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人间真仙:开局得太上老君传承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书难求

“此字乃丘道长所赠,卖不得”。

方才大儒出手,都不敢动那幅字,书屋外众人自然知晓轻重。

若张安不愿卖,谁也不敢在背地里用什么手段。

“那此书何时再有?”。

“待到一日后,诸位再来买书便有了”。

张安再三保证,围着举善书屋的人方才散去。

此事罢了,不出一个时辰,丘重楼观书留字,大儒争书一事,传遍了小半个京畿。

书中所写何事,近乎无人知晓,可那位号称能与真仙比肩的道人,看完留下一字,仅凭此事,便吊起了京畿文人墨客的胃口。

一日后,天还未亮时,举善书屋前便排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

不少人彻夜未眠,为了购得一本书,早早的候在门前。

“这可如何是好……”。张安身处举善书屋,隔着窗户缝瞄一眼,神情慌张,眼里有一丝担忧。

一天时间,在怎么印,又能印出多少本出来,单是随意瞥一眼,  便知书压根不够卖。

京畿的文人,行事一个比一个烈。

若是排了许久,连《水浒传》长何样都不知道,一群人打起来都是小事,这些人打急眼了,说不定能把他这举善书屋打砸了。

好在过了一会,衙门见情况不对,派来一些官兵在门前候着。

“不过一月多些,名声便大到这个程度”。陈阳揣着衣袖,藏于暗中看着来买书的人,口中不由嘀咕一声。

他也未料到,这具真我之身,摘幌子入京后名声能有这么大。

这下好了,书不愁卖了。

他还看见,那宣德书屋的店掌柜,混迹在买书的人群中,羡慕的后槽牙的快咬碎了。

这份福缘,不该宣德书屋得。

陈阳默默摇了摇头,心中暗道一句,回明安居抄经修行,有衙门的官兵看着,应生不出大乱子。

……

时间一晃,过了半个月。

这天,刚至辰时,举善书屋前门庭若市,凡从书屋走出来的人,嘴角一抹笑意压都压不住,举着书一脸得意的大喊。

“买来了,终于买来了!”。

“不枉我等了十天,终于买来一本!”。

“可惜,只有第一册,若是再多来几册就好了!”。

书屋外数百人排队候着,那书屋的《水浒传》每卖出一本,心中便多一份焦急。

过了一炷香,书屋猛地传来一阵中气十足的声音。

“今日晚月居士所撰《水浒传》已售空,诸位莫要再等了!”。

此声传来时,数百人面色无不失望,恰逢此时,有一男子挤出书屋,高举着手中书,神情激动不已,高声大笑。

“哈哈哈!!”。

“最后一本,最后一本让我买到了!”。

这《水浒传》可是近些年来,风头最盛的书,刚出的第一天,便压过了相传是大儒撰写的《儒林传》。

书屋里一本五两银子,私下里,一本能翻个几十倍,昨天龙鸣坊的王员外,出二百两银子都没买来一本。

笑着笑着,男子面色一僵,只觉一股寒风吹过后脑勺。

他木纳的转过头,见那些没买到书的人,全都直勾勾的盯着他。

“拿来吧你!”。

忽而,有一人眼神一凝,一个箭步冲上前,夺走男子手中的书就跑,可刚跑没几步,就被一人按倒在地。

“我的书!都别碰我的书!!”。

“什么你的书,这分明是我的书!”。

“都起开,书在我手里,这就是我的书!!”。

不过三息间,数百人哄抢一本书,“撕拉~”衣服破碎声不绝于耳,举善书屋外乱成一团,巡城的官差闻讯而来,都不敢上去拉架。

最初买到书的男子,迷迷糊糊的,挨了少数十几下,鼻青脸肿的从人堆里爬出来,对着骚乱的人群破口大骂。

“张先生,此书不能多印些?”。

陈阳待在举善书屋,见书屋外一片乱也有些头大。

这一个月来,他抄来的《水浒传》,名声不仅没小,反倒越来越大。

京畿那些大儒,一个个都好事,道人留字,他们看完之后,纷纷写下一篇序文,让张安告诉撰书人,想要将所写序文印入书中。

此事对《水浒传》一书来说,自是件好事,要知寻常文人墨客撰书,跪着都求不来大儒留一篇序文。

不过序文不宜多,一篇即可。

此话一出,那些大儒为了留下序文,去城外打了好几架,可打来打去,终究没分出个胜负。

他看不下去了,便让张安说,改为书中可留三篇序文,一篇争不过来,三篇虽亦有摩擦,不过总算能争过来了。

三篇序文送来时,陈阳大致看了一遍,见其中一篇序文,凑巧出自徐风之手。

他旁敲侧击,得知为了先留序文,徐风花了大手笔,喊来了物武二部司正撑腰。

搞这么大阵仗,殊不知他就是撰书人。

“京畿能印书的地方,皆印的《水浒传》一书,可实在卖不过来”。张安眼神无奈,除了要卖到京畿,大夏别的府城也得照顾到。

要知这才多久,凡大夏读书人,都知京畿出了一本书,皇帝读过,堪比真仙的道人读过,一群大儒为争写序文打了起来。

如此大的名声,纵使写的再烂,跟一坨发酵了一年半载的屎一样,众人也得围过去常常滋味。

“陈先生,此书分与你七成,这是近些时日的账本”。

想见陈阳一面可不容易,张安拿出账本,里面每一笔银子都记得很详细,印书花的银子,第三天就赚回来了。

陈阳提的是五五分,可张安觉的自己没出什么力,便主动提出只要三成,且印书的花销,雇人的费用,都记到他那三成里面。

饶是如此,还能赚不少银子,足够他将举善书屋,里里外外翻新一遍。

毕竟自道人留字后,来这看书的文人络绎不绝。

“账本的事不急,待今天夜里,我让人来找张先生,日后分账一事与那人说就行”。陈阳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举善书屋。

柳娘虽是教司坊的司乐,但也懂记账,只要是不想干的事,交给柳娘就成。

(https://www.biquya.cc/id183016/282262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