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面前多了厚厚的一沓墨迹未干的经文,赵承乾终于静下了心。他其实很清楚,乱他心思的,从来不是那几个微不足道的市井混混。
对于今天的这场不知原因的闹剧,赵承乾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他垂眸回想,当他看着手下带回来的昏迷不醒的白宛若时,若不是及时想起了沈胤轩,恐怕他难免会起一些他这个年纪的男子看到女子之后会有的心思。想到这里,赵承乾豁然开朗,他想,他大约明白他的那位新进门的庶嫂做这件事情的缘由了。恐怕,是她不服那件突然落在她身上的婚事,这会儿,是想要坏了白宛若的名声,让她进赵府来给大哥做妾?若到了那样的境地,她一个明媒正娶的主母,要怎么磋磨一个自荐枕席的妾侍,都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了。果然,最毒妇人心吗?这样想着,赵承乾突然有些庆幸,幸好父亲并无意让他这么早便娶亲,否则,若是他也娶了这样一位闺秀进门,那才真是家宅不宁了。后院不宁,他又如何能全心走好仕途。
赵承乾以为,既然是的大哥的继室,自然是要由他来管教白宛玉的。赵承乾于是直接去了赵承佑的院子,旁人并不知晓赵承乾与赵承佑说了什么,只是从他们谈话的第二天开始,白宛玉便被禁了足,不能离开院子,不能与外院的人交谈。白宛玉为此闹腾了许久,却终归因为在赵府势单力薄,只能偃旗息鼓。若不是碍于贵妃娘娘的面子,恐怕便是真的让赵承佑背上一个克妻的名声,这白宛玉也不能再活下去。这大约也算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了。
刘秀并不知道赵府对于白宛玉的处置,也无法知道,毕竟那是人家府里的事情。发生在若若身上的这事,是不宜张扬的,否则,白宛若恐怕只有几条路可走,青灯古佛,白绫一条,亦或者是,入赵府为妾。无论哪一条路,她们都不想走。
刘秀让白宛若去见她的时候,白宛若正看着一封信,来自沈胤轩的信。是赵承乾让人送过来给她的,很厚的一封。沈胤轩在信中说,他已经到了任,本以为是穷山恶水的地方,却意外地山清水秀。沈胤轩在心中透露出些许遗憾,没有能带着白宛若一块儿去。信很长,却多是凑字数的。说的都是他一路上的见闻,和日常的生活起居。连某个驿站的饭食不好,桌椅不结实,他都写在了信中,其中的委屈之意,跃然纸上。其实白宛若算是看出来了,这信大约只有开头和结尾大约是沈胤轩的心里话,信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信尾是,‘给最想念的宛宛。’
虽然不过是这样的一封信,白宛若却发现,自己居然在看第二遍。白宛若告诉自己,她不过是怕第一遍看的时候,漏掉了什么东西,毕竟信那么长。却没能发觉,自己的嘴角一直是勾起的。
“姨母,您找我?娘亲也在。”
“嗯。若若你坐。莹莹,若若,你们都该知道的吧,本来我是打算把你们留在京城,我自己回去办理绣坊迁移的事的。”
闻言,刘莹和白宛若都点了点头,这事,她们很早以前就知道了,这些天,姨母已经开始准备在京城寻一些绣娘了。本来刘秀的意思是,绣娘先找着,然后到一定的人数之后,便让刘莹和白宛若挑选,定下的人选,先好好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待得刘记在京城开张,才不会因为缺乏人手而手忙脚乱。
“现在,我改主意了。你们跟着我一块儿回去,等绣坊的事处置妥当了,你们再跟着我一块儿回京。”
白宛若和刘莹都算是通透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刘秀改主意的原因。刘莹又感动地想要落泪,白宛若则开了口:“姨母,是因为昨天的事吗?其实......”
白宛若还未说完,刘秀就制止了她,“不全是因为昨天的事。这么些年,你们母女在外漂泊,过得......难了些。我想带你们出去走走,散散心,还有......”刘秀拉起了刘莹的手,“我若单与父亲、母亲说找到了你,却没把你带回去,他们不信我,怎么办?恐怕不免要来托梦教训我的。这么多年了,你也该回乡看看了。”那里,是他们刘家的伤心地,若不是为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刘秀是不会一直停留在那里的。
说起刘老爷,刘夫人,刘莹还能记的个影影绰绰。印象中,娘亲和父亲都是待她很好的。想起再回去,只能见到冰冷的墓碑,刘莹一下子就红了眼眶。“若若,跟娘和姨母回家,见见你外祖父和外祖母,这么多年,他们一定想我了,你长这么大了,他们还没见过你呢。”
(https://www.biquya.cc/id178209/567929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