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宁松,江三爷赶紧上前行礼。
宁松可不敢受老人家的礼,回礼之后,牵着马站在庄子大门外面,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对江三爷说:“三叔,有您老人家张罗,这庄子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好了。”
江三爷笑着摆手:“将军谬赞了,我们庄户人家,一辈子土里刨食,最喜欢的是看到种下的庄稼能长得好好的,咱们能把粮食都收回来,粮食可是活命的东西啊,容不得一点的闪失。”
宁松跟着点头,又看了一会,这才骑马往甘州城而去。
周朗起了心思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样说服小满还有小满的娘。
至于小满的爹马亮,周朗不想去接触,周朗现在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孩童,他很明白,如果直接找上门,马亮就会是这件事情的阻力,那个人,手里有钱,就要去打酒买肉自己吃,至于老婆孩子们有没有吃的,吃什么,他从来不关心。
周朗把自己的麻烦跟平安说了之后,平安就说:“姑娘不是说,以后我要到外面的书院读书,她要资助我吗?你可以像姑娘资助我一样资质别人呀。”
周朗不好意思的说:“平安哥哥,我手头没有很多钱的,我现在都要靠着姨父还有姐姐养活呢。”
平安啊了一声,想了想,说:“那要不然你就去找姑娘问问,姑娘那么聪明,一定能帮你想出来一个办法的。”
周朗坐在山脚下的一块石头上,胳膊撑着膝盖,两只手捧着腮帮子,烦恼的说:“可是这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呀,我非常的欣赏小冬至的聪明,那么聪明的孩子,要不去读书可惜了,既然是我想要做的,那就得我自己想法子呀,不能总是什么事情都要去麻烦姐姐,姐姐已经很忙了。”
平安的娘现在在肥皂作坊干活,一个月能挣不少钱,他们全家对宁浅浅那是感恩戴德,就怕自家给姑娘添麻烦。
平安挨着周朗坐下,想了好久,才说:“其实,还是因为咱们不能自己挣钱,咱们要自己能挣钱了,手里有钱,就能帮助别人了。”
周朗有气没力的说:“我知道呀,我想了好久没有想出一个挣钱的法子,平安哥哥,挣钱太难了。”
平安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山,山不高,山上没有什么野物,山上的那些树都自由发挥长得不是很好,最多就能在山上挖点野菜,就连蘑菇都不如来甘州的路上他们路过的那些山里面的多,想要靠山吃山,有些困难。
周朗怎么都不会想到,他有一天竟然还会因为钱发愁,这件事情,让他真正的认清了现实,现实其实挺残酷的,没有钱,寸步难行,没有钱,甚至就没有活命的机会,钱,对老百姓来说,太重要了。
这也让六岁的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得让百姓手里有钱,所以,怎么样才能让百姓手里有钱,对一个当权者来说,就很重要了。
两个加起来十来岁的孩子最终是没有想出来一个法子,看时间不早了,垂头丧气的各回各家了。
江奎帮宁浅浅找到了又白又细的羊毛线,还按照宁浅浅的要求,找来了一些韧性比较好的棉线,而铁匠铺里面,按照宁浅浅的要求,做出了钩花用的钩针,细细长长的织毛衣用的毛衣针。
东西拿回来之后,宁浅浅就开始试着钩了一段蕾丝边,而明媚,目瞪口呆的看着宁浅浅细长的十指翻飞之后,一段一直来宽的蕾丝边就出现了。
宁浅浅钩了一段半米多长的,对明媚说:“明媚姐姐,你说,把这段蕾丝边缝在衣服上好不好看?”
明媚就在自己的衣服上比划了一下,点了点头:“确实很好看,不过颜色不对。”
宁浅浅嗯了一声,说:“这些棉线我还需要染色,明媚姐姐,咱们可以把这些东西拿到成衣店去,让他们作为衣服的点缀缝在衣服上,还可以用这个钩针,钩出裙子的外罩。”
明媚点了点头,又看了看那四根细长的毛衣针。
宁浅浅就拿着四根毛衣针,用羊毛织了一只手套,明媚好奇的戴在手上,良久对宁浅浅说:“浅浅,如果店铺里面有这个手套卖,我想,我会买的,又好看又实用,当然了,如果上面的图案更好看一些,我想我会更想买。”
宁浅浅笑着说:“明媚姐姐,图案的事情咱们后面慢慢的说,我想等秋收结束之后,把小姑娘们召集起来,办一个钩织班,培训小姑娘,让她们能有一个挣钱的本事。”
明媚钦佩的对宁浅浅说:“你这样做,对那些女孩子来说,恩同再造,浅浅,虽然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那是为了能够学会自己制衣,能自己做衣服,有些学了刺绣,那个对眼睛伤害太大,有些女孩子,成亲之后,靠着刺绣挣家用,时间长了眼睛就坏了,你要教的钩织,对眼睛损害没有那么厉害,这些东西如果能够卖钱,靠着这个本事,她们日后也算是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本事,在婆家,胆气能更壮一些。”
宁浅浅摇了摇头:“我没有想那么多,明媚姐姐,很多女孩子既要在家里干家务,还要下地帮着干农活,干的多了,身体就不好,如果有这样一个能挣钱的手艺,家里能够对她们好一些,我的目的也就能达到了。”
既然不能广泛的提倡什么男女平等,那就想法子帮着女孩子们找一个能挣钱的门道,教会她们挣钱的手艺,有了这个手艺傍身,就是在娘家,娘家人都会高看一眼。
场院压好了之后,热火朝天的秋收就开始了。
没有任何的机械,全靠人工,割麦,捆绑,运送,压麦,扬麦,最后,黄澄澄的麦子摊在场院上晾晒。
各家为了早日颗粒归仓,每日里早起晚睡,有些甚至干到深更半夜,特别是到了最后压麦子的时候,就着火把,连夜拉着碌碡满场院的转,等麦子都用麻袋装起来的时候,就是那些身材强壮的汉子,也是脚步发虚,恨不能躺下不起来。
庄子上的地,种出来的粮食,一半要上交,剩下的一半才是各家的。
宁浅浅给的麦种亩产是本地麦种的一倍,江三爷守着负责称重的几个汉子,把专门用来量亩产的那亩地的麦子称出来之后,先是惊讶,然后就是老泪纵横,他种了一辈子的地,第一次种出来这么多的粮食。
宁浅浅也跟着在地里,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周朗,全程跟着平安,平安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这是宁浅浅安排他去做的,跟他说的是,要知道老百姓是怎么抢收的,要知道平时吃的饭是怎么样从地里出来的。
春播的时候,周朗就跟着下地干活了,这会要把地里已经成熟的粮食收回来,他很激动,干了两天之后,就有些受不了了,可看平日里跟自己玩的好的小伙伴们,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踏踏实实的跟在家里人的身后干活,就是再小一些的,也提着篮子,满地里捡掉落的麦穗。
周朗老老实实的跟着下了十来天的地,等到粮食用麻袋装起来之后,躺床上一觉睡了八个时辰,睡到最后,江妈妈一趟一趟的去看 他醒了没有,生怕孩子累出毛病来。
麦子收完了之后,地里还有花生,地瓜,各种豆类,宁浅浅甚至还种了一些油菜,油菜籽已经成熟,可以割回家准备榨油了,宁浅浅这几天就忙着收油菜籽,收花生,这些东西不赶紧收回来,万一遇上绵绵秋雨,那损失可就大了。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8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