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嫡女媚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婚之日

四月十八,黄道吉日,太子大婚。

众所周知,太子所娶乃是建德侯府家有第一才女之名的宋思佳。

这门喜事在坊间看来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迎亲的队伍从皇宫出发,路上早就围满了浩浩荡荡的人群,街道两旁的护卫牢牢地将人群隔绝在外,所有的树上都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酒家客栈今日也是高朋满座,个个选了个好位置就只等观望这一等举国欢庆的大喜事。

鞭炮声络绎不绝。

小孩子被大人托着挤在人群里,遥遥看去,就见李诉骑在高大的白马之上,着的是皇族最高级别的吉服,一身锋芒,只觉不敢正眼望去,那是与生俱来的贵气。

去建德侯府迎了宋思佳进宫,随之而来的是繁复的封妃礼仪。

伍月跟着李乐仪随着一众女眷站在长长的宫梯之下,眼看着宋思佳被仪仗簇拥着步上厚重绵软的红毯,她每走一步,头上的黄金步摇在日光折射下微微晃动,流光四溢,贯白珠为桂枝相缪,首饰花九树,并两博鬓,她原就唇红齿白,今日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女眷奉迎完毕,太子妃入殿接受诰封,伍月等人才能退下去休息。

大礼已成,众人也跟着入席赴宴。

太子没有出外建府,目前依旧居在东宫,宴席也是在宫里进行,除了宣召还有身上有诰命的命妇偶尔能进宫之外,这里的贵女大多没什么机会进来,所以这会往宴席之上她们都显得雀跃异常,虽还记着现在在宫里要注意言行举止,但眼睛还是忍不住抬起来周围四处观望着。

当然也有泰然自若并不以为然的几个小姐。

比如丞相府赵碧瑶,她经常随母进宫,这皇宫内院虽不能说熟悉得紧,终归没那么稀罕。

昔日坊间城京城三绝,硬是把伍月提到了宋思佳赵碧瑶之列,这会宋思佳出嫁,她跟赵碧瑶理所当然地成为众人关注的点。

不过先前丞相府那事大家或多或少是知道的,还知道伍月两年不能议亲之事,两番消磨下来大家也都知道,到时候等到伍月议亲,也轮不到什么好的亲事了。

人群议论得难听,丝毫不避忌,隐约能听见说是说得好听,由她自个挑,但她又不是公主,挑了谁谁就要娶么之类的话。

赵碧瑶今年年底便要及笄,大家都知道赵皇后肯定要把她留给三皇子,这么一对比,高低立显,所以大家看伍月的目光就不免带了几分同情和幸灾乐祸。

京城三绝一个是太子妃,一个即将是三皇子妃,她原本还是二皇子妃的大热人选,结果因着赵玉那事,只怕皇上怎么的也不会让一个退婚过的女子嫁入皇家吧。

皇子没指望,接下来就是亲王之子,那秦王府李万逸这番回京定了武荣侯府家的亲事,景王府的世子李胜寒是京中新贵,毕竟太子三皇子都有着落,二皇子又去了军中,亲王之子亲事已定,赵玉外传又是个身有隐疾的,李胜寒的亲事现在悬在铁板上,多少人盯着,多的是人上赶着打破头去抢,哪里轮的上伍月。

她生在定国公府又如何,尊贵又如何,到时候只能低嫁,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毫不顾忌的议论声在人群里一字不差地传到她耳边来,伍月充耳不闻,脸上表情未改半分,好像一点都不在意。

赵碧瑶不跟大家一块议论,她嫌掉了自己的身份,但听见人家说伍月的坏话,她还是觉得挺痛快的。

到了宴上,众人纷纷就座。

依旧是男眷一侧女眷一侧分开坐。

来的人并不多,并不是谁都能进宫参加太子婚宴的,但伍月大略看了一下,即使是不多,能说得上名号的京城公门侯府都来齐了。

赵玉不见,大家也不奇怪,他平日里甚少出席这等宴会,就是来了也不跟众人一块,而是在赵皇后那里同李仲在一处,只露面不见人是一贯的作风。

伍月却是清楚,他人不在,但这宴席上的大小事宜只怕是掌握得比到场的还要多。

宋家今日还算半个主角,可宋子良只在送嫁的时候出现就不见人了。

也怪不得他,大理寺案卷甚多,宋子良自己又是个半分不肯假手他人的主,听说宋思佳在家一年到头还见不到他几面,可谓是忙得脚不着地。

外人觉得他装模作样,大抵觉得一个侯门子弟打打马虎眼混日子,等到来日继承爵位就是了,劳心劳力的根本没必要。

要是在别的处当差,他或许真的可以混日子,但伍月很清楚,大理寺是最不可能混日子的一个地方,那里每单案件都是要案,一刻耽误不得,丝毫懈怠就少几个线索,很有可能少了这么几个线索就没戏了,大家谈到大理寺闻之色变惧怕的原因也正因为它的铁血手段和查案能力,任何一个想要混日子的少爷子弟进来挨不了一天就要被轰出去,权贵在这里是吃不开的。

宋从希任大理寺卿,宋子良作为他的独子,自幼受父影响,懂事之后就跟在宋从希身边,可以说大理寺就是半个家,为了不让别人质疑他的裙带关系,不让别人质疑大理寺的公正,他比旁人都要多几分的努力。

建德侯府就是太死心眼了,其实光靠着顺元皇后的那点庇荫,如今宋思佳又贵为太子妃,要多风光能有多风光,谁能想到他们不愿意心安理得地拿着这些荣华,反而做那等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宋从希一个也就算了,如今宋子良也是,这建德侯府里的人果真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丞相府坐落一处,景王府坐落一处,还有建德侯府,成安侯府,包括定国公府,大家入席就坐,趁着宴席还没正式开始,大家也开始例行的寒暄客套。

谈天的内容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样,伍月望向景王府的坐落之处,恰见李光和赵群芳也在座,二人看起来相敬如宾,和气融融。

伍月眼里露出几分讶色。

她所认识的赵群芳,可不是这样能忍辱负重的人。

李光一定意义上是她恨不得剥皮拆骨的仇人,现在却可以跟李光浅笑低语,不由得她不惊讶,看来经过这件事,赵群芳是真的有所改变了。

其实细看,就能发现赵群芳的笑容有些僵硬。

想也知道,以前赵群芳出身丞相府,虽然处处被赵碧瑶压了一头,但还是有不少的小姐们高看她一眼,地位摆在那里,怎么的也不会受到冷眼。

如今就不一样了,她嫁给李光是做妾,又出了那样的丑事,今日出现在这里想也知道会受到什么样的嘲笑和排挤,脸色怎么会好。

李光带她出来说不定也觉得面上无光,私底下也嫌弃赵群芳,可还要忍着装出一副心无芥蒂的样子,这样忍一天两天还好,日子久了,总要出问题的。

伍月当初设计他们也不过是想让他们自己从里头闹起来,赵群芳是什么样的性子伍月很清楚,逼她就这样嫁给李光,只怕是要将景王府闹得鸡犬不宁,到时候只要闹大了,景王妃自然会收拾她,而杨氏一旦沉不住气跟景王妃对上,就能看赵东益和景王妃狗咬狗了。

不过可惜,眼下看来赵玉应该在其中也出了不少力,让这两家统一了阵线。

景王妃在这个场合让李光带着赵群芳出席,无非就是给她体面,就算是做妾,也是景王府地位不一样的妾,李光还没娶正妻,她公然以正妻的姿态出现,也是告诉赵东益知道,你的女儿嫁进景王府,不会受到一点的委屈和亏待。

这安抚人心的手段,倒是真好。

伍月笑着抿了一口茶,但有一点景王妃应该没想到,就是人言可畏,还有这明嘲暗讽的流言蜚语,把赵群芳带出来,无疑是让众人往她的伤口上撒盐,把她最屈辱的事一遍又一遍地拿出来当笑料,提醒着她有多么不堪。

赵群芳这个辱能忍多久,就说不定了。

不多一会,李欣到了。

欣平公主到场又是引来不少的侧目,她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上席早就预留好了她的位置,不曾想她没有往自己的坐席而去,而是拐了个弯朝伍月这边过来了。

太子大婚,李欣也能算半个主宾,本可以不必这么早到的,但公主就是公主,她要提前来也没人说不妥。

这里诰命在身最德高望重的当数几个公门侯府的老夫人,但她们到了宫里在李欣面前也是只有被召见的份,换句话说,欣平公主想找谁想见谁,让宫女把人传到她面前去就可以了,这般亲自跑过来找,可见伍月对她来说是不一般。

谁知道这个年轻的小公主心里想的是什么。

她看着伍月理所当然地想,这可是我未来的二皇嫂,不是她可以挥之则来呼之则去的主,不然李晓回来知道了不是要跟她急?

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三下两下就在伍月的旁边坐下,把定国公府一席人等惊到了,尤其是尹氏,连忙战战兢兢地起来行礼。

外头的小姐连连望过来,那眼里说不出是怎么复杂的感觉。

谁都知道李欣古怪得紧,不爱跟京城里的贵女玩,就是赵碧瑶到了她跟前也是没什么特别的好脸色,虽然她偶尔也会兴起办几个宴会,或者对某家的小姐和颜悦色,但也不至于放下身段来。

当然还有更多的是不屑。

在她们看来,李欣能跟伍月搭上,一定就是伍月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攀附上的,这个性子阴晴不定的六公主,哪日惹了她就等死吧。

这会跟你笑嘻嘻的,等她翻了脸,直接就要你的命。

李欣好像没看到旁人的眼光似的,坐在伍月旁边就道:“殊宁殊宁,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见太子妃?”

她一句殊宁信口拈来,好像上次见完一面之后突然就成闺中姐妹了。

伍月下意识轻皱眉头,“太子妃?”

李欣眨着眼睛笑了笑:“对呀对呀,我记得建德侯府的宋老夫人是你姑奶奶吧,你跟太子妃还算渊源颇深,嗯……那个,她做了太子妃,你就没什么话想去跟她说嘛?”

伍月看着李欣微笑的脸,心下覆上了几分疑惑。

她跟李欣的交情,实在说不上好到能一块邀约着去干点什么事,当然李欣是公主,她既然跑过来找她一同去,就没有拒绝的道理,虽然她笑着好声好气的说话,但公主就是公主,她底子里跟李诉都有种皇家与生俱来的骄矜,其实也很难容得下别人反她的心意。

正因为如此,伍月对李欣实则没有什么想亲近的愿望。

如果李欣是敞开了心房踏踏实实地冲着她这个人来同她往来,伍月定会珍而重之,可眼下李欣并非是这样,伍月能看得出来,她没有说实话。

“来日方长,往后我要见太子妃还是有机会的。”伍月淡淡道,没有打算答应李欣的邀约。

李欣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伍月拒绝了。

或许是她高高在上惯了,实在没想到这般屈尊降贵地来伍月跟前,结果伍月会拒绝。

李欣身边的大宫女绮罗见状,立马板了脸训道:“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她一出声,气氛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外面的眼睛齐刷刷扫进来,一副就知道会如此,满是看好戏的神情。

(https://www.biquya.cc/id184226/567928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