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人间真仙:开局得太上老君传承 > 第二百零一章 事皆不实,空穴来风

陈阳神情不解,目光环视一圈,发现周遭十余个食客,都用一种渴望的目光看着他。

“陈官人,何时引李娘子入京?到时候……可否给我说个媒”。

“陈官人,你这只猫……当真能变成俏佳人?”。

“陈官人,小倩是不是真死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嘈杂,讲的事陈阳这个当事人闻所未闻。

数个月前,陈阳一朝入二品,屠尽灵安宗风头实在太盛,可自从‘太清’剑斩无涯魔头,大夏侠客争风,陈阳便销声匿迹。

可没过多久,京畿又传起了陈阳的事。

不过不再是手持镇妖司总巡府令,惩恶扬善,全是些情情爱爱的事。

例如陈阳夜宿荒庙,偶遇一姐妹花,妹妹生了恶病,姐姐带着妹妹到处寻医。

那夜下着大雨,恶病突发,人眼看不行了,陈阳妙手回春治好了妹妹,姐妹二人孤苦伶仃,无以回报,只有容貌姣好,便想着以身相许。

姐姐热情奔放,妹妹娇羞含蓄,二人长得近乎一模一样,那叫一个妙!

但陈阳未趁人之危,而是将姐妹二人安置好,说日后给二人找个好夫家就走了。

这消息传入京畿,满城百姓都竖起大拇指,言陈阳真君子。

但暗中传起了陈阳不举。

李娘子则是因太过貌美被山贼盯上,新婚之夜夫家被杀,人被土匪抢回了山里。

陈阳得知此事,二话不说,提剑就追了上去,将山贼杀的一干二净,抢回了李娘子。

李娘子虽还未被糟蹋,却是心如死灰。

正要跳崖轻生,硬生生被陈阳劝下。

二人相处三日,李娘子春心荡漾,扬言只要陈阳点头,便给陈阳做妾室,一生不离不弃。

不出意外,陈阳又拒绝了,还是同样的话,说来日帮李娘子找个好夫家。

此事在京畿传开后,满城百姓又是一阵夸赞,说陈阳是实打实的真君子,但不举一事坐的更实了。

……

“诸位莫要惦记了,京畿所传之事皆不实”。陈阳摇了摇头,吃完最后一个包子,将银钱放在桌上,带着白鱼儿起身就走。

青牛坊未有婚配的街坊,纷纷大失所望。

“树大招风,当真是一点不假”。陈阳轻叹一口气,瞥了眼趴在他肩上,吃饱了打盹的白鱼儿。

这横骨都未炼化的灵猫,传闻中已然化形,还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他斩了无涯魔头后,大夏那些江湖人,一个个都想借机成名,他虽也斩了不少妖魔道人,但都未声长过。

谁料京畿传起了别的事。

……

陈阳出了青牛坊,先去了趟云王府,将总巡府令还回去,而后揣着衣袖,悠哉悠哉的去往镇妖司当差。

再次回到镇妖司,陈阳能明显察觉到,同差的态度比往常热情了不少。

路过物部时,都有人喊他留下喝杯茶再走。

往常可不敢想。

要知他当罚恶司司正时,为了讨东西,物部的司正十个有九个,年年都被他劈头盖脸一阵骂。

当上教司坊奉銮后,关系虽缓和不少,可也没到拉着不让走的地步。

思来想去,应是所显露的实力不同了。

单说屠尽灵安宗,镇妖司敢说稳胜他的没几个。

一刻钟后,陈阳方才行至护月司前,正巧见梅九霄走了出来,便出声打了个招呼。

“梅奉君!”。

“陈阳,何时回来的?”。

“昨夜刚回京畿”。

“你小子,还真是好闷声干大事!”。梅九霄上下打量着陈阳,口中啧啧称奇,看了几眼后,还拉起手腕探入丹田。

“境界竟如此扎实,看来要不了多久,镇妖司又得多一位一品高人!”。梅九霄感叹一声,眼神欣慰。

陈阳出武部时,方才刚踏入修行路,一晃眼竟成了上三品高人。

岁月匆匆,真让人唏嘘不已。

“说不定过个十年,我都要差你一筹”。

“梅奉君可是大夏武魁,休说十年,就算再来十年也追不上”。

“哈哈哈,你小子,出去一趟竟也学会了奉承话”。梅九霄大笑几声,用力拍了拍陈阳肩膀,闲聊几句后就走了。

……

“这般也能当选会元?岂不儿戏,写的东西狗屁不通!老夫从街上随意拉个人,都比这会元写得好!”。

“这小子,能中解元靠的也是满篇阿谀奉承!”。

还未进院子,陈阳又听见了熟悉的骂声,走近一看,见是徐风坐在柜台后,手捧一卷书,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

在其面前还摆着厚厚一摞书,除此之外,还有昨日刚下来的会试榜。

写的尤其详细,出生籍贯,乡试名次一清二楚。

“会试第一,姓赵,名知书,出自南方秋江府赵家,前中案首,乡试中解元,今为会元……”。

陈阳呢喃自语,从未听过这赵知书的名字,不过秋江府赵家却是有所耳闻,是个有名的门阀大家。

徐风手里的会试榜,对这会试第一着重描写。

赵知书来了京畿两个月,写了十余篇文章,其中《讽水浒失德》《叹儒风何存》《论灵安宗一事》三文传颂最广,引得不少大员青睐。

再往下看,陈阳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李明寒,出自大夏北疆,乡试中亚魁,会试中贡元”。

这文举人不出意料,果真进了殿试。

陈阳嘴角微微勾起,不由暗自点头,要知此次科举的难度,远超从前任何一届。

凡是文举人,近乎都想来搏一搏名声。

“啧,大夏侠魁回来了”。徐风看完手里的书卷,余光瞥了眼陈阳,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陈阳出去一趟,不仅得了二品道行,还落了个好名声,他不仅一点好处没捞着,反倒多了不少麻烦。

京畿那群文官,骂陈阳也就罢了,反正陈阳不在京畿,眼不见,心不烦,却连着他一起骂。

不知何时,京畿刮起一股妖风,言陈阳所行之事,皆是他在背后指使。

要是哪天,陈阳忽而夜里进村偷狗,都有人说是他徐风嘴馋了。

中了会试的文人想成名?想抱大腿?

(https://www.biquya.cc/id183016/2822617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