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端午,夏季也就近了,这段时间以来,欣儿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县城买到了一整块黄花梨木木材,那可是做雕刻最好的材料,在现代已经绝种了。
欣儿将木料分别做了七个首饰盒,首饰盒是按照梅花、木兰、菊花、牡丹、樱花、石榴、葡萄的样式设计的,里面的饰品搭配盒子的花样分别做了两支发簪,一把梳子、二对耳环、一条手环和一条项链。这些做好后,这块木料也所省无几了。将做好的东西装箱藏入了地窖。
首饰盒的制作,花了欣儿一整个月的时间,在这之后,才有空进山,意外的挖到了一些高岭土,虽然数量不多,还是做了两套白瓷茶具。也都藏于地窖中。
家里的事刚忙完,就进ru了盛夏,至进ru盛夏后这兰陵县连着一个月一滴雨都没下。随着皇榜张出,才知不止兰陵一个县如此,齐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下雨,皇上一连三天祭天求雨。
要求所有租官田的农户加紧灌溉,全力保住官田。
欣儿每天上山查看山中水源情况,发现小溪已经干了,水潭的水位也下降了,挖着地下的泥土,一丈有余才见湿润泥土。又观察了一下山里的植被和动物,很确定今年将有大旱。干旱后必有蝗灾,如再不下雨是要颗粒无收的。
郑二郎注意到,这段日子,自己这个小女儿心事重重,饭也吃的极少,明显消瘦了,开始以为是天气太热,但这几日更是早出晚归,就在晚饭时问了一句。
“欣儿,可是有什么心事?”
“爹,这县里已经张皇榜求雨,这齐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欣儿也想借此机会和家人商量一下。
“是啊,这老天真是不开眼啊,今年的收成可怎么办?这还有徭役?”李氏也很是担心。
“娘别担心,这不只我们一家不好,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官府会免徭役的。”其实欣儿也没有把握,记得前世历史书上记载,这位文宣帝刚称帝时还算个好皇帝,后期可成了一名晕君,也不知能否考虑老百姓的死活。但也不想让家人担心,只能假意安慰。
“爹,我们家院子里的粮食一定要保下,明天你和哥哥们在家里打井,不论多深,一定要打出水,一口不行,就打两口,要不然等旱情越来越重时,人吃水都会成问题,还要挖个水窖存水,供牲畜饮用。”欣儿担心家里和田地里的用水。
“这挖井爹会,可这水窖,爹连听都没听过?”郑二郎也知这是大事,可他没干过,也不知如何做。
“等干活时,我再与爹细说。家里有水井、有水窖的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否则真到了无水时,会出现抢水的可能。”
“还有,按现在的情况,这官田想全部都能收上粮食,已经不可能了,我已经让柱子他们先保二十亩的官田,如果再有一个月不下雨,可能保下二十亩也有问题,就只能保十亩,其它的只能放弃了。这样至少保下来的这些,收成会和往年一样,应该够交徭役,就算差些,也不会太多。家里产的全部留下存着自己吃。”欣儿细算过,大面积的灌溉已经不可能了,那一定会减产或绝收,不如保住一部分的粮田,这样将损失降到最小。
“小妹,这要是官府今年仍是和往年一样交徭役,那怎么办?”郑和读了些书,眼界开阔了,也了解了一些朝廷和官府里的事情。
“那么咱就从现在开始存粮,哥哥们明天沐休就和爹一起进乡买粮,不要粳米,只买杂粮、粟米、菽、黍、稷,这粮不能天天买,每隔个几天买上一次,这样才不让人起疑。”欣儿也怕万一院子里的粮保不住,还是先存些保险。
“欣儿,最近的粮食也长了不少。家里的银钱可够用。”李氏近日也常去乡里卖鸡蛋,所以对粮价很是清楚。
家里三十只鸡,六只公鸡,二十四只母鸡,每天都能产蛋二十多枚,这比一般人家的鸡产的多了很多,而且家里产的鸡蛋,个头都很大,特别好卖,一般只要摆出来,半个时辰就能卖光。可光靠这些卖鸡蛋的钱,想买粮还是不够的。
“娘别担心,家里有银钱。爹先拿五十两,明天都用来买粮。”欣儿将事先准备好的银子给了郑二郎。
“爹,这些是我和二妹的。”郑玉、郑琴也拿出平时绣东西攒下的。
“大姐,这个你先收回去,家里所有的开销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个留着防身。”欣儿将钱塞回了郑玉、郑琴的怀里。
“小妹,这是我和大姐的心意。”郑琴也想为家里出份力。
“我知道姐姐们都是为了这个家好,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家里真的缺银子时,小妹一定不和姐姐们客气。”欣儿劝了一句。
“还有爹要注意,不要在一家买粮,买好后不要多在外停留,这有了旱情,流民、灾民就会增多,有可能会出现抢粮的,如果真的发生危险,爹千万不要强守,就让他们抢去,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欣儿最担心的就是难民多了,人心就会思变,到时就危险了。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