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屠户之女 > 第四百一十三章 试探

  胡秀儿没忍住,把手里的药碗朝老头砸了过去。
  王八蛋,居然敢下毒,把她毒成了哑巴!
  老头躲开,跟胡秀儿解释道:
  “只是暂时让你说不了话,等到了地方,就会帮你恢复。”
  胡秀儿故作生气,将头撇到一旁不看老头,视线却透过车帘缝隙,偷偷打量自己现在所在的地方。
  一眼望过去,还是草原,但是最边上出现了一些石头垒成的墙体。
  视线范围里出现的两个女人,都是一身蛮夷装扮,但长相却跟大夏人无二。
  这里难道是大夏和蛮夷交接的山区?
  西北关隘中有这么明显分界线的,只有宁乡城!
  自从知道爹和郑叔他们的尸骨,可能被抛到了宁乡城外,胡秀儿就对这个地方格外关注。
  她看过舆图,也问过罗九他们,宁乡城之所以会成为一座城池,而不是像其他关隘一样只是一道阻隔敌军的关口,是因为它地形的特殊性。
  只需翻过一座雁门山,就从蛮夷进入到了大夏境内,山那边是草原,山这边是盆地。
  雁门山狭长却并不高大险峻,形如展开的大雁双翼,经过蛮夷数代人的努力,在山中挖掘出无数的大道小路,可以畅通无阻。
  单纯在一处设置关口,无法阻挡蛮夷的侵入,所以太祖皇帝便花费巨资,在这个地方修建起一座长条形的城池来。
  宁乡城整个城池,都是阻隔蛮夷的关隘,这是太祖皇帝阻击蛮夷的魄力,也是西北军防御蛮夷的重要物资中转地。
  想到自己现在可能就在宁乡城外,胡秀儿的心思不由活络了起来。
  罗九奉命跟随倒马关骑兵攻打蛮夷王城,如果得手,返回的时候可能会经过这里。
  即便遇不到罗九他们,这里离宁乡城这么近,说不好会有城中斥候前来打探。
  再不济,她只要能摆脱这个老头,自己翻山越岭也能回到宁乡城。
  可胡秀儿没想到,这里住的所有人都是老头的眼线,他们都帮老头盯着她,只要她稍微走出指定范围,他们就会立刻制止。
  即便大人去忙碌,也会安排几个小孩寸步不离跟着她。
  就连她去茅厕,小豆丁们都要在旁边看着,让她十分无语。
  老头每天都会给胡秀儿一碗药,还要盯着她喝下,她找不到催吐的机会,只能任由自己昏沉无力。
  身上的伤倒是一点点在好转,但是她每天能起身行走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时辰。
  大部分时候,她都是昏昏沉沉躺在石屋里,当小孩口中奇怪的哑巴人。
  胡秀儿没放弃逃跑,即便是躺着,她也努力集中精神收集信息。
  兴许是觉得她不可能逃得出去,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不会故意避着她。
  很快,胡秀儿就知道这里聚集的十几户人家,都是从宁乡城里跑出来的女人。
  因为在宁乡城被蛮夷强占时,被迫生下了有蛮夷血统的孩子,在宁乡城被收复后,无法在城中生存。
  只得带着孩子跑到这个三不管地带,学着蛮夷人牧马放羊。
  这几户人家,都是一个女人带着两三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十四五岁,最小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
  住的是依托山体搭建的石屋,喝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全部家当就是棚里的那几头牛羊。
  唯一赚钱的途径就是把羊养大,把羊皮卖给像老头这样的皮毛商贩,换取生活必需的粮食和盐。
  生活十分困苦,能填饱肚子就是她们最大的奢望。
  老头在这个地方的身份,是收购皮毛的走私贩子,而胡秀儿在老头口中,是他路上买来给儿子当媳妇的奴隶。
  天黑了,胡秀儿静静躺在石屋里面靠墙的石床上,听着围坐在门口火堆旁,喝酒烤肉闲话家常的老头和女人们。
  老头走私贩子的身份不是伪装,他以前经常来这里收购皮毛,给出的价钱很合理,很受这里人的欢迎。
  甚至老头在这个地方还有一间石屋,就是胡秀儿现在躺的这间。
  老头的媳妇和孩子,都在当年宁乡城被蛮夷攻破屠城时死了。
  他跟这里的一个女人是同乡,出于同情,才会大老远跑来收购她们的皮毛。
  别的走私贩子,都嫌她们这里货少,不愿意来,偶尔过来,也会把价钱压的很低。
  女人们自己带着皮毛去宁乡城,或者去蛮夷的集市上卖,都有被抓的风险,所以她们都很感激老头,对他很是亲近。
  老头说他要去别的地方多收一点皮毛,带着胡秀儿不方便,想把胡秀儿留在这儿几天。
  女人们忙不迭答应帮他照看,胡秀儿听的眉头紧皱,老头居然要把她一个人留下,不担心她逃跑吗?
  第二天一早,老头果然不见了踪影。
  但胡秀儿的药没断,给她送药的变成了这群人的领头,一个叫贺雁秋的女人。
  三十来岁,眉目清秀,只是脸上有两道从额头横贯到下巴的伤疤,疤痕盘虬像两条蜈蚣扒在她脸上,乍一看有些吓人。
  胡秀儿观察贺雁秋的言行举止,觉得她不是个一般人。
  在宁乡城这种边关小城里出生长大的女子,能有自己的名字,还不是那种俗气简单的大花二丫三妞之类。
  可见她的出身挺好,家里对她也很看重,才会专门给她取个好听的名字。
  她的仪态虽然比不得云雁那种宫里调教出来的规范,但也不是那种土财主暴发户家只学了个皮毛的小家子气。
  胡秀儿猜测,贺雁秋可能是书香门第,或者官宦人家出身。
  那她肯定识字,胡秀儿试探着用木棍在地上写下一行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这是顾清晏教她练字时,让她临摹的诗文。
  写的时候累的手腕酸疼,觉得这种酸不拉几的诗文谁稀得看,可这个时候,她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这一句诗。
  被掳走这么久,她一直努力开解自己,不让自己气馁,不让自己胡思乱想。
  可失去了力气,又被毒哑了嗓子,前路茫茫,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去,她也免不了有些哀伤。
  当然最重要的是,试探要含蓄。
  老头没有暴露她的真实身份,在不确定贺雁秋是什么样的人之前,她也不会轻易自爆。
  贺雁秋她们虽然是大夏人,但是不容于家乡,选择来到蛮夷的地盘生存,显然是打算舍弃掉大夏人的身份。
  对于旁人来说,顾清晏是大英雄大功臣,对她们来说可不一定。
  顾清晏没有收复宁乡城之前,她们受尽苦楚,活得屈辱。
  顾清晏收复了宁乡城后,她们的处境并没有好转,不得不背井离乡跑到这种地方,过这种朝不保夕的苦日子。
  她们心里对顾清晏是感激,还是怨恨,胡秀儿也说不准。
  但老头既然敢把她一个留下,让贺雁秋她们看管,想来还是怨恨的可能更大。
  所以胡秀儿不能暴露身份,只能用老头给她编造的假身份,一个被拐卖为奴的可怜女人,去试探一二。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74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