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2:开局老婆白血病 > 255、从未怀疑

杨志文喜欢未雨绸缪。

同时。

也喜欢接受一切挑战。

前世的他,唯唯诺诺,浑浑噩噩。

遇到一丁点事儿,就会变得特别抓狂。

心态也会严重失衡。

但重生之后的他,知道了遇事不要慌张,越慌张越是容易出错的道理。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一条道走不通,就不用纠结,立马换条路走就是了。

活人终究不能被尿给憋死。

……

毛熊这边,杨志文忙着处理汽车生产线这边的事。

而未来新能源汽车实验基地那里。

叶文贵正在紧张的进行各种实验。

他在原本自己电车技术的基础上,准备寻求其他方面的突破。

对他而言,杨志文就等于他的再生父母。

如果不是他在自己自寻短见的时候,设法救下,可能这个世界将再无叶文贵这个人。

而他叶文贵,也会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其他的叶文贵不敢说。

但要说电车技术这块,他确实有点东西。

唯一的短板就在于电池上。

另外就是汽车外型。

叶文贵好不容易拥有杨志文给他提供的机会和平台,让他可以重新好好的在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内做感兴趣的事。

况且。

现在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曾玉群和古迪纳夫等人组成一个专业的团队,有针对性的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提升。

这对于叶文贵而言,是一个很难得自我提升的机会。

可以让自身在这个时候,和其他相关研究人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也不知道杨先生去毛熊那边谈军工汽车生产线的事情,谈的如何了。”此时,曾玉群说道。

他对于这件事,还是很上心的。

如今在和古迪纳夫的合作过程中,已经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进行多次升级。

不管是动力还是续航能力等等方面,都已经提升到最佳状态。

如此,已经让他们新能源汽车,在和燃油车进行各种竞争的时候,拥有一定竞争力。

说白了。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某种差距,无非就是在动力和续航能力两个板块。

另外就是汽车的外型。

叶文贵虽然制造过电动汽车,但是他们制造出来的电动汽车成本很小。

几乎都是用的比较劣质的一些铸造成型,或者就是压胚锻造。

总之车的外型比较老式单一,而且车的整体质量和长度,都比较差劲。

由于短板太多,所以叶文贵研制生产的电车才会没有太大销路,无法真正被大量推向市场。

人家在开燃油车的时候,压根就不用去顾虑各方面续航能力等等,也不用担心车辆万一遇到碰撞,车体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冲击力。

至少安全性能什么的,是经过长期市场考验。

如果说,一定要让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

得到用户的认可。

那么就需要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个就是节能环保,还有就是要有比较绝佳的续航能力,另外就是同等优质的车体外型构造。

不得不说。

新能源汽车光是这样的一个名称,就很有噱头。

足够吸引人。

但是,如果单一的只是依靠这样的一个噱头,是无法为自身赢得很多市场利益的。

古迪纳夫闻言,放下手头上正在研究的东西,朝着叶文贵那边看了一眼说道:“我看没有那么容易,虽然我对杨先生的能耐深信不疑。”

“但是,毛熊那边的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说话,他们的态度很强硬,一般的人如果想要从他们的手中得到相关的技术和设备,难如登天。”

古迪纳夫这样说,可是拥有一些依据的。

以前的时候,他在做相关方面的实验和研究,就曾经和毛熊那里的科研人员,以及军工方面的人有过接触。

可是合作很不顺利,因为毛熊那里的人对于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封锁的很厉害。

如果谁试图从他们那边得到某种相关方面的技术,几乎不太可能。

更何况,这次杨志文需要采购的可是毛熊那边军工汽车的生产线。

这里头搞不好会有很多毛熊那边不愿意被外界知道的一些隐秘技术。

有些时候,技术层面的东西,比起实物的本身,还要重要很多倍。

通常一个军工企业,所拥有和掌握的相关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也比较有限。

如果说,这样的一些东西被旁人掌握,就等于是给自己多了竞争方面的对手。

怎么说都有点于己不利。

叶文贵微微摇头,虽然他对古迪纳夫的话有点点认同,但也不完全苟同:“杨先生带去很多的物资,毛熊那边的现状你们是知道的,他们很需要大量物资,来解决因为苏联接替之后带来的很多矛盾和麻烦。”

“而杨先生正好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你们可能对于杨先生并不是特别了解,我和他的接触也不是很多,但我觉得他是一个拥有特殊人格魅力的人。”

“别人做不到的事,也许他就能做成也未必,反正我对此还是比较看好的。”叶文贵在此刻说道。

曾玉群笑着附和:“不错,想当初我们都不愿意和杨先生进行合作,但最终不都还是被他给说服了?如今凑在一起,共同的在为新能源汽车的量产而做出努力。”

这……

曾玉群的一句话,说的古迪纳夫不知道该如何说。

确实如此。

细想一下,杨志文还会很有手段。

可他始终保留个人意见。

“好吧,我始终觉得,杨先生这次的毛熊之行,可能会扑孔,我在想,到时候万一要是没有军工生产线,我们是否可以依靠现在的生产线,量产出和军工生产线差不多的品质?”

古迪纳夫在此刻说着什么,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品质特别在意。

他虽然是搞研究的,但也知道,如果一个产品不够吸引人,没有足够多优势,是很难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生存下去。

“无论如何,我还是深信杨先生能促成此事,不如让我们拭目以待,静候佳音。”曾玉群笑说,时毫不担心杨志文那边的状况。

因为他对杨志文的能力从未有过任何怀疑,否则他也不会出现在这边。

(https://www.biquya.cc/id181718/567928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