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棠,你说多少?”
周尚锦一度怀疑自己听错了。
一亩地能产四千到五千斤的土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好不好。
要知道以如今三国的局势,再加上北川的土地大多不适宜种粮米,故而在南陵一带,每亩地能丰收的粮米大概在八百斤。
大晋位于中原,土质肥沃,地广人稀,每亩地种出的粮食已经是高产了,可那也仅仅不过只有一千五百斤粮米。
如今棠棠说每亩地便可丰收四五千斤土豆,这得养活多少人啊。
最起码,百姓们不用担心会被饿死了。
“父皇,哥哥,你们没听错,我说的四五千斤,还只是保守估计,待到了丰收时,或许会比这个数字还要多,如此一来,父皇便再也无需担心百姓们会饿肚子了。”
明棠说着,北川皇大为所动:“棠棠,若你说的是真的,你可知能救多少北川子民。”
这三年靠着明棠拿出来的那些神奇的种子,已经让百姓们不至于被饿死。
但想要吃饱饭,还差得远。
可若是有了土豆这种东西,那百姓们就再也不担心会挨饿了。
只是……
北川皇一想到现如今三国的局势,就忍不住担心。
只是这个时候,哪个国家有粮,势必都会引起其他两国的注意。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粮食、矿石、水源等等而引起的战火数不胜数。
北川是有粮了,可这也会让西周跟大晋红眼,万一起了战火,那对黎民百姓,岂不是更大的灾难。
“所以父皇,现如今三国都有联姻的趋势,毕竟谁都不想打仗,毕竟这三年北川已经今非昔比,若谁敢攻打北川,那也要计算自己有没有完胜的本事!”
明棠脸色淡淡,语气却满是笃定。
她虽是女子,可在议论起国家大事时身上并设出的那股上位者的气息,一度让北川皇觉得欣慰。
他跟紫芬的女儿,当真是优秀。
而棠棠现在才拿出土豆苗,可见她有完全的自信,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现在播种,待到八月便可大丰收,但是这期间还有五个月,在这期间,百姓们是得吃饱饭才行,将士们更得吃饱饭,才能守护我北川。”
明棠说着,周尚锦心思一动,直接道:“妹妹,你去年十月份播种的名为小麦的农作物,可是到了四五月,便能丰收了?”
去年妹妹拿出来的是小麦。
当时她并未说小麦的亩产会由多少,只等着来年四五月丰收的时候再揭晓。
父皇为了将小麦在北川推行,特意划分了秦岭淮南以南的地方用以种植小麦。
同时,为了保守小麦的秘密,父皇特意选中了三个州县进行小麦种植,并派了大量的将士看护,以防秘密被传出去。
算算时间,如今已经是四月初了,小麦生长的如何,这两日就能有消息了。
“妹妹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快些说倘若小麦丰收,亩产会是多少?”
周尚锦已经没有吃饭的心思了,就连北川皇也十分激动,想快点从明棠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
“用我拿出的种子进行播种,亩产大概在一千五百斤左右。”
明棠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
小麦就是粮米,所以亩产比不上土豆。
但在土地贫瘠,常年严冬的北川来说,亩产一千五百斤也是天文数字了。
毕竟大晋的粮米,亩产也在一千斤左右。
也就是说,北川种出了比大晋亩产更高的庄家,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太好了,如此一来,军中的将士便有饱饭吃了。”
周尚锦说着,北川皇连连点头,看着明棠的眼神更是无比骄傲。
他的女儿就是上天赐予北川的祥瑞,是拯救北川黎民百姓的希望。
“对了父皇,除了小麦,还有我让司农寺种的包菜以及沃柑,也都要丰收了,算算时间,今明两日,司农寺的官员该是向您回禀消息了才是。”
明棠想着,继续说道,她话没说完,陈尽忠便弯着腰进来报信了:“陛下,司农寺司农卿赵高赵大人以及司农少卿刘乐刘大人有事要面见陛下!”
陈尽忠说着,周尚锦跟明棠对视一眼,想着说曹操曹操到,赵高跟刘乐居然这么快就来了。
他们都是司农寺的官员,这么时候求见北川皇,一定是因为那些农作物之事。
“皇儿,你们先用膳,朕先去处理要事。”
北川皇说着,又转身去了殿外。
“哥哥,吃吧,再不吃饭菜都凉了,如今粮食稀缺,咱们不可浪费粮食。”明棠笑着拿起筷子,慢悠悠的吃着饭菜。
周尚锦见她如此笃定,微微一笑,也不再说话,慢条斯理的先给明棠夹菜,自己再用膳。
赵高跟刘乐此次来,确实是有大喜事要回禀北川皇。
秦岭淮南以南一带的小麦快要成熟了,据司农寺的官员统计,一旦到了收割小麦的日子,每亩小麦产量可高大一千五百斤。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具体的数量要等收割完后才能计算。
还有包菜跟沃柑,已经开始丰收了。
沃柑是酸甜,口感宜人,赵高亲自前往南岭一带的果山上品尝了沃柑。
沃柑的味道,他一辈子都忘不掉,这次来面见皇帝,还带了几个沃柑让皇帝品尝。
“陛下,这便是沃柑。”
赵高将回禀的事都一一回禀给了北川皇,从袖子中拿出两个沃柑,小心的交给陈尽忠。
陈尽忠的鼻子动了动,一股果子的清香味扑面而来。
他弯着腰,小心的将沃柑放到龙案上。
“陛下,只需要将沃柑外面的皮扒了,便可食用了。”
赵高解释着,心中更加激动。
长公主殿下只教了他们种植沃柑的方法,并未告知他们如何食用。
这还是他在岭南带着一众官员探究出来的食用方法。
这个过程,他们既紧张又激动,但更让他们开心的是收获的瞬间。
他想他终于明白为何明棠不将所有的事都告知他们,那样便少了很多乐趣跟惊喜,也会让司农寺的官员对明棠产生依赖,失去了自我探究的思想。
“味甘甜,水分多,可食。”
陈尽忠先在沃柑上试了试毒,确定没问题后,这才小心的扒开沃柑皮,取出果肉交给北川皇。
北川皇吃了一瓣,面色露喜,大手一挥,便定了这沃柑为可食用的水果。
不仅可以,对北川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
“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佑我北川。”
赵高跟刘乐见皇帝龙颜大喜,立马跪在地上,高声参拜。
北川皇看着桌案上的沃柑,随即又派了三千御林军,让他们即刻起南下,一旦时机成熟,要用最快的速度收割小麦跟包菜等等。
时间如梭,一眨眼,便到了四月中旬。
北川的小麦大丰收,待将粮米都妥善安排好后,北川便放出消息,公布了今年丰收高产。
同时,还有沃柑跟包菜等水果蔬菜开始在北川国内推广。
消息一出,震惊三国,大晋跟西周的司农寺官员连夜进宫面见国主,商议北川粮米丰收之事。
大晋朝,东宫。
帝祀身为大晋皇太子,北川粮米丰收的消息他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
书房中,帝祀坐在桌案前,手上拿着一封密信。
密信上的内容清晰的记录着北川之事。
沃柑包菜这种字眼,让帝祀一度有些失神,开始怀疑棠双的身份。
帝祀不信这个世界上会有那么巧合的事,也不信还有除了明棠之外的第二个人能拿出这种稀奇的东西。
棠双跟明棠,有何关系,又或者是二者之间,有何关联。
(https://www.biquya.cc/id178366/296310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