喷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航天集团投资最大,进度最快的一个150吨起飞质量,近地轨道运力5吨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

    也就是“腾云工程”。

    (“腾云工程”网图)

    空天飞机的研发难点是如何利用大气层内的氧气资源,并突破不同高度层的速度衔接难题,为此需要研发组合动力发动机。

    150吨起飞质量的两级空天飞机“腾云”,它是基于组合动力发动机研制,起飞级质量约122吨。

    它飞离跑道的时候用的是涡扇发动机,消耗的是特殊航空煤油和空气中的氧气。

    等它飞到高空并达到涡扇发动机速度极限的时候就切换为超燃冲压发动机。

    这时候它依然是消耗特殊航空煤油和空气中的氧气,但速度可以加到高超音速。

    等它飞到30公里高度的时候就可以释放背负在背部的小航天飞机了。

    小航天飞机的质量为28吨,采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动力。

    在完整的模拟计算的航迹图中,150吨的“腾云”两级空天飞机从滨海起飞后向东南飞行,利用赤道地区的线速度高效率爬升。

    两级分离后,一级的大空天飞机可以滑翔返场着陆于机场跑道。

    消耗大量燃料入轨后,小航天飞机的入轨质量是8吨,其中有效载荷是5吨。

    完成载荷运输任务后,二级的小航天飞机再入大气层滑翔返场着陆于机场跑道。

    同样是起飞质量150吨,“木鸢”级单级入轨太空穿梭机的运载能力是2.2吨,而“腾云”二级入轨空天飞机的运载能力是5吨。

    “木鸢”太空穿梭机的技术说难不难,其实也算是某种外形特殊的“火箭”。

    毕竟它全程使用火箭发动机,并且不会在超高速状态下分离,安全性很高。

    而“腾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涡扇与超燃冲压组合发动机的技术难度高,二是超高音速安全分离技术。

    同时也是这两个问题拖慢了“腾云”空天飞机系统的研发进度,导致零几年就开始研发的它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功。

    好在老中的技术研发能力还不错,组合发动机的进度一直稳定进步,超高音速安全分离技术在一九年的时候也进行了风洞试验。

    (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风洞自由分离试验)

    而分离掉“死重”之后的好处就是让同样150吨起飞的“腾云”系统比“木鸢”多了2.8吨的运载能力。

    根据各方面的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如果进展顺利的话,那么“腾云”空天飞机系统有望在二五年进行试飞。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会有后来居上的“木鸢”太空穿梭机。

    而且这玩意也……太居上了!

    那么短的时间内就研发成功了。

    当然,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路云开挂。

    好在“腾云”和“木鸢”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所以“木鸢”的出现并没有让“腾云”下马。

    反而是因为“木鸢”的成功让上边加大了对“腾云”的投入和支持。

    现在的老中已经有实力喊出“我全都要”了。

    而且“腾云”的性能真的很好。

    一级空天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比火箭燃料便宜很多。

    并且它只用航空燃料,不用氧化剂,这就比需要氧化剂的火箭燃料又便宜了一部分。

    现在的可回收火箭还做不到全回收,需要扔掉二级火箭,而“腾云”的二级是航天飞机,可回收。

    所以“腾云”的使用成本会比可回收火箭还低,货运成本当然也会比现在最低的“万户”火箭还低。

    5吨的近地轨道运力也相当不错。

    甚至载人航天的潜力也非常巨大。

    虽然舒适性比不上不用任何分离的单级入轨“木鸢”太空穿梭机,但肯定完全碾压现在的载人飞船。

    在模拟中,“腾云”系统的乘坐体验比之前的航天飞机也要稍好一些。

    不过“腾云”最大的优势是成本。

    它跟“木鸢”一样可以100%回收,不管是一级使用的航空燃油还是二级使用的液氧甲烷燃料都比“木鸢”使用的液氢液氧燃料便宜。

    而在使用成本比“木鸢”便宜的情况下,它可以运载至少多一倍的乘客!

    准确的说是“木鸢”可以运载6人去太空,而“腾云”的运载量是14~17人!

    这样的话,甚至两三百万人民币就可以去太空看看了。

    也就是三四十万美元!

    当然,可能地面训练的时间会稍微长一些。

    不过有了“木鸢”在前边开路,只是乘坐“腾云”去太空的游客应该不需要像之前的太空游客那样训练好几个月了。

    这些东西现在还只是设想,前提是“腾云”两级入轨空天飞机系统要成功的飞起来。

    在“木鸢”成功载人之后航天集团就想请路云加入“腾云”工程团队,只不过路云太忙了,加上“腾云”也不是那么着急,所以就暂时算了。

    “木鸢”量产机完成全商业太空旅游首次航班的第二天,全世界都知道了。

    不过老中这边昨天就完成了“新世界历史”的记录,“木鸢号”之前已经载过很多次人了,所以国内的热度其实还好,主要是外国热度爆炸。

    而今天路云的网络动态是帮彭宇畅宣传电影《沐浴之王》。

    《沐浴之王》今天上映,讲的是一个富二代意外失忆之后开启的终身难忘的搓澡工生涯,经历种种考验后成为了“沐浴之王”,也明白了友情和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

    算是某种富二代的“变形记”。

    这部电影是叫兽易晓星的导演与编剧作品,所以不少《万万没想到》的演员来演配角和客串。

    不过要说这部电影真正的“沐浴之王”,真正的灵魂,那还得是乔衫。

    毕竟在《屌丝男士》中,他已经跟“沐浴”、“搓澡”、“大保健”之类的形象深深的绑定了。

    就像某迪拉克品牌的汽车一样。

    路云上一世看过这部电影,它的主要问题是同时当导演和编剧的叫兽易晓星是拍短剧小品出身的,所以这部电影里有不少无厘头的小品段子叙事问题,导致它的评分不太高。

    当然,评分差不多是6分左右,算及格。

    看一乐足够了,毕竟是年轻导演和年轻演员的小成本喜剧电影。

    而且以7000万的成本拿到了4个亿票房,算是相当成功。

    这一世有了路云的宣传,它的票房估计会高不少。

    《沐浴之王》上映之后就开分了,跟上一世一样是6.6分。

    不过大部分电影的分数会随着上映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只有极少数评分逆增长的情况。

    又过了两天,路云出现在长征十号火箭一子级三台发动机试车的现场。

    作为长征十号火箭的总师,平时他可以遥控指挥,但一些重要节点他必须在场。

    就像这次。

    路云跟副总师都在现场,看着工程师们围绕着那截加装了三台发动机的试验箭忙前忙后,副总师比路云紧张。

    (长征十号一子级三台发动机图)

    “小路,你说咱们能一次成功吗?”

    路云之前不怎么好意思跟这些老前辈交流,毕竟双方的年龄和职位反差挺大,但混熟之后大家就随意了。

    所以他说道:“放心吧,老张,你就算不相信你看到的各种检查数据,那也要相信我的直觉。”

    “它肯定会一次成功!”

    老张:“……”

    有一说一,正常来说路云这话肯定是反的。

    毕竟他们这些搞技术工程的肯定要相信数据,而不是自己的直觉。

    但是吧,有时候确实比较邪门。

    在非正常情况下,有些人的直觉就是比数据准确。

    老张亲自参加的工程里就有过三次数据检查没问题,但有人感觉不对劲,强烈要求更换检查方式而救下来的工程。

    现在的情况其实非常好,技术检查没问题,路云的直觉也没问题,那就是100%没问题。

    只是因为长征十号项目的进度太快太快了,干了一辈子航天的老同志们有点反应不过来。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84251/567927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