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小年前一天,欣儿带着准备好的年礼,向何家村出发了。
院子已经盖好了,最前面的一进院子里,东跨院已经盖起来了,还起了两排耳房。这门窗都安上了。耳房做了柴房、仓房、灶房和净房。
欣儿看了一圈很是满意,让丁师傅将所有人叫到了院子里。
“大部分的人还都不认识我,我姓郑,你们可以叫我郑姑娘,这个院子是我帮人建的。”看着周围人吃惊的脸色,欣儿接着说,“你们不用吃惊。这院子建的极好,为了感谢大家,我这里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节礼,今年旱灾严重,我这就不给银钱了。”看着这句话一出,有些人露出了失望的眼神,但像柱子他们,以前就帮着郑欣儿干过活的,知道一定有更好的东西送给他们,所以他们都期待欣儿接下来的话。“这年礼就每人分五斤杂粮,一条熏鱼。希望你们出了正月再回来加把劲早日完工。”
工匠们一下子沸腾了,这粮食现在可是最贵的东西了,鱼就更不用想了,根本是有钱人也吃不到的东西。
有些人激动的直接坐在地上哭了起来。还有些抱在一起不知在说些什么?
“一人再分上二个鸡蛋给家里人补补身子,我这家里也不多,分的少了些,各位别介意。”
“东家说哪儿的话,这可不少,太多了。”柱子忙着出声。
“对,柱子兄弟说的对,东家放心,过了正月,咱一定好好干。”这些都是些实诚人,这东家对他们有恩,他们一定好好干。
东西给各人分完了,欣儿请丁师傅、程师傅借一步说话,“丁师傅、程师傅,我这院子交给您二位我这心里踏实多了,这些是你们的节礼,五斤粳米、五斤白面、二斤熏猪肉、二条熏鱼。这银钱我也就不给了,您二位看这样可成?”
“欣儿,这,让我说啥好,你放心,我一定在谷雨前将屋子盖好。”丁师傅一听还有粳米、白面早高兴的话都说不清了。这些东西,现在有银钱也买不到的。
程师傅平时就不是个多话的人,这会儿更是不会说话了,只抱着东西傻笑。
看着众人都欢天喜地的又跑去干活了,欣儿叫来柱子和之前给她家种地的几人。这些人经过长期观察,欣儿还是相信他们的。
“你们家里这些日子过的可好?有啥困难没有?”
“郑姑娘,今年大旱,家里连口水都要喝不上了,哪还能好,要不是在您这儿还能吃上一口,还能得些工钱,早饿死了。”其中一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小伙子说着。
“我明人不说暗话,我想让你们成为我家的佃客?”说完看了看他们的表情,有些吃惊的,有些却露出高兴的表情。
“我也不多说,只有一句话,跟着我郑欣儿的,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绝不饿着你们。我还可以保证只要你们忠心,好好干活,我决不买卖你们,但你们及你们的家人都要签卖身契,而且十年内不许自赎,十年后的想自赎的,自赎银是二两,永不涨价。你们只要保证不会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关于我的一切,和这院子里的一切说出去,否则将连坐,犯事之人还将以命抵之。如果愿意,明天带着你的家人和所有家当,就搬到这新院子里来住,如果不愿,我也不强求。”欣儿说完,扫了众人一眼,就打算离开了,想给他们时间好好想想。
“我愿意,能跟着您,是我和娘的福气。”柱子第一个开口。
“我也愿意。”“我愿意。”欣儿见这些人都愿意,这心里也有了底,要是这些人不愿意,她这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
“那你们明天就来吧。”欣儿看了众人一眼,将大门钥匙给了柱子一把。她怕明天自己来晚了,让这些人在外冻着。
“这一进东跨院已经盖好了,当时就是为你们准备的。你们一共五家,我不知你们还有多少家人,明天来了再分院子。今天我还有事,先回去了。”欣儿赶着车,回了郑家村。
第二日一早,欣儿先去乡里给这些佃客们买了布和棉花,再赶着车带着药和粮食、来到何家村,看着新院子的灶房起了烟,知道这些人应该有些已经搬进来了。
正好是柱子给她开的门。
“小姐来了。”柱子这一声,吓了欣儿一跳。她什么时候成了小姐了。
看了看自己四周,确定这个小姐指的就是自己,一阵无奈。
“柱子。”欣儿边往里走边说,“不要叫我小姐,这个我听不习惯。而且以后行事也不方便。你先叫人到东间院子里来吧。”
“大家都到齐了。你进去就能见着,早就在院子里侯着了。”
“小姐好。”欣儿刚进东跨院,这一院子的人,一口同声,吓了欣儿一跳。只得无奈的笑笑。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