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屠户之女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挪走功名旗

  “草民立刻命人挖了,送回宋瑜大人原籍。”
  孙泉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做出了决定。
  这位可是勇冠侯啊,皇上的亲外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战神一样的人物。
  但凡多犹豫一秒,都是对权势的不尊重。
  顾清晏很满意,胡秀儿很无语。
  再这么折腾下去,庆云县知县都要过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
  顾清晏跟孙泉这边话还没说完,就有村民嚷嚷着跑进院子,
  “县太爷来了,县太爷骑马过来了!”
  孙泉心里一哆嗦,忍不住偷瞄了顾清晏一眼。
  见顾清晏不动如山,面色不变,不由松了口气。
  按照常理,他一个里正要挪动功名旗,肯定要提前跟县衙打好招呼,征得县太爷的同意。
  毕竟这可是状元老爷的功名旗,状元可是整个大夏所有考生中的头名,三年才出一个的人物,落在他们清河村庆云县这个小地方,简直是撞了大运。
  县太爷没把宋状元的功名旗安在县衙门口就不错了,还能让他们清河村保留,那都是看在状元老爷的面子上。
  但是再厉害的状元,跟勇冠侯比起来,也不够看。
  孙泉就算再拎不清也知道,勇冠侯是何等尊贵的人物,别说一个宋瑜,就算十个宋瑜绑在一起,那也不是一个份量。
  所以在顾清晏指出功名旗的问题后,孙泉就当机立断,表示要挪功名旗。
  他原本的打算是先应承下来,再去找县太爷商量,哪怕赔着笑脸低三下四当孙子,也得把这事儿给办成了。
  不成想,县太爷这么快就过来了。
  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孙泉这心里,难免有些慌乱。
  可偷瞄一眼,见顾清晏这么淡定,孙泉不由又恢复了冷静。
  天塌了个高的顶着,有小侯爷坐镇,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以后到底是他讨好县太爷,还是县太爷讨好他们清河村,那还两说呢。
  老六媳妇可亲口跟他说的,侯爷跟她拱手行礼,自称是秀儿夫君,还唤了她一声伯娘。
  只要小侯爷愿意认下他们清河村女婿这个身份,他这个清河村里正,以后腰杆子那想多硬就能有多硬。
  这么一想,孙泉本来弯着的腰,不由直起了几分。
  板起脸大声呵斥围堵在院门外的村民,让他们不要都堵在这儿,更不要大声嚷嚷,免得惊扰贵人。
  可话没说完,就又有人嚷嚷着跑过来,说又来人了。
  孙泉气的不行,刚要发火,见跑来的是自己亲侄子,便没好气喝道:
  “小声些,谁又来了?”
  “不知道啊,我就看见来了好几辆马车,马车旁还跟着小厮啥的,肯定是大户人家,不一般。”
  孙九憨憨回道。
  孙泉没好气瞪了傻侄子一眼,压低声音骂道:
  “没见识的东西,几辆马车算个球,知道里面屋里坐的是谁不?
  知道小侯爷是多大的官不?
  只要没小侯爷位高权重的,都不算啥大人物,你们都给我悄默声的,别吵吵了,听见没?”
  说完,孙泉忙走回去,随时准备着伺候。
  孙九挠了挠头,问旁边村民,
  “你们知道小侯爷是多大的官不?”
  村民摇头的摇头,挠头的挠头。
  听戏文里唱的,侯爷啥的都很厉害,但到底是多大的官,几品啥的,他们还真不知道。
  有人猜应该跟一品差不多,有人说肯定比一品高,还有人嚷嚷小侯爷可是皇上亲外甥........
  一时间七嘴八舌,说个没完,声音都传到屋里来了。
  把刚走进屋的孙泉弄了个没脸,有心出去再呵斥一番,又怕自己来回跑动失态。
  只能恨得牙痒痒,暗暗记下那些嗓门最高的,等事情办完,再好好跟他们清算。
  胡秀儿也听见了院外的动静,斜睨了顾清晏一眼,压低声音问,
  “你搞出这么大动静,准备怎么收场?”
  “不用理会,些许小事,自有别人操心,夫人莫要担忧。”
  顾清晏说着,慢条斯理抿了口茶,然后被过于粗糙涩口的乡野粗茶,给呛到了。
  慌的孙泉不知道该干啥,只能跑去把负责烧水泡茶的几个妇人教训了一通,让她们赶紧去他家拿最好的茶叶来,重新泡一壶。
  胡秀儿见顾清晏咳的俊脸通红,却一点也不同情他,他这都是自作自受,活该。
  跑到这种乡下小地方,还要摆小侯爷的威风,也不看看这里有没有那些能让你支棱起来的环境。
  顾清晏这边咳的停不下来,庆云县知县李志远那头,也没比他好受到哪儿去。
  李志远发誓,这是他这辈子骑马骑的最疯狂的一次。
  几乎是一收到消息,他就翻身上马往清河村赶,生怕迟一步,自己这辈子就要在庆云知县的位置上干到死。
  只是他一个文官,从没骑马快行过,突然这么骑马狂奔,在路上的时候还不觉得怎样。
  等到了地方,下马的时候,李志远只觉得自己的骨头都要被颠散架了。
  被衙役们左右搀扶着,好不容易从马背上爬下来。
  顾不得腿软脚麻,李志远赶忙踉踉跄跄往屋里走,刚迈过门槛,就往顾清晏和胡秀儿面前,扑通跪下,磕头行大礼。
  看到这一幕,胡秀儿不由眉头紧皱。
  按理说李志远作为地方父母官,没必要对他们行如此大礼。
  顾清晏虽然是皇亲,但在西北的身份更多的还是西北军主帅,是武将的最高级别。
  比李志远一个小知县肯定要高很多,但文官和武将毕竟不是一个体系,不管是依据朝廷律法,还是上下级惯例。
  李志远都没有必要向顾清晏下跪。
  至于胡秀儿,那就更没有必要的。
  她的受封仪式还没举行,现在只能算是暂代宁乡城守将,就算真的当了宁乡城守将,成了从三品云麾将军。
  那也只是个普通武将,跟李志远这种文官,根本不搭界。
  李志远跪她,主要还是因为顾清晏,顾清晏来清河村,是以她夫君的身份。
  为了巴结顾清晏,李志远真是把文人骨气扔了个一干二净。
  却不知,越是这样,顾清晏这个眼高于顶的家伙,会越发看不上他。
  果然,顾清晏只是微微抬了抬手,让李志远起身,连同他寒暄的意思都没有,就直接冲孙泉使了个眼色。
  孙泉忙上前,用商量的语气跟李志远说了要挪动功名旗的事。
  李志远立刻表示都是自己疏忽大意,才会在没查证实情的情况下,就让人把宋瑜的功名旗立在了清河村。
  为了弥补过错,他愿意自掏腰包,雇镖局把功名旗给宋状元送回原籍。
  同时在清河村村口立一座石牌楼,命人立碑书写下胡秀儿的功绩,好让后世瞻仰。
  胡秀儿一听这话,立刻就要拒绝。
  在她的印象中,能够立碑撰文的都得是大人物,她不过是打了场仗,不至于这么夸张。
  顾清晏却很满意,这才是胡秀儿在故乡应该享有的尊荣。
  但身处高位的人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意见,免得被人诟病,所以顾清晏只是轻飘飘夸了李志远一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李知县有心了。”

(https://www.biquya.cc/id178365/296356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