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水浒:迎娶美娇娘从潘金莲开始 > 第二百一十一章:调查清楚

钱荣心中一喜,以为是手下来报告行动成功的消息。

他打开房门,却发现门外站着几个陌生的壮汉。

“你们是…”钱荣话还没说完,就被麻布袋罩住了头,紧接着被人抬走了。

等他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被绑在一张椅子上,身处一间昏暗的密室中。

“钱荣,是吧?”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钱荣心中一惊,强作镇定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绑架我?”

“别装了。”陈风从阴影中走出,手中拿着那些银子,“这些东西,你应该很眼熟吧?”

钱荣看到那些物品,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他还想狡辩。

陈风轻笑一声:“蔡京的狗,还挺有骨气的。”

听到蔡京的名字,钱荣的瞳孔猛然收缩。

“你…你怎么知道?”

“我不仅知道你是蔡京派来的奸细,还知道你的任务是制造骚乱,嫁祸于我。”陈风在他面前坐下,“说说吧,蔡京还有什么后招?”

钱荣咬牙不语。

陈风也不着急,转身对身后的人说道:“杜兴,给他看看咱们的证据。”

杜兴走上前来,将一叠文书放在桌上。

“钱荣,你的身份、来历、任务,我们都查清楚了。”她的声音冷如寒冰,“甚至包括你在汴梁城的家眷住址。”

钱荣听到这话,浑身一颤。

“你们想怎么样?”

“很简单。”陈风重新坐下,“老实交代蔡京的全部计划,然后配合我们演一出好戏。”

“如果你拒绝…”陈风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我不介意让你尝尝酷刑。”

钱荣看着陈风的眼睛,心中的防线彻底崩溃了。

“我说…我全都说…”

府衙正堂内,张商英听完陈风的汇报,不禁感叹道:“陈风,你这手段真是高明!将计就计,反而把证据抓在手里了。”

“这只是开始。”陈风眼中闪着精光,“明日钦差到来,才是真正的好戏。”

他转身看向窗外,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白凝,派人去城门守候,钦差应该快到了。”

“是。”白凝应声而退。

陈风又对张商英说道:“张大人,准备好所有的证据文书,这次,我们要让蔡京和林正彻底翻不了身。”

“那钱荣怎么处理?”张商英问道。

“暂时关着,等钦差离开再说。”陈风冷冷一笑,“这样的奸细,留着还有用处。”

旭日东升,东平府城门处,一队人马缓缓而来。

为首之人正是宋徽宗派遣的钦差赵盛德。

他本以为会看到一座满目疮痍的城池,却发现城门修葺一新,城墙坚固如初。

更让他意外的是,城门外竟然聚集了不少百姓,他们手捧鲜花,脸上带着期盼的神情。

“这是…?”赵盛德有些困惑。

随行的副官解释道:“大人,这些百姓是来欢迎您的。”

赵盛德更加疑惑了。

按照汴梁城的传言,东平府应该民怨沸腾才对,怎么会有百姓主动来欢迎钦差?

“钦差大人!”一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来,“老朽代表东平府全体百姓,欢迎大人到来!”

“老人家,你们…”赵盛德不知该如何回应。

老者眼中含泪:“大人,您是为了毒米的事情来的吧?我们盼这一天,盼了好久了!”

“终于有人能为我们做主了!”

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声音中满含着期盼。

赵盛德彻底蒙了。

这画风不对啊!

按照汴梁城的传言,东平府应该民怨沸腾,百姓对官府恨之入骨。

怎么会有这样的欢迎场面?

“大人,前面就是东平府了。”副官在身旁提醒道。

赵盛德点点头,正要策马进城,忽然看到一队人马从城内迎了出来。

为首的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张商英。

在他身旁,一名英俊的青年骑马而来,气质不凡,正是陈风。

“下官张商英,参见钦差大人!”张商英翻身下马,躬身行礼。

“下官陈风,参见大人!”陈风也随即下马施礼。

赵盛德看着眼前二人,心中更加困惑。

张商英虽然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哪有半点颓废之态?

陈风更是英气逼人,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

这就是传言中那个妖言惑众、图谋不轨的乱党?

“张大人,万万不可。”赵盛德连忙下马扶住他,“本官此次奉旨前来,是为了解东平府的真实情况。”

张商英面露悲色,哽咽道:“大人,您终于来了,老夫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哦?此话怎讲?”赵盛德追问。

陈风上前一步,声音低沉:“大人,实不相瞒,东平府经历了太多苦难。”

“先是金军攻城,满城血火,死伤惨重。”

“后是朝廷赈灾,却送来毒米,害得百姓雪上加霜。”

“这些百姓之所以如此欢迎您,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朝廷派来的钦差,才能为他们主持公道。”

赵盛德听得心中一震。

毒米?

这和汴梁城的传言完全不同。

“所言当真?”他沉声问道。

张商英老泪纵横:“大人,句句属实啊,那些掺了毒沙的米,害得我东平府百姓苦不堪言。”

“若非有医师力挽狂澜,救治百姓,只怕这满城的人早就死绝了。”

问渠公子?赵盛德看向陈风,心中疑惑更深。

这时,一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钦差大人,老朽王二狗,是城东的石匠。”

“大人,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老者说着,就要跪下。赵盛德连忙扶住他。

“老人家,有话慢慢说,不必行此大礼。”

王二狗眼中含泪:“大人,朝廷送来的米里有毒啊!我家老母亲吃了那米,差点就命丧黄泉。”

“要不是有医师及时救治,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

“是啊大人,那米里有毒沙!”

“我们家孩子也中毒了!”

赵盛德看着这些百姓真挚的神情,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汴梁城的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

“诸位乡亲,本官既然来了,定会查明真相,还大家一个公道。”

赵盛德的话音刚落,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

“钦差大人英明!”

“大人一定能为我们做主!”

张商英擦了擦眼角的泪珠:“大人,我们先进城吧,城中还有许多受害的百姓等着见您呢。”

陈风也在一旁说道:“大人,东平府重建不易,若是大人不嫌弃,不如先巡视一番,看看我们这些人是如何在废墟中求生存的。”

赵盛德点头:“好,本官正有此意。”

一行人进入城池,赵盛德暗中打量着街道两旁的景象。

虽然还能看出战争的痕迹,但整个城池井然有序。

百姓们忙忙碌碌,脸上虽有疲惫,却没有绝望。

更让他震惊的是,那些房屋的修补工艺。

“张大人,这些房屋是如何修建的?看起来比原来还要坚固。”

张商英闻言:“大人,这都是陈风的功劳。”

“他发明了一种名为水泥的神奇材料,坚固无比。”

“有了这水泥,我们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修复城池。”

陈风在一旁谦逊地说道:“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不值一提。”

“重要的是百姓们的齐心协力,才有了今日的东平府。”

赵盛德心中暗自称赞。

这陈风果然不凡。

正走着,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

“大人,前面就是城中的药铺。”陈风解释道。

“自从毒米事件后,白大夫就在那里免费为百姓治病。”

赵盛德快步走过去,看到一名白衣女子正在为一名老者把脉。

女子容颜清丽,气质出尘,正是白凝。

“白大夫,我家老头子的病如何了?”一名妇人焦急地问道。

白凝放下老者的手腕,温声说道:“已无大碍,再服用三日汤药即可痊愈。”

妇人闻言大喜:“多谢白大夫!”

赵盛德上前询问:“这位就是白大夫?”

白凝看到官服,连忙起身行礼:“民女白凝,参见大人。”

“白大夫不必多礼。”赵盛德和颜悦色,“听说你为百姓治病,分文不取?”

白凝点头:“自从毒米事件后,中毒的百姓有三百多人。”

“陈公子下令,所有医药费用由府衙承担,不得收取百姓分文。”

赵盛德心中一动:“那些中毒的百姓现在如何了?”

白凝的脸色有些沉重:“大部分都已康复,但仍有十几名老人和儿童身体虚弱,需要继续调养。”

“大人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那些毒米的样本。”

赵盛德眉头一皱:“毒米的样本?”

陈风在一旁说道:“大人,我们将所有证据都保存完好,随时可供大人查验。”

一行人继续巡城,赵盛德看到的景象让他越来越震撼。

城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生活简朴,但人人脸上都有希望。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无论走到哪里,百姓们提起陈风时都是满怀敬佩。

这样的话语,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但语气都是真诚的。

赵盛德暗中观察,这些百姓的神情不像是演戏。

如果陈风真的图谋不轨,为什么百姓们会如此拥戴他?

天色渐晚,一行人回到府衙。

赵盛德在正堂坐定,看着眼前的张商英和陈风。

“二位,本官有几个问题,还请如实相告。”

张商英正色道:“大人请问,下官知无不言。”

“关于毒米一事,可有确凿证据?”赵盛德开门见山。

陈风起身,从旁边的案几上取来一个木匣。

“大人请看,这就是从朝廷粮食中淘出的毒沙。”

他打开木匣,里面放着几个瓷瓶。

“这些都是白凝大夫检验过的样本,确认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物。”

赵盛德接过瓷瓶,仔细观察着里面灰褐色的细沙。

“除此之外,我们还详细记录了所有中毒百姓的情况。”

陈风又取出一叠厚厚的档案。

“姓名、年龄、症状、治疗过程,全都记录在案。”

赵盛德翻阅着档案,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记录详细得令人震惊,如果是伪造的,需要何等的人力物力?

张商英此时开口了,声音颤抖着愤怒:

“大人,老夫在官场数十年,见过各种勾心斗角,但从未见过如此丧心病狂的手段!”

“那林正表面上仁义道德,暗中却在赈灾粮中下毒!”

“这分明是要置我东平府全城百姓于死地啊!”

说着,老人激动得浑身发抖,眼中含泪。

赵盛德看着这一老一少,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林正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张大人,陈先生,你们可知道为何会有人说东平府民怨沸腾?”

陈风冷笑一声:“大人,这其中的猫腻,恐怕比您想象的还要深。”

“此话怎讲?”赵盛德追问。

“大人,如果我说,有人专门派遣奸细到东平府制造骚乱,您信吗?”

赵盛德心中一震:“你有证据?”

陈风点点头:“不仅有证据,那个奸细现在就在我们手中。”

“什么?”赵盛德猛然起身。

张商英也是一脸震惊:“陈风,你什么时候抓到的奸细?”

陈风淡然一笑:“就在昨夜。此人名叫钱荣,自称商贾,实则是蔡京府中的走狗。”

“他的任务是收买城中地痞,制造骚乱,然后嫁祸于我们。”

赵盛德的脸色变得铁青:“此事当真?”

“大人若是不信,可以亲自见见此人。”陈风起身,“他现在就关在后院的密室中。”

赵盛德深吸一口气:“好,本官要亲自审问此人。”

一行人来到后院的密室,推门而入。

钱荣被绑在椅子上,看到赵盛德的官服,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钱荣,是吧?”赵盛德沉声问道。

钱荣支支吾吾:“我…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陈风冷冷一笑:“还想狡辩?把你从蔡京府带来的银两和书信都拿出来。”

杜兴应声而出,将一袋银子和几封信件放在桌上。

赵盛德打开信件,越看脸色越难看。

这些信件清楚地记录了钱荣的身份和任务。

“钱荣!”赵盛德厉声喝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狡辩吗?”

钱荣看到确凿的证据,知道再无脱身的可能,终于崩溃了。

“大人饶命!小的全都招!全都招!”

他痛哭流涕,将蔡京和林正的阴谋和盘托出。

“蔡京大人让我来东平府制造骚乱,说是要让张商英身败名裂…”

“他们早就计划好了,要让钦差看到一个民怨沸腾的东平府…”

“毒米也是林正的主意,说是要逼迫百姓造反…”

赵盛德听得怒火中烧,拳头紧握。

原来如此!原来一切都是蔡京和林正的阴谋!

他们不仅欺君罔上,更是丧心病狂地残害无辜百姓!

“大人,现在您明白了吧?”陈风在一旁说道。

“我们从未有过不臣之心,只是想保护东平府的百姓而已。”

赵盛德长长地叹了口气:“张大人,是本官误会了。”

“你们不仅无罪,反而功勋卓著。”

张商英老泪纵横:“大人明察,老夫死而无憾了。”

次日一早,赵盛德就要启程回京。

他带着陈风和张商英准备的厚厚奏报,以及钱荣的完整口供。

在城门前,数百百姓自发前来送别。

“钦差大人一路平安!”

“大人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赵盛德看着这些朴实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乡亲们放心,本官一定会将真相禀报皇上,还大家一个公道。”

“张大人,本官这就回京复命。”

“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陈风和张商英躬身相送:“恭送钦差大人。”

看着赵盛德一行人远去的身影,陈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蔡京,林正,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虽然皇帝可能不会重罚他们,但这下肯定能给皇帝敲响警钟。

这大宋,还是他的大宋吗?

数日后,汴梁城。

皇宫御书房内,宋徽宗正在批阅奏章。

“启奏官家,钦差赵盛德回京求见。”太监通报道。

“传。”徽宗头也不抬。

不多时,赵盛德匆匆进入御书房,怀中抱着厚厚一叠文书。

“臣赵盛德,参见官家。”

“免礼。”徽宗放下朱笔,“东平府的情况如何?”

赵盛德深吸一口气,将奏报和钱荣的口供呈上。

“官家,臣有重要发现,请官家过目。”

徽宗接过文书,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当看到钱荣口供中关于毒米的部分时,徽宗猛然拍案而起。

“岂有此理!”

“蔡京!林正!你们好大的胆子!”

皇帝的怒吼声在御书房中回荡,外面的太监宫女都吓得跪倒在地。

“传朕旨意!立刻将蔡京、林正押入大理寺!”

“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汴梁城瞬间震动,蔡京府邸被官兵包围。

蔡京和林正在家中惊慌失措,相互指责。

“都是你这个蠢货!办事不力!”蔡京怒吼道。

“师父,这次明显是计划除了纰漏!怎么能怪我。”林正反驳道。

(https://www.biquya.cc/id183046/567929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