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周姨娘怀恨在心,处处让秦书与秦夫人做对,秦家从此家无宁日。
欣儿回到郑家,将与秦夫子见面的事捡重要的和郑二郎、李氏说了一下。
“爹、娘,大姐的事就这样定了,但我担心大姐回到郑家村后,可能会被村里人闲话,不如让大姐先和哥哥们一起住到徐州,那里没有人认识我们,大姐也自在些?”欣儿为郑玉想了一下,虽然她不在乎“和离”这件事,可郑玉毕竟是古人,又怎会不在乎别人的闲言闲语,要是因此心里受了伤害,那她启不是弄巧成拙,最好的办法是住到没有人认识的地方,这样才能免去别人的议论。
郑二郎和李氏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样也好,就同意了。
欣儿去郑玉的房间,将事情和她说了,“大姐,你不用担心,我都安排好了,这事儿村里人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你和大哥一起住到徐州城,那里没有人认识我们,你只要安心的养好身体就好。”欣儿也不知要如何安慰郑玉,想到出嫁前满脸欢喜的大姐,如今愁容满面,她就恨不得杀了秦书。
“小妹,是大姐不好,连累你了。”郑玉心里有多痛,别人无法体会,她是爱过秦书的,因为爱过,所以才会伤心、寒心。再想到因为自己的事,可能会害得琴儿和欣儿将来都找不到好婆家,她就愧疚的想去死。
“大姐,我们是血亲,身上流的是一样的血,是要做一辈子姐妹的,哪来的连累之说,二姐也不会这么想,我和二姐的婚事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为你们选一门更好的亲事的。”欣儿觉得郑玉一定是担心她和郑琴的婚事才如此自责,她的婚事本就自己做主,郑琴的婚事她会帮着挑选,一定不会再让这种事发生,至于郑玉再婚的事,可能就要先缓上一段时间,毕竟才“和离”就改嫁,怎么说都不好听。
“谢谢!”郑玉不知要说些什么好,她是真的感谢欣儿,一直以来,这个家都是欣儿在养,还要为她这个当姐姐的操心,她从没为这个家赚过一个铜板,如今还要吃喝家里的,她心里难受得紧。
“大姐,快别这么说,未出嫁前,我可都是吃着你煮的饭,穿着你为我洗的衣服,家里的事都是你在做,那时我都没有说过谢谢,现在同样,你也不要再说这话。无论何时,我们都是一家人。”欣儿又安慰了一会儿郑玉,帮着郑玉将包袱准备好,明天一早好起程去徐州城。
晚饭时,郑二郎、李氏、欣儿、郑玉都没开口说话,郑琴觉得家里一定有事发生。这事儿李氏一直没有告诉郑琴,她不知要如何向郑琴解释。
“娘,家里是不是有事儿发生,为什么没人告诉我?”郑琴这些年也长大不少,特别是郑玉离家的这段时间以来,她帮着李氏打理家务,已经长成个大姑娘了。
李氏看了郑玉一眼,这事儿关乎大女儿的名声,她实在说不出口。
郑玉自己心里有愧,也不知要如何开口解释。
还是欣儿想着,这事儿郑琴早晚会知道,与其从别人嘴里听些胡言乱语的,不如现在告诉她的好,如果真有人说道什么,也要让她有个心里准备。
“二姐,大姐和秦书要‘和离’了。”欣儿话还没说完,就被郑琴打断了。
“什么‘和离’,为什么?”郑琴有些激动,这“和离”的女人。哪会有人家要,将来大姐可怎么办啊?不由得急出了眼泪。
郑琴这一哭,郑玉也忍不住了,跟着哭了起来。
欣儿无奈的叹了口气,古代女子以夫为天,这么大的事,她们又怎能不难过,可勉强在一起,就是一辈子的不幸,她绝不会让大姐过那样的日子。
“大姐、二姐快别哭了。二姐你先听我把话说完,秦书回京时纳了一房妾氏,之后就对大姐不好了。而秦夫人从大姐回门后,就没对大姐好过,这样的人家,大姐如何生活,与其用一生的不幸来换得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不如早早断去,也好找寻下一段姻缘。”
“欣儿,你还小,这被夫家休弃的女人,哪儿那么好找啊,就算是‘和离’也是一样。”郑琴虽然收了泪,但还是为大姐担心。
“会找到的,只是要晚个两年。姐姐们要相信我,我说出的话一定做得到。”欣儿想着,找个好男人并不难,只是要让对方心甘情愿的接受大姐,有些难,但功夫不怕有心人,只要她郑欣儿想做的事,就一定办得到。
“二妹,你别为大姐担心,我没事的。能离开秦家,就算出家也好过在那里受罪。”郑玉想,不如自己出家,这样家里也能少些事非。
“大姐,你说什么呢!可不能有出家的念头,小妹说的对,我相信她。”郑琴不愿郑玉回秦家受罪,更不愿她伴青灯古佛一生。
“对大姐,你要像出嫁前一样相信我,好不好?”欣儿看郑玉的泪还是止不住,只好使出杀手锏,撒娇。
“好,大姐会像以前一样相信小妹。”郑玉看着已经快到自己下巴的小妹,虽然小妹长高了,可小妹也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母爱,她愿意相信,所有的事儿,小妹都可以解决的很好。
欣儿看郑玉终于想开了,虽然知道她心里仍难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总会好起来的。
第二日一早,郑二郎就赶着车带着郑玉和欣儿一起去了徐州。郑玉是第一次看到“郑宅”,不免为欣儿的能力震惊。
她没有想到,小妹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为家里添了座院子,而且还是在徐州这种地方。
郑和和郑林都在家,看郑玉来了,都很高兴,但一听说郑玉的事儿后,都骂秦书不是人,可碍于秦夫子,两人又不能闹上门,只能干生气。想着哪天要是见了秦书,非好好骂他一顿不可。
终于到了去秦家抬嫁妆的日子,欣儿带着当初的嫁妆单子,带着别院里的奴隶一起赶着三辆骡车去了秦家。
秦夫子本想衬着今日见见郑二郎和李氏,没想到郑家出面的仍是郑欣儿这个小姑娘,家里长辈根本没来,不免有些失望。
欣儿先看了眼“和离书”,虽然写的不是很满意,但也勉强过得去,想着秦夫子一定是想两家也不要太伤了和气,才含糊其辞的写了这样一张“和离书”。
将“和离书”装好,欣儿按着嫁妆单子将物品一样一样的查点好。
秦夫人站在院子中,看着搬装东西的奴录,她也没想到,郑家能养得起这么多奴录,这郑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她这心里也不平静了。
欣儿根本没理会她,这个女人就是个老巫婆,她连看一眼都嫌烦。
出了秦府,欣儿先将木制的家具都堆在秦府大门口外五十米的地方,那里正好是块空地。然后一把火将其符之一炬。
她不愿郑琴看到这些伤心,将来就算大姐再嫁,她会为她重新置办,这些东西是秦书用过的,决不会再进郑家的门。至于一些首饰,能当的能卖的,欣儿是一样没留,全换成了银子,将便卖好的银两都收好,这些都要留给大姐做为生活开销。
秦夫子远远就看见了火光,起初以为是哪家着火了,还担心的出门去看看,没想到是郑家人在烧郑玉的嫁妆,想也知道,郑家根本不差这些东西,只是为了争一口气,如今都烧了,也是与秦家断个干净。
秦府周围的人家都出来观看,有些好事的也打听了,欣儿带去的奴隶都不是多话之人,这些人见也打听不出什么,就乱猜一通,秦府因此名声受损。
欣儿这边回到“郑宅”,将银子和“和离书”交给了郑玉,郑玉只收下“和离书”说什么都不要银子,最后还是欣儿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她才收下了。
郑家这边的事才平息,那边“千帆庄园”就来了消息,请她过去一趟。
(https://www.biquya.cc/id178257/567929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