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好一会,楚扶玉那里还没什么动静,她耐心还没那么强,就撒开手不拿着了,只用目光看着罢了。
朱砂怕她觉得无聊,就陪她聊天。
“阿玉姐,我娘说有个俊后生经常来酱肉铺买肉,每次买肉必定问你在不在。”
一听这话,楚扶玉就有点无奈。
她平时比较少去酱肉铺就是因为这个,经常有人来铺里就为了见她一面,还叫她什么酱肉西施,来来往往的,总有不好的风声。
她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孩子们也经常出入,不好叫他们知道。
朱砂接着说:“这回和那些登徒子都不一样,我娘打听了,他家里有几亩田,都佃出去了,他爹做些小生意,也置办了些许家产。他娘也是个知礼的,出了名的和善人。
这后生长得也是浓眉大眼,听说正在考秀才呢!就等着考上秀才就来和你提亲呢!”
楚扶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说的这人,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可见素日里没有交往,顶多也就几面之缘。
单凭这几面之缘,他就认定了我,要和我定了终生,这是何等的轻浮?
再者说,他考取功名是为了自己,又不是为了我。没有我,难道他就不考了不成?
说出这种话来,难道是想把这么大的责任都推在我身上?”
朱砂被她的这番言论说得目瞪口呆:“原来竟还有这样一层意思?”
“当然。而且并非他倾心于我,为我付出的多,我就要同意的。感情本来就是两情相悦的事,他这叫道德绑架,我更不能同意了。”
楚扶玉振振有词,朱砂表示受教了。
正说着话,楚扶玉那边的鱼竿也动了,她手疾眼快地一把抓住,赶紧往上收,果不其然,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窜了上来。
她这回可咧开嘴笑了:“哟!这么大一条鱼!”
朱砂忍不住拍手叫好:“我就说肯定有大鱼在等着阿玉姐呢!”
两人提着满满的收获,各自回了各自的家。
回到家以后,楚扶玉就发现院子已经被重新规整过了,家里也一尘不染,想来应当是萧景珩做的。
她把鱼提到了厨房,然后就开始开膛破肚收拾起来了。
她一边杀鱼,一边想,自从当了娘,这样的活她是越干越从容了。
之前杀鱼还不敢看,现在她的心就像在大润发杀了十年的鱼一样冰冷。
已经可以面不改色收拾了。
这条大鱼她打算酱焖吃,再加了块豆腐一块炖。
收拾差不多了以后,她就进了卧房,结果在桌子上看见了一封信,封面上写着:阿玉亲启。落款是阿珩。
她一怔,打开信封后,认真读了起来。
上面也没有太多字,只是说明了缘由,这次回去,他就要再次前往边城了,那边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如果打赢了,边城三年再无战事。
如果输了,他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楚扶玉攥紧了手中的信纸,心好像都漏跳了半拍。
再也回不来了?
战场上有多凶险,虽然她没有亲眼见过,却也大致有所了解,那就是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了,更别说他向来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都在最前方,危险性就更大了。
信上的最后一句是:
阿玉吾妻,切记珍重,思绪万千,唯有遥寄。
阿玉吾妻……
阿玉吾妻……
楚扶玉抿了抿嘴唇,谁是你的妻,明明是前妻……
你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孩子们不能没有爹。
她垂下眼眸,尽量将自己的思绪调整开,起身就看鱼炖得怎么样了。
没一会孩子们就回来了,叽叽喳喳地叫开了。
“娘亲!今天小考,哥哥是第一名!”
怀瑜满脸笑容,声音清脆,看上去倒像是他自己得了第一名似的。
怀懿也是连声附和:“是啊娘亲!庄先生特意夸哥哥了,说来年的考试绝对没问题!”
楚扶玉也高兴起来了,摸了摸怀瑾的脸蛋:“好好好,娘今天钓到了一个大鱼,炖给你们吃!还有什么喜欢吃的?”
“娘!我要吃樱桃肉!我还要吃桂花糕!”
怀懿赶紧说道。
楚扶玉忍不住笑了:“怀懿,你看看现在已经是冬日了,哪里还有桂花?”
“那吃红枣糕!”
“行!”
忙活了一阵之后,酱焖鱼烧豆腐已经好了。
她又炒了两个菜,准备了孩子们爱吃的红枣糕。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饭。
但是楚扶玉的思绪总是忍不住想到萧景珩。
四毛又顶着他的小彩球出来逛,孩子们看到了都挺惊讶:“娘亲,这是你给四毛做的吗?好好看!”
楚扶玉看着彩球,都忍不住笑了。
这人,还要给四毛也送个礼物……
吃过了饭,楚扶玉就开始看着孩子们做功课。
怀瑾向来最好,不需要操心。
怀瑜也是,虽然不如怀瑾,但是自己也比较自律。
唯独怀懿,最没定性,还得楚扶玉坐在他身边亲自看着。
怀懿写着写着有些累了,用余光瞄到娘亲,讨好地笑笑,开口说话,借机休息:“娘亲,前两天我们说爹爹在边城,这几日大牛他们还问呢,问爹爹有没有上战场,杀过敌人。”
楚扶玉一愣:“当然有!”
“我们也这么说的!他们都很羡慕,都说想跟着学武,将来也好开疆拓土呢!大家嬉戏时,都争着当大将军呢!”
楚扶玉有些无奈:“可是,当将军不止威风,还很危险。”
怀瑜赶紧反驳:“可是陈师父和庄先生都说了,戎族人无恶不作,经常侵犯大梁,是大梁的心腹大患!我们要立志报国才行!”
怀瑾也赞同:“娘亲也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楚扶玉看到儿子们信誓旦旦的样子,也很欣慰,有些担忧的心情被高兴取代,抚掌而笑:“好好好!我儿子有大志!有大勇!娘亲替你们骄傲!将来无论你们做什么,娘亲都支持!”
母子四人,在这小小的茅草屋里,其乐融融。
(https://www.biquya.cc/id181227/287967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