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上柱国是否真要谋反,两位皇子都敬酒了,他们岂能坐着?
要知离了寿宴,想见一面杨兵武都难。
校场外围,铜炉腾起袅袅青烟,杨兵武端坐主位,视线扫过围聚而来的众人,指节无意识的抚摸着酒盏纹路。
少许官员过去前,连干几大碗酒,喝的面红耳赤,一边说着掏心窝子的话,一边替杨兵武鸣不平。
酒盏交错间,“扑通~”一声,兵部尚书张显忠踉跄着扑到主座前,攥着酒盏的手青筋暴起一阵捶胸顿足,脸上挤出几滴泪。
说什么上柱国九死一生,兵胜回京后,竟遭小人背地里陷害。
上柱国父子功高盖主,一片忠心明月可鉴。
意图造反?实乃一片胡言!!
说到动情处,张显宗偷看一眼二皇子,抱头痛哭起来。
这一幕可谓看呆众人,有人暗自咬牙,竟被张显忠抢先一步,赶忙也扑到杨兵武脚边痛哭。
……
“这群家伙真有意思”。
徐风依靠着桌子,屈指弹掉衣上的瓜子壳,耻笑声毫不掩饰。
若他看的不错,哭最狠的几人应是文官,上柱国未回京前,写了数封奏折,《请削藩镇疏》的墨迹未干,这会倒成了仗义执言的有志之臣了。
“大夏的官员,确实有意思”。
陈阳点了点头,京畿的事,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若上柱国没出事,出事的就是一些官员,若上柱国出事了,一些官员更得出事。
朝廷文武百官人人自危,不想着把屁股擦干净,只想抱一个大腿,这可不是好兆头。
一刻钟后,想要敬酒的敬完了酒,众人都将目光投于高台上。
“今上柱国寿宴,为表心意,我们二人献丑了!”。
杨家军两位百夫长,一左一右,相距五十丈远,一人持弓,腰间配刀,一人手持大枪,腰藏飞刀。
二人四目相对,气势上谁也不让谁,好似针尖对麦芒。
“砰~砰~”两声,二人同时动了起来,持枪那位脚尖前踏,一点寒芒闪起,长枪如龙出海,掀起风声呼啸!
另一百夫长身形暴退,气血凝成箭矢,同一时间射出三箭,直奔要害而去。
大枪挥舞,防的泼墨不露,轻而易举搅碎三道箭矢。
二人僵持片刻,待长枪近身,那位百夫长丢下长弓,拔刀出鞘,企图单刀破枪!
“咚~咚~咚~咚~”。
两位百夫长交手激烈,一刀一枪碰撞不断,招招直奔要害,凶险至极,气血如火翻腾,杀意席卷开来,使得台下不少文官额头见汗。
众人心中暗道,杨家军,不愧是号称军中精锐中的精锐。
仅是两位百夫长便有这本领,千夫长本事得有多高?
一炷香后,只听“砰~”的一声,持枪的百夫长卖了个破绽,一式回马枪,挑飞另一位百夫长手中的刀。
“李兄,承让了!”。
“那里的话,分明是南兄枪法又精进一筹!”。
二人相视一笑,并未打出火气,退下高台,回到桌上喝酒闲聊。
“王麻子,可敢上来一战!”。
校场高台突然震颤,一位身高九尺,手握铜锤的百夫长跃于台上,声音出奇的大,好似洪钟嗡鸣,其上半身赤裸,肌肉虬结如老树盘根。
“怕你不成!”。
一位麻脸汉子冷哼一声,连喝三大碗酒后起身,拎着一把巨斧上了台,斧刃拖地划出火星,留下道道白印。
他也高九尺,他也是百夫长,打起来有何惧之!
“嘿嘿,王麻子,老子今天定好好揍你一顿,让你在上柱国大人面前,好好丢一次人!”。
“光用嘴说可不行,得看真本事!”。
“轰~”。
话音刚落,二人猛的冲了出去,抡起百斤兵器竟似拈花摘叶,斧锤相撞,金铁交鸣声震耳欲聋。
短短数息,铜锤与巨斧碰撞十余次,掀起无数气流。
持锤的百夫长,突然旋身错步,铜锤挟狂风之势横扫下盘,持斧百夫长爆喝跃起,斧刃擦着锤头,刮出刺目火花。
……
两炷香后,两位百夫长平局收场,没办法,二人用的都是重兵器,若真想分个胜负,除非真往死里打。
“老子看的手都痒了,谁敢与我一战,让旁人见识一下,杨家军的真本事!涨涨上柱国大人的脸面!!”。
“我敢!”。
校场高台上,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起初是百夫长登台比武,后面千夫长都上场了,打的那叫一个激烈。
校场上空,飘来一股夹杂着香烛味的阴风,若修有法目,可见十余位日游神都来凑热闹了。
夏昭礼,夏玄观,两位皇子心中惊骇,频频看向杨兵武。
此前二人觉得,纵使杨家军再厉害,所剩三千三百人,岂能抵过三万将士?可今日一见,只觉三万将士少了,少说能抵五万将士!
想到这里,二人深吸一口气,眼神笃定,若这位不入局,不管付出什么代价,皆要将杨兵武拉拢过来!
校场高台上,杨府二子与三子交手,一人用剑,一人用刀,斗的难舍难分,满台刀光剑影,气浪荡漾间,地面裂开道道沟壑。
“另一只手别闲着,插他眼珠子!快插他眼珠子!!实在不行就撩阴腿!!”。徐风喝了一坛酒,神情激动,大吼大叫,手中猛拍桌子。
看样子,只差冲上去,夺过一把兵器自己打了。
二人听的苦不堪言,险些乱了阵脚,又斗过几招后,各自留了一手草草收场。
京畿那些士大夫,达官贵人,都好请来歌姬助寿,对比之下,这场寿宴可谓大相径庭,从午时一直打到黄昏。
看的众人面红耳赤,血脉喷张。
有人看热闹,有人暗自心惊。
这哪是过寿,分明是上柱国亮肌肉,让京畿的人看看,杨家军本事到底如何,至于为何这般,他们猜不透。
京畿这滩水,搅的未免太混了!
眼看无人登台,寿宴到了末尾,陈阳起身拱手,声音中气十足。
“在下教司坊奉銮陈阳,为祝上柱国大寿,今日献歌一首!”。
日斜夕阳,暮色浸染天际时,杨府手下的将士,搬来提前备好的二十四面牛皮战鼓,列于高台四角,少许琵琶,古琴。
(https://www.biquya.cc/id183016/2822628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