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农家辣妻人人爱 > 第95章

今年水田里不能养鱼了,一是这鱼苗太难找,二是养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这旱情过重,水田里能保证有水已经很好了,哪还能保证水质。

但还是养了五十只鸡、三只猪,这家里的事就算全定下来了。而官田和去年一样,种上十亩杂粮。

出了正月,欣儿时不时的就去何家村一趟,不知是不是因为多了十三名佃客的原因,新院子盖的出奇的快,清明之前就盖好了,家具也搬了进去。

欣儿也没时间欣赏院子,找来柱子等人,将院子里的事分配了一下,也好早点开始春耕。

“我这屋子盖了三进大概有四十亩,这第一进作为外院,东院作为客房,西院就分给你们住。二进院子建了一间瓷窑,一间作坊(春米、制糖、加工番薯粉、苞谷粉、麦粉等)、一间制药房、最后一间是木雕作坊。这几个房间如果没有我的允许,平时不许人进入。”欣儿环视了众人一眼。

“是,五爷。”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身份,这样就好。

欣儿接着说,“这第三进院子作为内院,除了每天打扫的婶子们,其它人不得进入。这内院也不用天天扫,婶子们有空时擦拭一下也就是了,内院的正房暂时不需要打扫,等需要时,我再知会婶子。”

这内院的正房地下,由丁师傅和程师傅两人亲自挖建了一间地下暗室,这里没有经过其他人的手,连佃客们也不知道。这是欣儿特别交代的,里面放着她所有的珍藏。

“这外院和内院,除了用来走路的地方,全都种上药草。”

这院落的事就算分配完了,接下来要将后院的地分配一下。

过了三进院落,欣儿修了五亩的花园,只是今年大旱,欣儿没什么心情种花,都打算种上紫苜蓿和巢菜,这些牧草是牲口一年的饲料。

过了花园中间的甬道,就是一座木桥,桥下是五亩的荷花池,亏了尚明帮忙,才找到了种藕,。荷花池的边上,修了排鸭舍,养了五十只鸭子。

再往前走一点,是十亩的花、果树园,这个欣儿是早就找人买了树苗,有些是让柱子他们去山里挖来的,种了松、竹、梅、樱花;桃、梨、柿、桔、栗、椹梅、苹果、枇杷。还心血来朝的栽了两棵茶树。将树分为观赏树和果树两类,栽在甬道两侧,并用篱笆围好,在两边靠围墙的地方修了两间鸡舍,养了一百只鸡,这鸡白天就散养在果园里,晚上再赶回鸡舍,鸡舍边挖了两个蚯蚓坑。

过了果树园就是一片晒场,晒场后是十亩水田,二十亩旱地,四亩菜地、最后的二亩地建了一间牛棚(这牛还是请高长恭帮着从县里买的,耕牛本是要在县里登记在薄的,也亏了请他帮忙,欣儿没办什么手续,花了点银子就牵了头牛回家。)、一间骡子棚(养着之前买的三匹骡子)、一排猪圈(养了十只小猪)和一间草料棚,这些共用了三亩地。

十亩水田,全种稻谷,二十亩旱地,分别种五亩甘蔗、五亩苞谷、五亩麦、三亩粟、二亩番薯。四亩菜地分别种一亩洋芋、三亩菜。

这每进院子里都挖一口水井,果园、花园东西两边各挖一口水井,水田、旱地每五亩挖一口水井。这也是为了以后吃用水方便。每十亩地,还挖一个肥料坑。

“我把每个人以后要做的事和工钱说一下,柱子以后是这里的总管,我这里的农事,和你们以前做的都不同,所以柱子要把所有人要注意的事都记下来,每天查看,还要负责采买。”

“冯婶子,负责灶房,这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可就要靠你了。”

“李婶子,负责喂养后院的鸡、鸭和蚯蚓。还要管理内院的药田。”

“齐婶子,负责喂猪、牛、骡,还有前院的药田。”

“郑华照顾荷花池,这个我没经验,你自己看着办。有空就去找找看哪有鱼苗,放到池子里养。得了空就跟着柱子也学学管家的事。”

“张大叔、陈大叔负责十亩水田。今年太旱了,我就不在水田里养鱼了,但以后这水田里是要养鱼的,所以到时你们会更累些。”

“五爷,这点水田,不累的,您放心安排吧。”张大柱记着欣儿对他家的大恩,一门心思的报恩。

“好,接着是铁娃、木娃、铜娃、陈娃子,你们负责旱地。”

“郑成、郑厦负责果园。”

“这家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谁干的多干的少,也别计较,早做完的,就帮着别人搭把手,相互扶持咱这一家人的生活才能越过越好。都记下了吗?”

“是,五爷。”大家齐声答道。

“这家里现在人口少,你们多受累,将来再买些奴隶回来,就会好了。这月例银子不是农忙时,每个月一两银,农忙时每个月二两银,一年四季各一套粗布衣服、每个男娃子娶媳妇时,给聘礼五两,有婶子要是有了身孕的,无论生男生女,产月休息一个月,月例照领,还送上三两银子的满月礼。但咱丑话可说前头,进了我的门,无论添丁添人,都是我家的佃客,这些你们可同意。”

欣儿的话一落,众人的喜悦再也掩不住了,这又给发工钱,又给出聘礼的,这五爷就是个活菩萨啊,“谢谢五爷。”一群人都跪在地上,给欣儿磕头。

“好了,这就高兴了,等到了年底发红包时,你们再磕头谢恩吧!”

“这都是我们应该的,五爷您一定要受我们的礼,您是好人,是天上的仙女下凡,我们能遇上您是我们的福气啊,您就让大伙给您磕头吧,要不然,我们这心里过意不去。”柱子带着大伙直磕了三个头才起身。

“行了,这头也磕了,你们也该去忙了,哦,对了,还有一种事我要先讲清楚了,你们在我这儿一天,就不可以三妻四妾,只准娶一位正妻,别的心思都不能有,如果有人动了享齐人之福的心思,别怪我翻脸,收回我给你的一切,再将你一家子都逐出庄子。”欣儿最讨厌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所以要求身边的人永远都不许纳妾。”

“全听五爷的,咱都是些个穷人,能娶上媳妇都要烧高香了,哪能想那些个。”柱子先保证着。

其他人也都保证不会纳妾。

“柱子从现在开始,安排人每天做十只‘孔明灯’,方法我会教给你们,务必在立夏之前做出四百个。这是五十两银子,一部分用来买材料,一部分留做院子的开销。”

这新院子的事就算安排完了,只差给院子命名,再择个好日子祭祀天神,也就算是全部了结了。

新院子的名字欣儿已经想好了,叫“千里田庄”,取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定在三日后祭祀。

在此之前,让柱子给何家村的里长、党长各送了些粮食、猪肉,只说东家有事,不能办酒请村里人,请里长、党长帮着说和一下。

三日后的祭祀,欣儿带着一众佃客,只是小办了一下。这日子渐渐的就进入立夏了。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