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父女穿越:带着全村逃荒去边关投靠我爹 > 第八十三章 提出

湖泊边热火朝天的干了十来天,每天都有重兵押送马车赶往幽州,车上麻袋里面装的满满的,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天气越来越冷,早上起来,发现起了北风,天空布满了铅云,想到前两天阳光明媚的天气,宁浅浅凭着经验就知道,这是准备要下雪了,入冬这么久,再不下雪也该让人着急了。

萧珩吩咐人收拾东西准备撤退,江振中也已经带着人把几顶帐篷收拢起来,萧珩看着宁浅浅住过的那个帐篷,有些意动,又不好意思问人家具体是怎么做的,他可是摸过做帐篷的面料,说是油布,其实比他见过的油布摸起来更光滑。

这种油布是宁浅浅找人帮着捣鼓出来的,比一般的油布轻,但是防水的效果更好,不过因为材料不容易得,就做了几顶,宁浅浅自然是看到萧珩的动作,也知道萧珩什么意思,只可惜,她现在已经没有材料去做油布,等以后收集了足够的原材料,做出来之后再给萧珩送一些油布过来。

东西收拾好了之后,又在湖边做了一些清理,很快,这个热火朝天了十来天的地方,在北风的呼啸之下,沉寂下来。

萧珩对着江振中拱了拱手:“事情比较多,就此别过,日后定当亲去甘州表示感谢。”

江振中笑着拱手回礼:“都是为了咱们北境的守军,我们将军说过,只要为了咱们守军好,再苦再难也是甜,出来的时间比较长,我带着我们家姑娘回去了,世子,就此别过。”

起北风,温度一下子就降下来,宁浅浅穿着江妈妈给做的棉花小袄,对着萧珩福了一礼,然后就踩着马凳上了马车,周朗则是躬身行礼,紧跟着宁浅浅上了马车。

一直把江振中一行人送出很远,萧珩才调转马头,朝着幽州飞驰而去。

镇北侯正在幽州大营里面看幽州一带的沙盘,这个沙盘,根据北境的地形地貌按照比例做出来的,镇北侯闲来无事就喜欢来这里看看,这是他们世代守卫的地方,也是他们祖辈传承下来的责任,其实也是戴在镇北侯一脉身上的枷锁。

镇北侯不知道为何,又想起这些事情,站在沙盘前面,焦距慢慢的散开,一直到有人进来,镇北侯才回过神来。

看到是大儿子进来,镇北侯就想到运回来的那一车一车的白花花的盐,眉开眼笑的说:“你们这次,真的是立了大功啊,谁能想到,竟然能够从土里面提炼出来食盐呢。”

萧珩一脸淡然的点了点头,镇北侯也不在意,大儿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谁都是冷冷淡淡的。

镇北侯想到都是人家宁松的闺女的功劳,就对萧珩说:“阿珩,咱们不能让人家小姑娘跟着吃了这么些天的苦,你帮爹想一想,咱们给人家小姑娘送点什么谢礼好?”

萧珩又想起那个笑起来一脸狡黠的小姑娘,他哪里知道要送什么谢礼合适啊,摇了摇头说:“爹,我哪里知道送什么合适,眼下甘州那边可是比咱们幽州这边物资充裕,咱们还得靠着人家吃饭呢。”

镇北侯脸上浮现尴尬之色,小声的说:“你小点声说,这么丢人的事情这么大声的嚷嚷做什么?”

萧珩无奈的看了看自家的爹,说:“我说都是事实啊,咱们这北境,这些年是京都那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我们不用吃他们一粒米,不用他们一文钱,就能抵挡住那些外地的侵入,爹,您不觉得委屈吗?”

镇北侯脸色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良久,才长叹一声:“孩子啊,委屈啊,我怎么能不委屈呢?可是我们家,要守卫的不是皇族,而是这大梁的百姓啊,咱们把这北境守好了,大梁的那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安稳踏实的过日子,这就是咱们这个家族要承担起来的责任啊。”

萧珩只觉得一股子苦涩从心底涌起,想到他们一家子受的委屈,再想想他们父子几个在这幽州受的苦,脸色越来越难看。

镇北侯叹了口气,说:“阿珩,圣上能够让你的母亲跟着咱们一起来幽州,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你看看西宁侯,再看看已经家破人亡的南安侯府,他们的妻儿一直被留在京都,不允许跟着去各自的守地,也是因为我们身上留着的血,圣上对我们镇北侯还能多两份的信任。”

萧珩忍着酸涩,摇了摇头:“爹呀,他要信任咱们,还会整天让咱们缺吃少穿还不给饷银吗?”

镇北侯去说:“孩子啊,咱们守着这么大的地方,想要什么自己弄不来?就像宁松将军说的那样,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咱们带着军户好好的种地,咱们也像甘州那样,自己养牲畜,自己搞作坊,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牢靠。”

萧珩压下心中的不甘,又说起周朗。

镇北侯听了萧珩说的周朗,笑着捋了捋胡须:“阿珩,你知道为什么太子要把孩子交到宁松手里养着吗?”

萧珩其实也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就听镇北侯说:“宁松此人,不显山不漏水,真正的跟他结交,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都是个中佼佼者,宁松是宣平伯府中最出息的子弟,宁松来甘州之后,几次战役彻底奠定了他在军中的地位,就有人说,他颇有当年他祖父的风采,其实,宁松比他的祖父,用兵之上更加的变化多端,老宣平伯,仅仅是勇猛而已,谋略却是稍逊一筹。”

萧珩想到那个带着几分儒雅的男子,就问镇北侯:“爹,既然宁松这样出息,为什么宣平伯不多培养几个出来呢?”

镇北侯摇了摇头:“你是不明白个中原委啊,宁松是他们府中的庶出,当年为了平了他们府里借的户部的欠银,宣平伯做主,让府中子弟娶江南富商白家的姑娘,白家就这一个女儿,陪嫁丰厚,只可惜,后来白老爷子去世之后,白家这位嫁到宣平伯府的姑娘很是受了几年的磋磨,难产去世之后,宁松这才愤然离家,远走甘州投军,咱们大梁这才有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守将。”

萧珩恍然,原来那个姑娘很小就没了母亲,也不知道,没了母亲的庇佑,父亲又不在身边,她是如何在后宅之中生活的,看她的样子,又聪明又狡黠,没有让人感觉到一点的阴郁之色。

镇北侯看萧珩听进去了,就多说了几句:“京都对于宣平伯府的这位庶出的爷们可是很看重,已经有人开始拉拢宣平伯府了,宁松跟我说过,他既然选择来甘州投军,京都的事情不会掺和,他们府中如何胡闹,跟他没有关系,这事,他已经在给圣上的条陈之中做了说明。”

萧珩惊讶的啊了一声,镇北侯笑着说:“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要做的是纯臣,是效忠于圣上臣子,也是效忠于托他所守卫的大梁百姓的臣子,那些争名夺利,党派之争,他不参与。”

镇北侯笑着说:“这相当于是给圣上下了保证,也是因为京都的争斗已经很激烈,我们北境,容不得一点的闪失,朝廷这两年,送了多少粮草军饷来北境?圣上不是不知道,他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镇北侯最后一句话让萧珩扯了扯嘴角,镇北侯拍了拍已经比自己高一点的长子的肩膀,“你已经十九岁了,你的婚事还是要抓紧,我怕会有人在你的婚事上做文章,日后,北境的担子要交到你的手上,你的婚事不能成为各方争夺的目标。”

萧珩又想到了人宁浅浅,不由得说道:“爹,您说,我要去了宁将军的女儿,会有什么后果?”

镇北侯愣了一下,想到宁松的女儿为北境做出的贡献,盯着儿子看了两样,他养大的儿子,自然是知道,别看儿子现在面上一派的平静,其实内心很紧张,既然孩子主动这样提出来,那就是说明孩子应该是喜欢宁松的女儿的。

镇北侯笑着说:“都是北境的守将,相互之间接亲挺平常的事情,我就怕会有人拿着两家的家世做文章,既然你有了这个想法,那就要从长计议,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只要你想,总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7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