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儿,这玉儿出嫁,你准备了那些的嫁妆,这咋还有二十两?”
“娘,您就收着吧,这是剩的。”其实剩的更多,只是欣儿没有告诉他们罢了。
“好,那娘收着。”
欣儿看李氏收了银子,就把自己想给郑和他们换个夫子的事说了。
“爹、娘,哥哥们已经考取了秀才,如再在乡里的学堂就有些不妥当,我想还是让哥哥们去徐州城,介时再请位夫子来教学。还有这秦夫子作为我们家的姻亲,以后实在不好再教哥哥们学习。”
“这去徐州城,太远了,也没个住的地方。这请夫子可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出的起银钱的,要不这事就算了吧?”郑二郎觉得小女儿手里可能还有些银钱,虽然不知是多少,但怎么也不够在州里买房请夫子的,所以想着还是在乡里学吧。
“爹不用担心,我会在州里买个院子,以后我会和哥哥们都住在徐州城,直到哥哥们考取举人,至于将来是否为官,看哥哥们的意思,但有了举人的功名,这以后也好教书育人,像秦夫子一样。也少些劳累。”
“欣儿,这徐州城的房子可贵的很,咱家怕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银钱?”李氏算了算手里存的银子,加上欣儿今天给的二十两,也才有五十两,根本不够买房子的,就更别说请夫子了。
“娘,这个不用家里的银子,我会想办法的,只要您和爹同意就好,以后只要哥哥们放假,我和哥哥们一起回来的,不忙的时候,您和爹也可以去徐州城看我们。求求你们答应了吧!”欣儿抱着李氏,和她撒娇,希望爹娘能同意她的主意。
她不想和高长恭分的太远,而且只有出了家门,她才能悄悄的帮高长恭建庄园。
“就听欣儿的吧,和儿和林儿也能更有出息。”郑二郎虽有些担心孩子们的安全,但也相信小女儿一定都安排好了。
李氏看郑二郎应下了,虽然有些不舍,也就没再反对。
欣儿最后只叮嘱家里后院的事不要让外人知道,秦家也不行,郑二郎也一一应了,这事情就算定下了。欣儿高兴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二郎,你说欣儿是不是还有事瞒着我们。她哪来的银钱在徐州城买房,还给和儿他们请夫子?”李氏有些担心,怕欣儿的钱来的不明。
“你就别操心了,欣儿是有事,但她不讲一定是为了这个家好,我们只要信任她就好。没有欣儿,家里如今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吗?还出了两个秀才,我现在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郑二郎总觉得日子过的太舒心,有些不真实。
至从郑老三家被充军户押往边关,家里再没人来闹过,日子过的特别平静,这过于安逸反而有些不习惯了。
“是啊,我也感觉像是在梦中一样,这村里家家都为了能吃饱而发愁,只我们家,不但不为吃的愁,一年还有些进项,有时我守着这些银子都睡不着,就怕哪天醒了,发现银子变成了石头。”
“你就爱瞎操心。”郑二郎搂过李氏,有些情动。
“我能不操心吗,就你心宽,这和儿的事你也不急。”李氏拍了一下郑二郎不安份的手,转了个身,背对着他。
“呵呵,这不是有你吗!”郑二郎边说边向李氏身上靠,一会儿功夫,屋里就传出了嘤咛之声。
次日一早,送妆的队伍抬着三十六抬嫁妆一路向县里出发。郑二郎和李氏请了村里一些关系好的村民和李家的男人帮着送妆,欣儿给每人包了五十钱的红包,让郑二郎给每个抬嫁妆的人发了下去。
这村里人都知道郑家出了两个秀才,以后这日子会越过越好,之前与郑家关系好的,如今都高兴的很,有些关系不好的,现在直后悔,当初怎么没和郑家交好。
现在看着这三十六抬嫁妆,连送妆的都有五十钱的红包,有些人直眼红,想着郑家还有二个儿子、二个女儿没有嫁娶,有些直接动起了脑筋,希望能攀上郑家这们姻亲。
有了心思,又得了好处,这送妆的人各个铆着劲的边抬边走,一路上喊着号子,热热闹闹的来到了秦家。
秦夫人本还在生气。想着新娘的嫁妆一定寒酸的很,自己这一屋子的亲戚要看自家热闹了。堵气的只给郑家送妆的准备了一桌席面。
可当这三十六抬的嫁妆进门时,直吓得差点晕了过去,看这一院子的嫁妆和送嫁妆的人,面上露着喜色,心里却直着急。
秦夫子本也没反对夫人的作为,虽然只给郑家置办了一桌席面,但还算丰盛,想着一个农家的女孩子,就算家里殷实些,有个三五抬的嫁妆就很好了,此时也被这一院子的东西晃花了眼。
忙催着秦夫人去酒楼订席,招待抬嫁妆的人。
今天是郑和和郑林两人陪着来送的嫁妆,也没想到秦家竟然只准备了一桌席面,这脸上也不好看,但碍于秦夫子,什么话都没说,先招呼大家就坐,等着酒楼的饭菜。
近一个半时辰,饭菜才上齐,众人都饿的很了,也不顾着吃相,大口的吃了起来。
秦夫人出自官家,何时见过狼吞虎咽的农民,不屑的看了一眼,先回了内院。
这会儿得了空,又仔细的看了看礼单,可越看越生气,这郑家是在打自己家的脸啊,自己才送了十两的银子,这郑家光这绵缎就不止这个数了,还有首饰、梳妆镜台、如意秤、都斗(量粮食的器具)、算盘、子孙桶、缎被、全家人的四季衣裳等等,所有的嫁礼,一应俱全。
反显得秦家失了礼数。欣儿这算好心办了坏事,这郑玉还没过门,就遭了婆婆的记恨。
秦夫子也觉得今天失了颜面,直到儿子成婚那天,也没给秦夫人好脸色。
秦书虽也觉得在舅兄面前失了面子,但看着新娘子的嫁妆,觉得还是他父亲有眼光,这郑家绝不比官宦之家差,心里暗自庆幸。
郑和兄弟回家后,将秦家的事说了一下,郑二郎和李氏才有些担心,郑和这会儿才想到欣儿之前的话,想着还是小妹有见识,一眼看出秦家聘礼的不妥,但这亲事已经定下了,只得祈祷郑玉自求多福了。
欣儿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早早就告诉了哥哥,有了事别让郑玉听到,她要出嫁了,免得心里不痛快。
这边郑家虽有些不满,但很快就平息了,秦家却亮了一夜的灯。
嫁妆已经抬进新房,秦夫子、秦夫人和秦书聚在堂屋里。
“我早就和你说过,别小看了这郑家,你以为人家只是个农家,总想着给人个下马威,这下好了,难看的却是我们。”秦夫子这会儿满脸的怒气。
“我怎么知道,这郑家一点不知礼,我们送了十两银子,她们回个十两就好了,用得着这么显摆吗!”秦夫人的脸色也不好看。
“行了,这婚宴你可要办好了,到时别又弄个几桌,丢了我们家的颜面。”秦夫子想着事以至此,再计较也无用了,只能好好准备婚宴,希望亲家那边别见怪才好。
秦夫人也知是自己疏忽,但因着自己是婆婆,所以还是将怒气发在了郑家的身上。
“父亲、母亲不要为了孩儿的事争执,这郑家家境好,对我们也是个助力,孩儿以后定善待郑玉,也全了郑家的意思。”秦书认为自己以后只要对郑玉好些也就是了,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秦家这边闹了一夜才算过去。紧跟着就是腊月初八,郑玉出嫁的日子。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30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