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儿........
果然人不能只看外表,表面有多正义凛然,实际就有多阴损奸诈。
好在她原本也没太指望他,只要肯借人就行。
胡秀儿干脆保证道:
“放心,出了事我担着,皇上要砍,也先砍我脑袋,绝对不连累吴将军。
只是西北战事不会那么快结束,今年受灾的地方多,夏收只怕不太理想,下一批粮草,还请吴将军多费心。”
吴亮头大,这一批粮食还没拉走呢,就惦记上下一批了。
还没怎么着呢,这位小夫人就把他当漕运总兵使唤了?
胡秀儿的用人之道是顾清晏教的,顾清晏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她既然决定跟吴亮合作,那自然就不会质疑他的能力。
所以把他当漕运总兵使唤有什么问题?
反正他将来总会当上的。
顾清晏若是听到这话,只怕都要怀疑自己教的是不是有问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这么用的吗?
沁水经过一天一夜的引流,洪水终于被尽数引到了城外,沁水县城保住了。
宋元忠这边也清点完了死伤人数,找到了阿勒苏的尸首。
此一役共淹死剿灭敌军一万两千余人,其中包括敌军骑兵两千三百余人,敌军将领十二人,可谓大获全胜。
只可惜敌军大将石蒙跑了,还带走了蛮夷大军剩余的一万余人,退守到了东阳镇。
还有就是,敌军的战马、兵器、盔甲什么的,淹死的淹死,泡水里泥里的泡水里泥里。
这一仗赢的很彻底,却没多少战利品,有点美中不足。
但不管怎么说,蛮夷主帅死了,就是天大的好消息,这个胜利足以让军中士气大振,让朝廷恢复对顾清晏的信任。
可顾清晏本人,心情却不太好。
虽说泄洪很成功,但是暴雨和洪水引发了泥石流,把沁水通往外界的路都堵死了。
眼下唯一能把粮草运到武胜关的路,必须经过东阳镇,而东阳镇被石蒙的大军占了。
石蒙现在一门心思要给阿勒苏报仇,不仅扬言要把他困死在武胜关,还在不停召集人手。
顾清晏已经给卢玉霄飞鸽传书,让他赶紧调兵过来抢回东阳镇。
武胜关的存粮十分有限,根本没有他们多出来这一千来人的口粮,最多三日,粮食要是还运不进来,武胜关都得断粮。
只不过,顾清晏推断边关那边的蛮夷军队在得知阿勒苏的死讯后,很可能也会疯狂进攻。
阿勒苏在蛮夷军中地位很高,很多蛮夷将领都是他亲手带出来的,就算蛮夷大王为了大局想保存实力,那些冲动的蛮夷将领可能都不会听从命令撤退。
卢玉霄现在面临的压力也很大,能调过来多少兵马,什么时候能夺回东阳镇,都不太好说。
所以他们还是得自救,顾清晏让宋元忠安排人手清淤铺路,如果能赶在断粮之前疏通出来一条路,他们也许就不用等别人救。
只是清淤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清理掉所有的碎石淤泥,就更不容易了。
除了清淤还得清理尸体,防治瘟疫,清理河道,到处都需要人手,而武胜关的主要兵力还要用作防守。
宋元忠不得不做最坏的准备,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
他已经下令让将士们上山打猎挖野菜,下河捞鱼抓泥鳅,除了要值夜的守卫,其他人都一天两顿饭,能省一点是一点。
反正他们挨饿经验丰富,很擅长从各种地方找吃的,比如掏老鼠洞,摸松鼠窝什么的,他们都干过。
这个时节,山里能吃的东西也多,断个一两天粮,应该也不至于饿死。
比起粮食的短缺,药物的紧缺才是宋元忠眼下最发愁的。
这一仗其实伤亡并不重,可再不重伤兵也有几百个,还有一个小侯爷,他伤的很重,但是因为药物紧缺,这两日都没换过药了。
军医想办法从山上采了些药,宋元忠赶忙带着军医过去给顾清晏换药。
因为失血过多,疲劳过度,顾清晏的状况并不算好。
反复发烧让他眼底全是血丝,见宋元忠带着军医过来给他换药,顾清晏抬手摁了摁晕眩的头,硬声道:
“我还撑得住,先给下面的将士们用药,我的腿现在不方便,就算背上的伤好了,也帮不上太多忙。”
军医很是头疼,小侯爷的腿伤太严重了,他医术不精,治不了。
但是背上的伤,要是再不换药,只怕会化脓,那可就麻烦了。
宋元忠劝道:“小侯爷,我已经命人去采药了,伤药够用,您的身体最要紧........”
顾清晏抬眸看了宋元忠一眼,宋元忠被他冷冽的眼眸盯着,不由低下了头,不敢再劝了。
小侯爷凶名在外,宋元忠实在没胆子违抗他的决定,只得带军医出去,找丁卯来劝。
丁卯毕竟跟了小侯爷那么多年,应该比他更了解小侯爷一点,可能不那么怕小侯爷吧。
丁卯听了宋元忠的话,嘴角直抽抽。
这世上唯一不怕小侯爷的只有夫人,小侯爷要是真发火了,他也一样躲的远远的。
想了想,丁卯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进去,对顾清晏道:
“小侯爷,罗九昨日传信说夫人要押运粮草去并州府,说不定会经过东阳镇。
若是知道您伤的这么重,只怕会担心。”
顾清晏瞪了丁卯一眼,丁卯吓的立刻低下头,却听他闷声吩咐道:
“把军医叫来,给我换药。”
丁卯高兴坏了,立刻跑出去喊军医。
他就知道,搬出夫人来肯定管用。
可丁卯不知道的是,他那两位好兄弟在给小侯爷的密信中,都只字未提宋瑜现在跟夫人在一起。
通州府共有大小粮仓十三处,胡秀儿带着从吴亮那里借来的五百兵将,直奔最大的粮仓河津。
宋瑜一直密切关注着胡秀儿的举动,见她带着全副武装的人马,直奔河津粮仓,不由立刻跟了上去。
胡秀儿这架势,一看就是要惹事,带这么多人,难不成还要动手硬抢不成?
感觉自己一个人可能拦不住,宋瑜急忙命随行护卫去找程侍郎和余少卿。
他们才是这次任务的主副官,真出了事,也得他们来兜底。
河津粮仓管事见胡秀儿带了这么多人过来,气势汹汹,不由吓的扑通跪下请罪,
“下官有罪,下官未能及时筹集够粮草,耽误了大人们押运粮草的行程,下官真是该死!”
以他为官多年的经验,他都主动请罪了,上头的人再怎么严苛也会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
只要让他解释,他就能找出无数个理由替自己开脱,反正仓库里是真没那么多粮食,不是他不肯给啊!
哪知胡秀儿见他这般,竟然毫不客气道:
“你是有罪,明知西北战事紧急,军中粮草紧缺,还一再拖延,迟迟不肯交粮,很难不让我怀疑你对朝廷的忠诚,对皇上的忠心。”
河津粮仓管事吓蒙了,怎么一下子就给他扣上这么大的帽子了?
他这么小的官,哪儿戴的上这么大的帽子啊?
还不等河津管事辩解,胡秀儿又道:
“为了证明你的忠心,现在你就把仓库大门打开,把粮食给我搬出来!”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81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