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有天分的管家婆
李云帆没有骗米茹。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带着米茹上山了。
来到之前黑熊摔落的崖沟地带,然后带着米茹摘取那一串串的野花椒。
米茹对此颇为不解,她问李云帆为何要摘这没人要的苦浆果。
李云帆没有解释太多,只是告诉米茹这东西有大用。
李云帆最近风头太盛。
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村里人关注着。
大家发现这几日,他与米茹早出晚归的。
不少人都以为他是进山采蕈子了。
而且每次看他傍晚回来时,手中篮子沉甸甸的模样,就知道二人的收获不小。
大家都认为二人肯定发现了别人不曾发现的“风水宝地”。
有那收获不多、眼红的乡亲,干脆某日守在了村口,专门等李云帆回来。
当发现李云帆二人篮子里装的是苦浆果,大家又都笑话起二人了。
“这李秀才是个书呆子,不认得苦浆果也就罢了。茹小娘竟然也不知道,那玩意儿不能吃?看来都不是会过日子的啊!”
“啧啧啧……能打熊又有什么用?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如今领了赏银,我看也耐不住几天花。”
“等这二人坐吃山空,就该饿死了!”
李功来前些日子收了李云帆的利是,自然听不得别人如此编排李云帆。
尤其他还把李云帆当成了偶像。
于是某天傍晚,等李云帆回到家,他便找上门提醒。
“云帆哥,你这些天去山里,一直都在采这些东西吗?”
不来不知道,一来更是吓了一跳。
只见李云帆家的院子里,堆满了苦浆果。
有些像是新采的,有些已经风干了。
满院子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李功来闻了老想打喷嚏。
李云帆笑着点了点头。
“这苦浆果不能吃,你采他有啥用啊?”
“做菌油。”
这次李云帆没有保密。
回答完李功来的问题,李云帆说道:“正好我也有事问你。”
“你可知道,咱们村里的人,采到的蕈子,都带去哪里卖吗?”
李功来挠了挠头,然后回答道:“有的是直接带去镇上卖。但大多数会把采到的蕈子存起来。”
“然后每个月的初七,卖给前来收货的货商。这样也省的自己跑了。”
原来如此。
这原身之前是靠赚润笔费过活,从未采过蕈子,也未干过农活。
所以很多情况都不了解。
这也是为何村里人都喜欢叫他书呆子的原因。
了解完情况,李云帆接着说道:“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我打算收这些山货。你让三叔公帮我打个招呼:以后谁家有山货,可以卖给我。我会按照比货商多两成的价格收。”
“啊?云帆哥你想做这买卖吗?打招呼没问题。可是……你不用读书了?再说了……你便是真想收这些山货,也没必要出那么高的价格呀。都是一个村的,卖谁不是卖?”
“而且卖给你还方便,不用去镇上,也不用等货商。你就算收的价格比货商低一些,大家也不会说什么的。”
李云帆摇了摇头,笑道:“你不懂。想赚钱,大可以在主顾身上去动脑筋。但一定不能压自己人的利润。你连自己人都不照顾,谁还愿意照顾你呢?”
李功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反正知道云帆哥不是胡来的人就够了。
……
李功来办事还是相当靠谱的。
第二天族长就打过招呼了。
不过半日时间,就有人带着几篮风干的蕈子找上了门。
称重,给钱,然后记账。
这交易的全过程,李云帆并没有参与。
都是米茹在做。
小丫头做这事的时候有模有样、一丝不苟。
李云帆感觉米茹还真有当管家婆的天分。
而卖了蕈子的人,发现李云帆果然如族长所说,给的价格比货商高两成。
回去后就告诉身边的朋友了。
之后几天,来李云帆家里卖蕈子的人络绎不绝。
米茹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白日里收蕈子,晚上便开始算总账。
“三百七十三斤六两……一共是六贯七百二十五文。上次结余二十七贯五百六十二文,如今还剩二十贯……”
算完账,米茹看着李云帆,苦着脸道:“相公,这钱花得好快啊,再这样下去,很快就要花完了。”
李云帆笑了起来:“不是还剩二十贯吗?放心吧,很快就能见到回头钱了。明日我去镇上一趟,茶油用完了。得买点茶油。你再给我拿五两银子。”
“买个茶油,需要这许多银子吗?”
米茹此时俨然跟个小守财奴似的。
不过嘟囔归嘟囔,她还是一分不少的把银子交到李云帆的手上。
“相公省着点花,别再给茹娘买东西了。茹娘现在有吃有穿,什么都不缺呢。”
“我知道你缺什么了……”李云帆收起银子,笑着打趣道,“你缺钱!回头把银子全换成铜钱,让你没事儿数着玩,才是最让你开心的事儿,对吗?”
“嘻嘻,相公真了解茹娘。”
……
“这便是你用那苦浆果做出来的东西?”
翌日清晨,去往夹山镇的半路上,阿力拿着手上的一个竹罐一脸好奇。
李云帆点了点头,将那竹罐的塞子打开。
一股鲜香的味道扑鼻而来。
阿力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这……这怎么吃?”
“调菜,或者烹炒都行。”李云帆示意阿力尝一尝。
阿力倒出来一滴,抹在手背上。
细细地嗅了一嗅,接着又舔了一口。
“嗯……”
阿力眼睛瞪的圆圆的。
是从来都没尝过的味道。
而且相当不错!
“叫我也尝一尝……”
李功来也学着阿力,抹了点菌油在舌头上。
“哇,好吃!”
李功来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云帆哥,我吃着怎么有股蕈子味?”
“就是用蕈子熬出来的啊!”
“啊?”李功来顿时想起这段时间,李云帆大量收购蕈子的事儿了。
迟疑了一下,李功来问道:“多少蕈子才出这一罐?”
“一百斤蕈子,四十斤茶油,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材料,能出八十斤菌油。”
阿力一听,顿时吓了一跳,他连忙把塞子塞好,然后将那竹罐递还给李云帆。
“太贵了,你快收好!”
李云帆没有接,而是笑着把另外一个竹罐递给李功来:“给,我这第一批做的不多,你们一人一罐,尝尝鲜。”
“使不得,使不得……”
两个人都不敢去接。
最后李云帆还是硬塞,二人才收下。
到了镇上,李云帆直接去油坊买茶油。
阿力想到临来前,嫂子让他捎十斤豆饼。
于是和李云帆打了个招呼,便独自行动了。
(https://www.biquya.cc/id177576/567931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