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学校放假到什么时候啊?开学后厂子能顾得过来吗?那什么财经都学些啥?……”
姜母攒了一肚子的话,一开口恨不得把姜瑶每天吃什么都问一遍。
后者一一回复,又返过去询问父母在家乡的生活。
父母心疼女儿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女儿难过不能待在父母身边。
说着说着,双双开始抹眼泪。
沈建业回到家,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幅场景。
三双朦胧的泪眼齐齐看过来,把他看得一愣。
“妈,爸,瑶瑶。”回过神打完招呼,沈建业又道,“我去做饭,你们有什么想吃的吗?鸡鸭鱼我昨天都买了。”
“这么晚了,随便吃点吧,咱们一家不讲究那么多。”姜父起身,抹了把眼睛走到女婿跟前,“我和你妈还带了些吃的来,也给热上。”
沈建业点头,和姜父走进厨房准备晚饭。
五花八门的家乡特产上桌,姜瑶看得想笑又想哭,“大老远带这些干嘛啊,也不嫌重。”
“重什么,火车拉又不是我们拉。”姜母强词夺理,把一块家乡小点心塞女儿手里,“快趁热吃。”
姜瑶勾起嘴角,咬了一口点心,红枣和糯米在口中化开,心里又甜又酸。
吃完饭,一家四口又聊了好久,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大清早,姜瑶睁开眼,忽然有些分不清昨晚究竟是做梦还是现实。
走出卧室看到客厅多出来的东西,她终于松了口气,心情变得雀跃不已。回房间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窗台上明显新堆的小雪猪,还有旁边前几只小猪留下的印迹,笑容满面的收拾床铺。
也不知道这人哪儿学的浪漫,只要她在家,就清早锻炼的时候顺便捏着小猪摆在窗台。亏得天气冷,雪不容易化,还真能让他经常这么玩。
这么想着,大门口传来动静。
锻炼的沈建业回来了。
“你捏的小猪越来越可爱了。”姜瑶压低声音道。
“没事就练了练。”沈建业笑,“今天腊月二十八,是不是要蒸馒头那些?前两天我把年货都买回来了。”
“嗯,我等会儿把面和好,醒到晚上就能蒸了。”姜瑶看了眼墙上的钟表,“我去做早饭。”
“我陪你一起。”沈建业抓紧时间贴贴。
估计姜父姜母长时间乘坐火车还是累到了,直到两人吃完早饭,沈建业去部队也没起来。
姜瑶把饭放锅里热着,便开始和面做炸货,顺便还想好了中午的菜单——炸串。
沈建业准备的食材很丰富,而且万物皆可油炸!
不过考虑到父母的健康问题,她又另外做了准备。
今年周舟两口子要回父母家过年,虽然家就在本市,但也被催了好几次早点回去,所以中午周舟只来得及和姜父姜母打了个招呼,就独自带着大包小包溜了。孙天除夕那天回去。
说起这两口子和姜瑶夫妻俩关系好,姜母就主动提议让孙天晚上过来一起吃饭。
结果没提前说,孙天当晚在部队食堂解决的晚饭,他回来接到邀请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架不住姜家父母过于热情,又劝说也就明天晚上一顿,能有什么过意不去的,这才答应下来。
这个年因为有父母在,姜瑶几次被赶出厨房,甚至赶出家门。她表示抗议,却听姜母云:我们在家也得打扫,也得准备吃食。你又上学又上班一年都歇不了几天,趁着这功夫就多休息休息,或者出去瞎逛逛串串门都行。
然后就被塞了姜母亲手织的新围巾新手套关在了门外。
想了想,姜瑶无奈的往郑佳家走去。郑佳去年回了娘家,今年就没再回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了穿越来最高兴的一个新年,在家休息到大年初五,姜父姜母这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家里的生意还关系着不少人呢。
依依不舍的送走父母,姜瑶也得准备两天后的开学。
而这之前,她还得去厂里一趟。
工厂初四就开工了,好在年前就做好了计划,而且有苏达杨梅在,才能让她多休息两天。毕竟一旦开学,姜瑶就不止要忙工作了。
带来些家乡特产到厂里,一部分送给苏达,一部分分给员工。办公室的椅子还没坐热,杨梅就带来一个坏消息。
年前谈好的,对方说年后走完流程就盖章的一笔订单忽然要取消了。
(https://www.biquya.cc/id178265/567930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