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沈知韵早早地就将沈家人喊起来,昨日已经安排好岗位她的一律不管。
“你们中可有精通账房的?”
这群沈家人在沈知韵眼中都是她手中的员工,不是亲人。
因为她知道将这群人看作亲人,有些人只会得寸进尺。
大家都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没有人会吗?”
底下一片寂静,场面有一些尴尬。
“我曾学过,但不精通。”
沈知韵看着唯唯诺诺举手的女子,是三房的庶出女儿沈芊芊。
“那你今日跟着管家在家中清点。其余人跟着我走吧。”
其他人见状要出去,他们可不想出去受苦受累。
“知韵啊!我也会,要不我留在府中帮管家清点?”
“知韵,我也会。”
“以前家中不少铺子都是我在打理,我留下来吧。”
几个人为了留在府中,争论地面红耳赤的。
沈芊芊紧张地站在一旁,从前她在沈家就是不受宠的小透明,现在她也不敢出声。
沈知韵自然清楚这些人的小心思,冷不住冷笑。
难怪沈家出事后会到这个地步,每个人都只顾及自身的利益,这样的家族怎么可能走得长远。
沈知韵沉下脸来,身上散发出上位者的气势。
她微眯着眸子,盯着争论的几位长辈。
“看来几位的精神不错啊!正好修建城墙需要人,不如留着力气去修城墙?”
几人一听更加激动了。
“那怎么行?我们可是你的长辈,有你这么苛待长辈的吗?”
“就是!若是让天下人知道你苛待长辈,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你。”
“看你怎么敢!!!”
……
几人笃定她为了面子,不会真的将她们送去修建城墙。
沈知韵睥睨地扫过几人,冷哼一声,“长辈?在这平嘉城,只有为城出力之人,没有只享清闲的长辈。既然几位如此不情愿听从安排,那便休怪我无情。来人,将他们送去修城墙!”
几位长辈顿时傻眼,没想到沈知韵真敢这么做。
“知韵,你不能这么对我们,我们知错了,一切都听你的安排。”
“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沈知韵不为所动,她知道想要彻底让这群人听从安排,必须杀鸡儆猴。
“现在知道错了?晚了!带走!”
其他没有说话的人心中不忍,“知韵,念在他们第一次犯错就饶恕过他们一次吧!”
“是啊!虽然他们平时爱计较,但他们心地还是不错的,毕竟是一家,打断骨头连着筋。”
士兵们上前,不顾他们的挣扎,强行压着几人。
“沈知韵,我们错了。我不要去修城墙。”
“我真的知道错了。”
这一刻,他们是真的怕了。
他们一直以为昨天是因为上官晋的要求,沈知韵才会如此对待他们。
如今看来,他们若是不能乖乖听话,沈知韵就会把他们收拾得明明白白。
沈知韵挥了挥手,示意家丁放开几人。
沈知韵看向沈芊芊,“你过来。”
沈芊芊小心翼翼地来到沈知韵的面前。
“好好做事,只要用心,不会亏待你。”
沈芊芊点头,眼眶中带着泪花。
她以为又会像在沈家一般,将这样的机会让给其他人。
但沈知韵没有,她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地听从沈知韵安排。
“多谢知韵姐姐。”
管家带着沈芊芊离开。
其他人见状,都噤若寒蝉,不敢再有异议。
“走吧。”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离开将军府。
昨日沈知道办理手续时,她有一些印象。
但还需要实地考察一番,空下来的铺子该做什么营生。
她带着人浩浩荡荡地在街上逛了快两个时辰,沈家人在后面已经精神萎靡了。
都忍不住想沈知韵的体力怎么这么好。
沈知韵瞧着他们确实走不动了。
在街边的茶铺直接坐下,茶铺的老板十分地热情。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
“客官,一碗茶水一文钱,还需要点其他的吗?”
“一人一碗茶水,其他的不用。”
沈知韵一路走下来,已经有了了解。
她想看看沈家人有没有适合经商的人,若果有也可以培养一番。
“对于看过的铺面你们有什么看法?”
沈知韵的话音落下,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开口。
过了一会儿,一个沈家子弟壮着胆子说道,“知韵姐,我觉得有些铺子位置太偏,不适合做热门的生意。”
沈知韵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可以开些成本低、需求稳定的小店,比如杂货铺。”
“我觉得靠近城门的那家铺子可以开个驿站,来往行人多,生意应该不错。”
沈知韵认真听着,心中暗自评估着他们的想法。
“知韵,我觉得我们可以结合平嘉城的特色,开一些与众不同的店铺,比如打造本地特产的专卖店。”
沈知韵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错,继续说。”
沈涛受到鼓励,接着说道,“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推出相应的商品,吸引更多顾客。”
沈知韵满意地点点头,“大家说得都有一定道理。但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要考虑长远。”
他们说的都没有错,沈知韵也说了说自己的看法。
以后她和徐晋言离开后,也希望沈家人能过得不错。
众人都竖起耳朵听着。
“比如开驿站,不仅要服务好,还要与周边的商户合作,提供更多便利。特产专卖店,要保证品质和特色,打出品牌。”
品牌?
沈家人不懂了。
沈家人听得入神,仿佛打开了新的思路。
“品牌是什么?”
沈知韵想了想,开口解释道,“品牌就是让人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它的也是什么,让人相信得东西。”
沈家人点点头,“哦,我知道了,就像京都的福满楼,在很多地方都有,达官贵人都喜欢去。”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紧接着沈知韵话锋一转,“但,目前平嘉城属于特殊时期,我们需要特殊对待。”
“药铺,米铺,这些都是百姓生活的问题,必须保障。”
众人觉得沈知韵说的十分在理。
这一天,他们跟在沈知韵后面学习到了不少知识。
甚至从心里佩服沈知韵。
原对她的不满都化为虚有。
(https://www.biquya.cc/id178328/296673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