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人间真仙:开局得太上老君传承 > 第七十八章 时过一年,万年道行。

陈阳吃过饭后,找了个出名的酒肆,打了二十斤酒,悠哉悠哉的去当差。

“喂,季伯短,我跟你说件事,你可莫要和别人说!”。

“什么事?神神秘秘的”。

“昨天夜里,那个大胆的道人又来了,听说这次直接去了皇宫,闹了个天翻地覆!!”。

“切,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这事天还没亮,我就听人说了”。

“你听我说,那道人闯入宣圣台,趁商讨国事,险些一剑杀了太子!”。

“不对吧,我怎听说那道人喝多了酒,一把火烧了半个国库,又跑去调戏妃子了”。

“什么啊!你们两个说的都不对,那道人分明是去找太后了”。

“我呸,越说越乱,昨天夜里,那道人分明是拎着剑,砍死了一群宦官!”。

……

几个闲汉聚在一起,越说越火热,连说带比划的,唾沫星子乱飞,陈阳掏了掏耳朵,早就习以为常,这种事,要不了多久就过去了。

自龙虎榜一事定下,往后这段时间,京畿风平浪静,小案子都未生出几桩。

陈阳虽未再露过面,可太清这个名字,一到茶余饭后,就会被百姓提起,这让他有些始料未及。

背地里,一位儒生疑似不吃不喝,捏起毛笔,两眼一睁就是写,短短三个月,写下数百篇千字长文,比地里的韭菜还高产。

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真君拔剑平不公》《太清显威震奸臣》《一剑平压十年乱》,写的那叫一个荡气回肠,尽显儒生文采。

那儒生还深知,光写千字长文肯定不行,还写了很多闲杂故事。

什么,三岁让梨。

四岁砸缸救友。

五岁凿壁偷光。

六岁出口成章。

七岁初学本领。

八岁进山打虎。

九岁剑斩山贼。

……

有好事人,将这些闲杂故事整理成册,在京畿广而散之,陈阳听闻此事,特意让柳娘给他找来一本。

不得不说,这些闲杂故事,写的那叫一个生动,儒生好似亲眼见过一样。

看完之后,陈阳心中笃定,这是个进士,而且是个当过官的进士,说不定还是个郡守,知府一类的。

若是个秀才,举人,写东西还收敛些,不敢太过张扬,可当过官的进士,编起东西那叫一个胆大妄为。

“此人……莫不是出自朝廷”。

陈阳神情复杂,难不成看泼脏水没用,改成捧杀了?

若真是这般,那就高明了。

陈阳思索再三,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

写就写吧,反正无人知晓他的身份,再说了,就算他想把那儒生找出来,细细盘问一番也没什么借口。

当务之急,勾栏……专心修行!

……

春去秋来,日月更替,转瞬过了一年,又是深冬时节。

昨夜,京畿下了场鹅毛大雪,满城银装素裹,大人起早,各自扫着门前的雪,孩童则是成群结伴,去偏僻处踩雪,嬉戏打闹。

明安居书房,窗台微开,时有一阵寒风“呜呜”吹进来,笔架上挂的毛笔微微晃动。

陈阳捏着一杆狼嚎笔,手腕悬空,写着一本空白书册,手边摆放着校对完的《奇经杂谈续本》。

这本书徐风早就写好了,可自打太清出世,徐风连写带编,又添上许多东西。

什么‘三月结伴同游,江南饮美酒’,‘深潭斩妖龙,书写四言诗’,‘身歪庙斜,难言和尚庙’。

光是看写的东西,便知徐风也是进士,而且还是一甲进士,早几十年官至一品,位高权重。

写起东西来,胆子更是大到没边,不知怕为何物。

至于骂和尚,儒修老传统了。

毕竟一个讲逆来顺受,此生疾苦,皆前世罪孽,一个讲恩怨分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谁都瞧不上谁。

每一代的恩怨积攒下来,早就成了一见面就掐架的地步。

至于什么儒释道三通者,那是前世只取所需之理。

这一世可不行,学得杂了,两边的修士都会看不起,圈子都挤不进去。

久而久之,儒修有个约定成俗的规矩。

但凡有个儒生要写书,就得捎上这么一段。

徐风写是写过瘾了,可写完后又懒得校对,搁置了一年,猛的想起陈阳,就把这活交给他了。

又是一阵寒风吹进,卷起些许雪花吹进屋子,书页“哗哗~~”的翻动,隐约可见书封写着“水浒传”三字。

陈阳停笔,侧目看一眼,见院中覆满了雪。

“雪厚了可不是件好事”。

陈阳停笔起身,拿起扫帚,在院子里扫出一条路。

天热了,忍一忍能熬过去,可天冷了是会冻死人的,京畿或许看不见此事,可在重安县,每年冬天都要冻死许多乞丐。

无论是前世古代,还是这一世,棉衣并非说买就买的,若穷苦之家,数口人兴许只有一件棉衣。

想要过冬,只能自己做过冬的衣服,夏天收集一些杨絮,再混入一些稻草,木屑,夯实了塞到衣服里。

所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说的便是此事。

待到院子里的雪扫净,陈阳大袖一挥,收起书房的书出门。

一年过去,他的道行停在一万年了,无论是抄经,吃丹药,还是让身外化身去刑问妖魔道人都无用,只觉到了一个瓶颈。

他问过徐风,梅九霄,二人都说,若修行遇瓶颈,万不能操之过急,一些事越急越求不来,倒不如顺其自然。

于是乎,帮徐风校对完《奇经杂谈续本》,他自己也写起了书,想着赚些银子。

毕竟堂堂太清真君,总不能只靠卖艺,赚清倌人的银子吧。

前世四大名著,红楼梦不能写,贾宝玉衔玉而生。

虽说正面刻的是“通灵宝玉”,“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背面刻“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可要知道,七皇子,夏凌云亦是衔玉而生,真要是写这个,估计不用等夜里,白天太子手下的人就来找他了。

再说西游记,将佛道贬的一文不值,书中的和尚,没一个是好的,尽现贪婪,丑恶,愚昧的一面。

(https://www.biquya.cc/id183016/2822629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