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聚集在孔庙门口的书生越来越多。
五城兵马司的人根本冲不到孔庙前面,京兆府的衙役们喊了又喊,书生们毫不理会,继续哭求叫喊。
震耳欲聋,令人心颤。
宋瑜躲在高处树后,冷眼看了又看,也没发现胡秀儿的身影,倒是发现了好几个喊的很大声,很是义愤填膺的根本不是书生。
他们那隆起的太阳穴,魁梧的身躯,无论被人群怎么冲撞都岿然不动的身形,一看就是练家子。
这些应该就是那些想借此事扳倒贺尚书的朝堂势力,安插进来的人。
就是不知道是长公主的人,还是太子的人,亦或是那些看似中立,其实也想分一杯羹的人。
上辈子哭孔庙一事发生时,宋瑜只顾着明哲保身,对此案并未给予太多关注。
后来贺尚书倒台,此案才彻底被爆了出来。
只是各种传闻满天飞,他也没看过封存的卷宗,只能根据记忆拼凑出大概真相。
贺尚书肯定是受影响最大的,但长公主那边居然也没落得好,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内情。
不过宋瑜今天过来,是想验证心中猜想。
他怀疑胡秀儿跟他一样知道了前世过往,要不然那晚她不会状若疯癫哭着嚷什么“我又活了,你怎么不去死”。
不会突然非要同他和离,不会贸贸然跑到东河镇那个地方落户,更不会跟勇冠侯扯上什么关系。
而今天胡秀儿没来,上辈子她可是不顾他的反对,偷偷跑来,还差点跟官差大打出手,救了好几个书生呢。
宋瑜觉得,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
胡秀儿哪怕知道了前世过往,本性的正直和良善不会改变,热血冲动的劲儿也很难收敛。
所以她不过来,是因为知道了前世的结局,知道就算过来也无法阻止,还会给勇冠侯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吗?
一个怀疑还没得到验证,新的怀疑已经产生。
宋瑜忍不住叹了口气,想要搞清楚,就得去找胡秀儿,当面再试探。
可他现在想见胡秀儿一面,实在是难于登天。
书生中不知谁高喊了声,“禁军来了!”
宋瑜猛地抬起头,禁军怎么会过来?
上辈子这件事最后压不住了才捅到上面去,这辈子怎么直接就惊动皇上了?
来不及多想,宋瑜赶忙往旁边小巷里走去,他不能再留在这儿了,禁军一旦出动,就不是那么容易收场的。
还留在现场,万一被当成闹事分子抓起来,可就麻烦了。
临走前,宋瑜最后看了一眼,只见数不清的禁军披着蓑衣,如鬼魅一般冲破黑压压的人群,迅速逼近。
而带队的,竟然是禁军头领杨介。
宋瑜的眼皮不由猛地一跳,杨介是天子近臣,深得皇上信任,世人都以为他只效忠于皇上一人,无人可以收买。
却不知他也有自己真心想效忠的对象,想到最后登上皇位的皇子,宋瑜忍不住想感叹一句,世事无常。
杨介直接骑马冲到了最前面,翻身下马,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
“皇上已经命人彻查薛玉树一案,用不了太久,案子就会水落石出。
你们速速回家去,不要在此逗留。”
书生们在禁军冲进来时稍稍混乱了一瞬,很快就又聚拢到了一起,还比之前更集中,靠的更近。
杨介话音刚落,便有个书生大声追问道:“怎样才算是水落石出?”
杨介面无表情,冷漠道:
“依照律法,该抓抓该判判该杀杀。”
“哼,大人这话说了等同于没说。”
又一个书生不屑冷哼,大声嚷道:
“贺玄那个幕后主使,现在还好端端坐在家里喝茶呢,要是没他在背后撑腰,贺永一个流氓无赖,怎敢对有功名的举人行凶?
你们连幕后主使都不敢抓,还说什么依照律法?
你们分明是包庇元凶,不把天下读书人放在眼中!”
杨介被吼的一愣,他发现这帮书生比预想中难缠,一个个胆大包天,放肆的很。
结果更放肆的还在后面,书生中有人振臂高呼,
“抓贺玄,讨公道!”
紧接着就有人跟着喊,
“不抓贺玄,我们就不回去!”
书生们纷纷高呼:“抓贺玄!”
“抓贺玄!”
........
原本还是抱怨不满的局面,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杨介大怒,他都亲自出来劝解了,这帮书生竟然还如此猖狂。
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杨介高声怒斥:
“我念在你们都是读书人,才好言相劝,你们不要不识抬举,朝廷有律令,凡聚众闹事者,一律严惩不贷!
你们也不想辛辛苦苦考上的功名,被革除吧?”
禹卫一听这话,眼前一黑,差点没忍住骂娘。
这个白痴,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还火上浇油?
你他娘的,皇上派你来是平息事端,不是让你来添乱啊!
要不是杨介是皇上的心腹,禹卫都怀疑他就是挑起这件事的幕后黑手安排的后招了。
杨介这番怒斥威胁,果然激起了书生们的愤怒。
谁吃饱了撑的来闹事?
还不是因为世道不公,欺人太甚了吗?
像薛玉树那样有名气有才学,还是江南富户出身的大才子,都会遭到这样的暗害。
他们这些资质平平,家境普通,完全靠着日夜苦读才考中功名,还想更进一步的人,岂不是更容易被牺牲?
要是连薛玉树敲了登闻鼓都讨不回公道,要是此案不能得到公平的审理,要是幕后黑手贺玄不能得到应有的处罚。
他们如何能安心继续求取功名?
焉知他们不会是下一个薛玉树?
领头的高个书生气的脸色铁青,他咬着牙,悲怆大吼,
“苍天无眼,奸臣当道,祸国殃民,天罚我大夏啊!”
“天罚”二字从他嘴里吼出的瞬间,书生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了。
天罚一说从上元节火灾后就频频被提及,碍于即将举行会试,学子们被三令五申要谨言慎行,才没把事情闹大。
可随着粮价的疯涨,豫州府的灾荒,京城流民的增加,相信这个传言的人还是越来越多了。
今日,在这么多人面前,高个学子第一个当众吼出“天罚”二字,书生们顿觉埋在心中的愤懑不平都找到了出口。
难怪天道不公,难怪世道艰难,原来是上天都不满大夏朝堂的腐朽黑暗了。
大夏要完了,国家要亡了。
什么前程,什么将来,都统统要完了。
悲伤迅速蔓延,痛苦的哭嚎声,愤怒的咒骂声,疯狂的吼叫声.........
逐渐汇成了一个声音:大夏要完!
杨介彻底慌了,恨不得拔刀杀人,这帮胆大包天的书呆子到底发的什么疯?
他们知不知道“天罚”二字不能随便说出口啊?
“天罚”那是上天降下的惩罚,上天何时才会降下惩罚?
自然是天下大乱国将不国之时啊,为何会造成如此情形?
奸臣是一方面,那重用奸臣,任由奸佞祸乱天下的皇上是不是才是罪魁祸首?
嚷嚷“天罚”,跟指着皇上鼻子骂“你是昏君”有什么区别?
这帮狗日的想死就自己找个没人的地方死去,何苦来害他来着?
不能再让他们这么闹腾了,不然死的就是他了。
杨介厉声高喝:
“所有禁卫军听令,谁敢再带头挑事,一律格杀勿论!”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8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