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老大夫正在拔针的手一顿,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吭声。
顾清晏这才满意了,知道怕就好,别还没怎么着呢,就想当他师父,冲他说教了。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的唠叨,他不嫌烦,别人,就算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都不行。
“路老头,你准备一下,跟我出趟远门。”
顾清晏跳过询问这个环节,直接对路老大夫吩咐道。
路老大夫愣了片刻,气冲冲道,
“你这腿才刚刚好了一些,就又要出去乱跑。
别以为带着我就能万无一失,我又不是神仙,你——”
“你早就不想给我治腿了,我知道。
你跟着我跑一趟,等回来的时候,我把你留在宁乡城,放你去找你宝贝徒弟去。”
顾清晏直接打断路老大夫,抛出诱饵。
路老大夫立刻上钩,连忙改口道:
“行,一言为定,你这腿现在也算稳定了,出去跑跑散散心也好。”
说完,才想起来问,
“这一趟你要去哪儿?需要几天?我得提前把药材准备好。”
顾清晏看向窗外,笑的不怀好意,
“去接应长公主他们,大概十天,你照着十五天准备。
接上人后,可能还要把人送到封地,要耽搁几天。”
路老大夫惊呆了,他没听错吧?
顾清晏这个眼睛长在头顶,最是记仇,心眼比针鼻还小的家伙,居然要亲自去迎接长公主那群人?
顾清晏想好了,长公主既然那么不满意张六娘,扬言要禀报皇上。
那他为了表达歉意,不顾身上有伤,亲自迎接,她总该满意了吧?
她要是还不满意,那就任由她四处宣扬,亲自回京告御状,看看谁能为她主持公道。
想到长公主在信上对张六娘的百般指责,顾清晏眼中不由闪过一丝杀意。
打狗还要看主人呢,长公主就这么把屎盆子往张六娘身上扣,真当他跟朱承弘一样没脑子,好糊弄呢。
张六娘就算再蠢笨无知,也不会去勾搭朱承弘那个窝囊废。
十有八九是朱承弘对张六娘起了不轨之心,长公主怕他追究,干脆倒打一耙。
反正这种事很难查证,为了女子的名声,也不好大张旗鼓,闹的人尽皆知。
长公主是吃准了他会投鼠忌器,先倒打一耙,让他吃了这个哑巴亏。
真是想得美!
至于长公主在信里说张六娘逃跑一事,顾清晏倒是不怎么担心。
以张六娘那个脑子,危难时刻,她能去求助的人无非就是他和胡秀儿。
他这边,张六娘估计没那么信任他,又怕被他责罚,十有八九不敢来。
那就只有去投奔胡秀儿了,事发地离宁乡城也不算远,快马加鞭三天就能赶到。
女子护卫队虽然打仗不行,但是保护一个张六娘,平安到达宁乡城,应该问题不大。
要是张六娘出事后就去投奔胡秀儿,胡秀儿第一时间就给他写信的话,他差不多也该收到了。
正盘算着,门外响起护卫禀报,来信了。
一打开,果然是胡秀儿寄来的。
字迹有些潦草,一看就是匆忙中写下的,还有些气恼。
把张六娘为何会过去投奔的缘由说了一通,然后就是骂朱承弘,骂长公主,骂李宝珠,最后骂他。
嫌他安排的不妥当,不应该把张六娘派去接应长公主她们。
还问他张六娘要是真出了事,他会不会后悔,会不会觉得对不住张老将军。
看的顾清晏不由直揉鼻尖,他也没想到朱承弘会那么没脑子,居然会对张六娘下药用强啊。
他知道朱承弘好色,可问题是张六娘又不是什么绝色美人,也不符合京城权贵子弟的喜好。
谁能想到朱承弘那么饥不择食,使出这么下作的手段。
不过也确实是他安排不周全,他该派个暗卫贴身保护张六娘的,毕竟是张老将军临终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孙女,他还是应该多照顾一些。
想到此,顾清晏觉得去见胡秀儿之前,他得少吃一点,把自己饿瘦一点。
这样显得比较可怜,她看了可能会心软,会不忍心再骂他。
官道上,风卷沙走,黄土漫天。
长公主靠坐在车厢内,有气无力地翻看着刚收到的朝廷邸报。
开春之后先是豫州大旱,接着南方发洪水,北方战乱。
入夏之后豫州可算是下雨了,不曾想下起来没完没了,河水决堤,一泻千里。
而一向多雨的南方却破天荒不下雨了,闹起了旱灾。
朝廷赈灾都赈不过来,皇上下旨要以身作则,率先开源节流,缩减宫廷支出,号召群臣百官响应。
贺玄告老还乡的折子,皇上准了,却没有钦点新的兵部尚书,引得京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一同上本要告老还乡的还有户部尚书,皇上也准了。
已经钦点了新的户部尚书,正是来西北运送粮草立下大功的程淮南。
同程淮南一起运送粮草的官员都受到了重用,余户被调入刑部,宋瑜入了户部。
皇上还提拔了不少年轻官员进入六部,大有整顿六部的架势,引得一帮老臣惶惶不可终日.......
长公主放下邸报,不屑地撇了撇嘴角。
皇上没了太子掣肘,做事越发随心所欲了。
只可惜他就没有那个帝王命,自从登上皇位,天灾人祸从不间断,就算西北有顾清晏给他守着。
其他地方不断受灾,流民成患,国库空虚,他以为光靠提拔年轻官员,就能改变这一切?
真是痴人说梦。
若是没有顾清晏这个镇山石,他那个皇位早就坐不稳当了。
同样的,只要能把顾清晏收为己用,这天下之主,也不是不能换个人当当。
想到御医再三把脉,确认宝珠怀的肯定是个男胎,长公主心中就生出无限的希望来。
就算朱承弘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就算宝珠被他迷住了心窍,就算眼下困难重重,只要她有了皇长孙,就有翻盘的机会。
事情还没有到最糟糕的那一步,她不能就此倒下。
终有一日,她要带着皇长孙杀回京城去,她要让世人看看,她,才是大夏第一长公主!
长公主重新鼓起了斗志,正要命人给她梳妆,贴身大宫女呈上一封信。
居然是顾清晏给她的回信,不仅没有追究张六娘误伤她,私自逃跑一事,还要亲自过来接应他们。
长公主忍不住把信又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是顾清晏的笔迹,也是他行文的风格,确实是他写的没错。
可问题是,像顾清晏那么睚眦必报的人,怎么会一点也不追究张六娘的事,还这么好心要主动过来接应他们?
难不成他其实是早就看张六娘不顺眼,故意把她派来,想借他们的手,收拾张六娘?
但问题是,世人皆知,张老将军对他有栽培之恩,辅助之情,他对张老将军也一向敬重的很。
怎么会对张六娘不管不问?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还是顾清晏只是想换个方式报复回去,过来接应其实别有目的?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6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