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父女穿越:带着全村逃荒去边关投靠我爹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修城墙

马小满也从自己的荷包里面拿出来两个锞子,江振立的娘一看,笑着说:“哎哟,咱们姑娘这是给你们俩都送了呀,不错不错,有了姑娘的祝愿,咱们小满一定能顺顺利利的生下孩子。”

江振立把自己的银锞子递给马小满,马小满想说,让他自己拿着,江振立说:“这东西呀,咱们得好好的留着,给咱们孩子留着。”

江振立的娘就问江振立:“你们中午要一起喝酒吃饭吗?”

江振立赶紧摇头:“有喝酒那功夫,还不如去场院上跑几圈呢,教官说了,我们这样的,要因为喝酒耽误了训练,那前面好几天就白忙活,过了年,很快就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小股的鞑子更容易来咱们这边抢东西,我们还要给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呢。”

江振立的娘一个劲的点头,这次江振立能全须全尾的活下来,江振立的娘不知道有多么的庆幸,虽然那些牺牲的家人有那么好的待遇,江振立的娘还是觉得,孩子好好的在自己的身边好。

还不到中午时分呢,场院上就传来训练的呼和之声,附近的山坡村的小伙子们  听到了,有些还在喝酒,酒盅子一扔,就往场院这边跑。

马亮照旧是喝的醉醺醺的,听到训练的声音,嘟嘟囔囔的骂了一句:“大过年的,也不让人安生!”

小满娘瞪了马亮一眼,带着二女儿还有大儿子就往外面走,她小儿子冬至一大早就跑到庄子上找周朗玩去了,估计不到黑天不回来。

小满的大弟弟霜降对自己的娘说:“娘,我已经十岁了,我也要去参加训练,我要像我姐夫一样,训练的那么厉害,等鞑子来了,我保护你们。”

孩子能这么争气,小满娘自然是高兴,可想到家里那个不争气的男人,小满娘又觉得心里难过,孩子都明白的道理,那么大个人了,却整天揣着明白装糊涂,

明媚一大早从甘州城里过来,明媚在甘州城里买了一个宅子,原来伺候她的几个下人被她哥哥明峻找到之后送到这边,明媚现在除了忙他们钩织坊的事情,就是要忙明峻南边买的几个庄子的事情。

南方那几个庄子,虽然都种了粮食,可这两年,因为随州大旱,种出来的粮食往北边也不好运,整个腊月,明媚因为运粮食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

明媚懒洋洋的靠坐在宁浅浅炕头上的引枕上,看到宁浅浅端着一个放着几杯茶水的玻璃杯过来,笑着说:“我听说,开春之后,宁将军打算在甘州大营的北边修一道城墙,把月牙山跟黑山之间的那道口子连起来,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宁松为了这件事情,最近在筹措资金呢,宁浅浅手头能调用的得有几万辆,距离预算还差很多,但是,建城墙这事是迫在眉睫,如果任由鞑子缺吃少喝的就过来劫掠一番,甘州这边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根本就谈不上发展。

明媚看宁浅浅点头,笑呵呵的说:“我这里有几万两银子,我拿在手里没有什么用,先给你们用着,等我处理一批南边庄子上的陈粮,再给弄点。”

宁浅浅怕出太多的粮食会引起有些人的注意,“明媚姐姐,这边的钱慢慢的就能攒够,卖太多的粮食有风险,还是别太冒险。”

明媚轻轻地笑了笑:“这有什么,我反正是不想成家不想养孩子,手里有钱了,就做点我喜欢的事情,哄着我自己高兴就行了,倒是浅浅,听说你要跟镇北侯世子定亲,你这马上就要成为京都闺女的眼中钉了。”

宁浅浅不在意的说:“你也说了是京都那边的,千里迢迢的,怕她们做什么,倒是明媚姐姐,咱们不能因为一棵歪脖子树就放弃了一大片森林啊,该找还是得找一个,要不然,一个人多孤单。”

明媚摇了摇头,坐起来端着一杯茶水,笑呵呵的说:“先别说我了,我还是先跟你说说宁将军建城墙这事吧,甘州城里现在传遍了,已经有人号召那些富商捐钱,毕竟,这可是有利于大家伙的事情,没道理就可这宁将军一个人为难,我听几个商会的人说,他们已经给各自的主家送了信回去,就等着主家回了信,然后就可以捐钱了。”

宁浅浅却是不在意这个,宁松说过,想要建一道能够真正的阻挡鞑子铁骑的城墙,十几公里的地方,需要十几万两的银子,这还是没有把需要用到的水泥给算上,水泥那东西,宁松自己的人就能烧出来。

明媚看宁浅浅的表情,就知道她这是没把这些人的捐款放在心上,就说:“浅浅啊,他们这些人,每年从甘州挣那么多的钱,现在甘州需要有人出钱处理,他们凭什么什么都不出?要我说,宁将军就应该找这些人要钱要东西。”

宁浅浅却说:“明媚姐姐,没有背景,谁敢来这甘州挣钱?就像你说的,不能从甘州挣钱,他们凭什么每年要往甘州派过来那么多的掌柜的活计?我爹也说过,这事是他提出来的,他就应该自己想法子去做好,牵扯太多,这事说不得就没有让他去做的机会。”

明媚心里哪能不知道找个道理呢,她就是越来越瞧不上京都的那些人,骄奢淫逸,享受的时候,他们都在前面,有事情了,各个推诿,派系林立,各自为政,有时候还会做很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明媚来甘州这些日子,也能明白很多事情,就比如,京都有人跟鞑子这边有联系,而且,还是一位皇子,他们相互合作,他们的合作不是为了让大梁的百姓能有什么好处,而是通过鞑子牵制甘州的守兵,让京都的人从中得利。

想到这些糟心事,明媚有些灰心的说:“浅浅啊,你说,怎么有那样为了一己之私就什么都不顾的人呢?这天下可是当初他们的老祖宗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打下来的,特别是这北境,每年有那么多年轻的兵士为了守卫国土被人侵略而把命留在这里,这北境,那是被不知道多少活生生的性命保下来的,一寸都容不得被侵犯,他们倒好,想要拿着老祖宗的基业去讨好那些侵略者。”

宁浅浅给明媚又到了一杯茶,笑着说:“你就别生气了,这不是有这么多人在守着吗?我跟我爹算过了,靠着现在手头的钱,再加上后面的营收,应该能够修起来,现在只能是一边挣钱一边修,趁着春耕之前,先征一批开始修。”

至于修墙用的水泥跟青砖,宁松年前就已经安排人在附近的几个山头建窑洞,而且,他们还在距离甘州不远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储量不是很大的煤矿,估算之后,应该够烧出建造城墙用的水泥跟青砖。

既然要建,那就建一个能抵御鞑子的坚固的城墙,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根本就谈不上任何的发展,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知道,为什么甘州苦寒,就是因为甘州常年打仗,每次鞑子来劫掠,都会让甘州很长时间缓不过来,而甘州北边,除了有几座高山作为天然的屏障之外,就是甘州北边这一段十几公里的地方没有任何的抵挡,如果这一段建了坚固的城墙,鞑子就不用想从甘州这边来大梁。

不仅是甘州,东边幽州几个州也是一样的困境,天然屏障太少,有些地方也仅仅是靠着平时军队的巡逻,有些外族也不大张旗鼓的过来,就是一个小队几十个人,骑着快马来抢劫一番,然后飞马回去。

如果北境有坚固的城墙,那些外族还能随意的进入大梁的境内抢东西抢人吗?

明媚皱了皱眉头:“就是不知道,鞑子那边会不会给京都施压,让京都那边阻止宁将军修城墙这事。”

(https://www.biquya.cc/id178213/567930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