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得又热又爽。
吃完后,姜瑶背靠着墙仰头看星空,左手冰棍,右手蒲扇。
鼻息间有火锅的味道,还有艾草燃烧后的清香。
说实话,冰棍不怎么好吃。他们这里能买到的冰棍就是一根乳白色偏透明的长条冰块,外面裹一张包装纸,纸上印着冰棍名称、配料和生产厂商。
配料只写了糖、盐和水,可想而知,冰棍的味道得多质朴。
不过,刚吃了顿热辣的火锅,这时来一支冒着凉气的冰棍,也不在意是什么味道了。
歇了半个小时,姜父收拾残局,沈建业去洗碗。
姜瑶和姜母把院子里烧剩下的艾草归拢成一堆,充当凳子的砖头踢到墙角,又围着艾草说起随军的事情。
主要是姜母说,从四季穿衣吃饭说到邻里关系。
姜瑶认真听着,没有一丝不耐。等另外两人出来,被叮嘱的对象又多了个沈建业。
姜母到底是担心女儿,明里暗里让沈建业在家的时候多给姜瑶搭把手,有事不要吵架更不要打架,儿子没了,他们老两口现在就剩这个女儿了云云。
看着沈建业连连点头答应,姜瑶侧脸去看姜母,心里复杂,忍不住用蒲扇掩住自己发红的眼眶。
半晌,姜瑶扯出一张笑脸,道:“妈,你就别担心了。我本事大着呢,能照顾好自己,也不会让自己受委屈。”
姜母嘴唇哆嗦,忽然说不出话来。
事实上,有那么些时刻,她是后悔的,后悔没有反对女儿随军,后悔让女儿嫁人。
最终,她只能拉着姜瑶的手,迟迟不愿放开。
姜父和沈建业九点多回了姜家。
母女俩一夜无话。
第二天,再一次检查过行礼,吃过饭,姜父姜母送女儿女婿到了火车站。
这时的火车站很小,也很简陋。进站送人还要买站台票,可这回姜母却一点也不心疼钱。
二老一路念叨着,让他们夫妻路上小心,注意好钱和行李,在车上别到处乱走等等。
直到长长的汽笛声从远及近,一辆绿皮火车开过来。
姜父姜母抢过姜瑶手里的行礼,把她送进车厢。
沈建业买了一张卧铺票,一张坐票。
姜母问座位的时候才得知,又是感慨又是难过的念叨了一句:“你这孩子……”
沈建业却颇为尴尬,没吭声把两箱行礼塞到了卧铺的床底下,另外两包行礼被姜瑶放到了铺位上。
卧铺里已经有四名乘客了,见到他们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说话。
“就别过去了吧……晚上在这里挤一挤……”姜母低声道,“而且瑶瑶一个人……外头那个座位能坐吧?”
“能。”沈建业道,“我晚上就在这陪着瑶瑶,您别担心。”
姜母满意的点点头,姜瑶没发表意见。
汽笛声再次响起,火车逐渐加速,姜瑶打开窗户挥手告别父母。
如同她当年孤注一掷离开家乡,如今她又一次北上,去追寻一个尚未可知的未来。
一夜又一天,日暮降临,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来接他们的是沈建业的战友,对方开了一辆三轮汽车。
“老沈——”
沈建业提着行礼,和姜瑶走过去,“听见了。”然后向两人介绍了对方,“这是王超,我战友;这是姜瑶……”
“我知道我知道,你媳妇儿姜瑶,大家早知道了。”王超从三轮车上跳下来,“嫂子好啊!路上辛苦了!”
“没事,是他比较辛苦,一路上都没睡。”姜瑶客观道。
“咳!该让他辛苦辛苦,嫂子你是不知道他训练起其他人是什么模样,简直恨不得把人往死里练……”
“闭嘴吧你,说得好像你多温柔一样。”沈建业把行礼堆到三轮车里,跳进车斗伸手想拉姜瑶。
后者假装没看见,腿一迈自己爬了上去。
沈建业伸出的手扶到了三轮车的沿儿上,咳嗽一声催促道:“开车开车,早点回去,明天还有事呢。”
“对对,是得快点,借的食堂的三轮车,晚了食堂没人了!”
(https://www.biquya.cc/id178265/567931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