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媳妇的工作又给了赔钱货,以后连退休金也没有,如果没有这笔钱,他们吃西北风去吗。
动迁组拿出了协议,让他们仔细看清楚,然后签字画押,拿钥匙走人。
那套房子卖了八万块钱,朱向东接过两万块和一把钥匙离开了,他要去找朱向清,将这两万块钱给向清。
可向清已经回京城了,不过他知道六六和陈明学在海市,带着高小琴找到了小洋楼。
小洋楼里没有人,只有两个阿姨在打扫卫生,一问才知道两个孩子平时是住在学校的。
朱向东跟高小琴又去了学校,但这种学校不是让人随便进去的,无论朱向东如何解释,门房一律不放人。
朱向东没有办法了,想要打电话给向清,可他现在也不知道向清的电话是哪个了,毕竟高小琴说向清又搬到大房子里去了。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朱向清也早就把这件事忘记在脑后,她现在跟林月英奔赴在去辽省的路上。
林月英已经跟她老家的村长联系过了,他们村东头有块辽阔的土地,但因为人口稀少,被放任不管。
朱向清有意买下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年限要求是七十年,用来做养殖场。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他们村里的人都有活干了,有活干就代表有收入,有收入就表示能过上好日子了。
村长跟上面的领导商量了一下,一致同意朱向清的提议,将这块近一百亩的土地使用权给卖出去。
“月英,我们就将这里命名为春回大地养殖农场吧,让你弟弟来管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朱向清觉得林月英的弟弟林月峰是个老实可靠的汉子,而且也懂得饲养猪养。
一切都谈好后,朱向清终于松了一口气,只要原料能源源不断的跟上,她的饭店就能开遍大江南北。
朱向清处理完养殖场的事情,刚回到家里,还没有换衣服,庄家人就来了。
原来他们得知朱向清要成立一个运输公司,有意向来跟她合作。
向清眉梢微微一抬,是谁给你们这个消息的。
庄敬不好意思的笑了,是他武馆的学生提起的。
朱向清也不问了,抱歉的摇头,告诉庄敬这些工作岗位都是留给退伍军人的,只要他们会开车,就能被录取。
至于运输的车辆,部队也有很多即将淘汰下来的车辆,他们只要找人好好维修一下,就能直接使用了。
庄敬尴尬的离开了,同时也对朱向清的决定很赞成,这还真是一件解决退伍军人去向的好建议。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八七年的夏季,六六和陈学明在双语学校已经读了半年。
这半年中,两个人没有虚度光阴,六六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还在袁诗诗的帮助下,学习了法语和德语。
陈明学的语言天赋没有六六好,但他还是努力坚持,这让两个私教都觉得震惊。
尤其是袁诗诗,她觉得朱向清已经给两个孩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哪怕他们就此躺平也照样能过上好日子。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六六还是在山上的七七,都在加倍努力,没看到六六今年又要跳级了嘛。
陈明学已经着急了,他比六六大三岁,可今年如果六六再跳级,就要跟他在一个班级了。
(https://www.biquya.cc/id181174/2886408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