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晏见胡秀儿生气,不由有点心虚,他试着勾了勾胡秀儿的手,被胡秀儿毫不留情甩开。
胡秀儿瞪着顾清晏,硬邦邦扔下一句,
“你好好休息,我有事先去忙了。”
说完,看也不看顾清晏一眼,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顾清晏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他都不打算同她计较她隐瞒宋瑜的事了,她还冲他发脾气。
真是岂有此理!
他现在再怎么说,也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她同前夫一起办差,日夜同行,不告诉他,他还不能问几句了?
他都伤成这样了,还用得着装难受?
他但凡是醒着,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处舒服的。
胡秀儿这个狠心无情的女人,居然就因为这么一丁点小事就冲他甩脸子,就走了,真是太过分了!
顾清晏很生气,可惹他生气的人跑了,他有气也发不出来,就更生气了。
看到罗九从门口探出头来,顾清晏气不打一处来,沉声喝道:
“进来!”
进来的不只是罗九一个,还有张强,俩人一看顾清晏的脸色这么难看,不敢多言,进屋就直接跪下了。
该死的宋瑜干嘛非要跑到城门外等夫人,害的他们想补救都没机会。
顾清晏见他俩跪的这么麻利,更加生气。
他让他们两个贴身保护胡秀儿,及时把京中的消息传给他。
结果呢,宋瑜都跟胡秀儿一起出来这么些天了,他居然毫不知情。
他们到底有没有把他这个主子放在眼里?
到底有没有把他安排的差事放在心上?
罗九和张强吓的不敢抬头,但顾清晏身上毫不掩饰的怒气和冷意,他们还是感觉得到。
太阳落山了,屋里没有半点风,即将立夏,这种压抑的气氛让屋里变得更加沉闷。
罗九和张强很快就出了一身汗,可即便额头上的汗珠滚落到了眼皮上,流入眼睛里,蜇的眼睛生疼,他们也不敢动一下。
直到顾清晏开口,
“把你们知道的都一五一十说出来。”
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小侯爷肯听他们说,就是给他们机会了。
不敢有丝毫隐瞒,罗九和张强赶紧把他们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顾清晏听完,脸色更加难看,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抬了抬手让罗九他们下去。
罗九和张强逃过一劫,心里却还不踏实,俩人凑一起嘀咕怎么着将功补过。
首先就是盯紧宋瑜,不能再让他往夫人身边凑,更不能让他找到跟夫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其次多在夫人跟前卖力表现,只要夫人能在小侯爷跟前夸他们一句半句,就能抵得过他们自己拍一万句小侯爷的马屁。
但最重要的是,得让小侯爷跟夫人尽快和好,小侯爷不高兴,他们就别想安生。
商量妥当,两人兵分两路,一个去找胡秀儿,一个去找宋瑜。
结果找了一圈,发现这俩人竟然在一块儿。
他们住的这处宅院是沁水一位富商主动提供的,三进宅院,前中院住着押送的官兵,后院住着朝廷的官员。
因着男女有别,宋瑜以自己孤身一人没有手下为由,主动住到了西侧偏院。
罗九他们当时还觉得宋瑜这人挺识相,有点眼力劲儿,现在才发现这小子心机有多深。
西侧偏院离书房那么近,夫人只要去书房,肯定要从西偏院门口经过。
那小子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跑出来跟夫人说有要紧事商量,夫人自然就只能让他进了书房。
据院里打扫的婆子说,宋瑜跟夫人都进书房快半个时辰了,也不知道到底是有什么要紧事要商量。
罗九和张强不敢贸然闯入,只得一人趴在房顶,一人蹲在窗户下面偷听。
先弄清宋瑜想干什么,再回去跟小侯爷禀报。
他们现在可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了,不然小侯爷一定会砍了他们的脑袋。
屋里燃着两盏灯,胡秀儿和宋瑜分别坐在书案两侧,各拿着一册账本在翻看。
宋瑜本来心里难受,不想再理会胡秀儿和顾清晏,处理完手头的事就直接回了住处。
不成想还没换下衣服,就听到他安排守在院门口的小厮就跑来跟他说,胡秀儿去书房了。
宋瑜心中一喜,看来胡秀儿没打算跟顾清晏住一起,今晚可能会留宿书房。
他正好有事要同她商量,很多事,可能需要忙一晚上。
一想到自己和胡秀儿在书房待一整晚的事,要是被顾清晏知道了,肯定得气个半死,宋瑜就忍不住心中暗爽。
但又觉得自己不正常,忍不住暗暗鄙夷自己。
带着这种复杂的情绪,宋瑜拿着账本敲响了书房的门,胡秀儿正在看近日朝廷邸报,打开门看到是宋瑜,有点意外。
宋瑜没给胡秀儿太多思量的时间,直接举起账本对她道:
“我来同你说一下沁水赈灾所用粮草的事,还有沁水富商募捐的事。”
这是正事,胡秀儿自然不会拒绝,让宋瑜进来详说。
宋瑜先给胡秀儿看账本,此次赈灾一共用掉粮草九千八百余石,比一开始设想的五千石要多。
主要是城外受灾的村落太多了,他们还不比城中这些百姓,起码还有房屋可以居住,他们是真的一无所有,只剩一片废墟。
宋瑜赶到时,有些老人就坐在废墟里等死,手里仅剩的食物就是那些被洪水泡过发霉的粮食。
在不吃就会死的时候,人是没有太多选择的,即便知道吃了这种粮食可能会死,也只能吃。
宋瑜不仅给他们发放了能直接吃的米,还给他们发放了能当种子的稻子麦子。
趁着现在还能补种,抓紧时间把种子种下,秋收还有指望。
让百姓吃饱一顿饭不难,难的是让他们顿顿吃饱饭。
宋瑜担心难民们会把种粮也吃掉,就跟沁水知县商量,再筹募一些银两,购置一些农具牛马骡子什么的,帮着难民们耕种。
只有把种子种下,将来才有希望。
但想让富商富户们把手里的银钱拿出来,给他们眼中的穷鬼用,很难。
胡秀儿听完宋瑜的话,想了想问他,
“这几日,就没有富商什么的给你送礼?”
宋瑜愣住,立刻道:
“我断然不会收的,我清楚自己的职责,绝不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辱了自己的名声。”
胡秀儿忙摆手,
“你想岔了,我不是让你贪腐敛财,而是让你把收来的金银珠宝用到灾民身上。”
宋瑜傻眼,这不还得他收礼吗?
虽说下面的人给京官送礼是常有的事,但他可是正经读书人出身,随随便便就收礼,传出去,容易招人诟病。
胡秀儿见宋瑜那拧巴样儿就知道他想什么,无非就是名声啊什么的。
这人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
胡秀儿直接对宋瑜道:
“放心吧,我不让你收礼,你这个官职,也收不到太贵重的礼。
你跟那帮富商什么的提一提小侯爷,就说小侯爷来沁水养伤,他们不会没有表示的。
你只管放出消息,礼我来收,礼品清单我会誊抄一份上报给皇上,钱财去向也会如实禀报。
将来就算有人说什么,也同你无关,你不用担心会有损声誉,更不用害怕会被弹劾。”
宋瑜震惊地看着胡秀儿,忍不住问道:
“你这么干,小侯爷能同意吗?”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7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