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辣妻人人爱 > 第45章

三天后,后院的坑已经挖好了。

欣儿将郑玉和郑琴背回来的烂草、烂树叶子和着挖出来的泥土与这几天攒下的鸡猪粪便一起拌了拌扔进了坑里,洒上水盖上草席子,这蚯蚓池子就算做好了。

荒地利用租来的官牛也都开好了,用挖回来的河泥翻过,刚开出来的地还是有些瘦,但愿能多产出些粮食才好。

欣儿这几天将浸好的种子,种了下去,李氏直担心种晚了。欣儿也没解释,等出苗了,再多施几次肥,今年就只能这样了。

水田那边撒了石灰消毒后,也灌了水养着。欣儿将水稻种子育上,过几天出苗后,水也养好了,就插秧养鱼。这几天晚上都会下一场小雨,虽然雨量很小,却帮了大忙。

现在每天早上,哥哥们要做的事就是挖蚯蚓,欣儿向大家解释了,这蚯蚓是用来喂鸡、喂猪的。家人也没怀疑。郑玉、郑琴姐妹现在早饭前也不用出去了,帮着照料荒地,割猪草。

这一晃,将近一个月了,秧也插了,鱼苗也从河里捞上来放养好,蚯蚓也适应了新环境,离李氏回娘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欣儿这段日子也过的很有规律,每天去山上的那个水潭里找芜萍喂鱼,顺便采草药炮制,下午抄书,晚上用小窑烧竹炭,把从之前的竹屋拆下来的竹子全烧成了竹炭(这烧炭的理论,是之前在书上看到的。从没试过,浪费了好多才总算成功了。这要是再不成功,这一个屋子的竹子还不够她试手的。)。

每天都要忙到子时,才会休息。郑二郎和李氏心痛小女儿,劝了欣儿很多次,欣儿都说只这一个月这样,下个月就不这样忙了。

三天后,郑二郎和李氏就要起程了,晚上大家都聚到堂屋聊天。

“娘,姥爷身体不好,是生病了吗?”欣儿关心的问了一句。

“是啊,你姥爷一到换季的时候,就喘的利害,有时咳的凶了,连觉都睡不着。”听李氏这么说,姥爷得的可能是哮喘。

这个病可大可小,只是姥爷上了年纪,这个时代这个病还没有良药,是要遭罪的。

“娘,我对这个病有些了解,等明个去趟县里的‘回春堂’配些药,你给姥爷带上,每次换季前半个月,开始服药,一天三次,连吃一个月,这换季时就不难受了。”欣儿可是看过《本草纲目》的,这点病可难不倒她。

“真的,你姥爷的病真的能治好。”李氏激动的拉着小女儿的胳膊。

这手劲可不小,痛的欣儿直皱眉,“娘,你先别激动,这个病不能去根,只能养着。”欣儿虽然对这病有所了解,但她没把握治好,只是能减缓病证。

李氏也知道自己把小女儿捏疼了,带着歉意的说,“欣儿,娘把你捏痛了吧,给娘看看。”

“娘,没事,你看。”欣儿动了动胳膊。

“还有件事,娘你劝劝姥爷、舅舅们,一定要送表哥们去读书。”欣儿想着这事还是早些和李氏商量,也好拿个主意。

“哪是不想送啊,你几个舅舅家都是男娃子,这哪有钱都送去。”李氏也知道娘家活的不容易。

“娘,这束修银我已经准备好了,走时你带上,以后每年的束修银都由我们出。”将想法和李氏说了。

“这不行,这钱都是你赚来养家的,你姥爷他们也不会同意的。”李氏刚听时也动了心,但一想到陈氏来要过束修她们都没给,这她娘家一下子送四个孩子读书,怕郑二郎有啥想法。

郑二郎也知道李氏的顾及,“和儿娘,咱爹娘、舅哥嫂子们都对咱一直很照顾,欣儿有心你就答应吧。”

听郑二郎这么说,李氏更加感动了。这个男人是真的把她娘家人当亲人看的。

看着李氏又要流泪,郑玉插了一句,“娘,这次你回去,别急着往回赶,多住些日子。家里有我呢,有事我会找人帮忙。”

郑和也附合,“是啊,娘,现在春耕也过了,田里的事也不多,要是姥爷身体还可以,就把姥爷老娘接来住段日子吧。”

看着眼前懂事的儿女,爱她的丈夫,李氏再也忍不住了,用手捂着脸,哭的更大声了。

这没劝好,还劝哭了,家里人赶忙哄着。

第二天一早,送郑和进学堂后,欣儿就进了县城。

到“回春堂”时,知道冯掌柜的这几天因家里有事没在。

欣儿也没有药材卖,就找了阿七按她的方子直接拿了药。拿药时,欣儿突然想到,要是姥爷的病很重,这些个药可就帮不上什么忙了,还是准备些重药(重药多为虎狼之药,都是以毒攻毒的,不到万不得已可不能用。)这应急的药回去后是要制成粉状的,也都是些好药,价格也就不便宜,幸好郑二郎要看着骡车没进来,不然看到欣儿拿了二十两的药,又要担心了。

出了“回春堂”去了趟首饰铺,买了一支玉镯,质地普通,但是欣儿前世就喜欢祖母绿,既然价格也不贵,仅花了五两,这是要送给姥娘的,请伙计找了个盒子包好。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1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