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有备而来
李家庄依山而建,庄子中间还有一条西沱河,穿村而过。
这西沱河属于嘉陵江支流。
全村二百多户,一千人左右。
这在大晟朝来说,已经算是个大村了。
李云帆承诺的,让全村人都吃饱饭,就意味着他要管这李家庄一千多张嘴。
前段时间,李云帆做菌油生意,赚了差不多二百多两。
当炼油坊建好,虞家陆陆续续又前来拉走了好几批菌油。
现在李云帆手上结余的银子差不多有六百二十多两。
六百二十多两银子,如果只买粮食,差不多够全村人吃一个多月的。
但这不是李云帆要的效果。
倘若靠他一个人赚钱来养活全村人,那他可以做好累死的准备了。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
一直养着这帮闲人,最后只会把这些人养成白眼狼。
想要让全村人吃饱饭,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全村人致富!
而最好的致富手段,就是给这些人提供工作。
李云帆把阿力、李功来这些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发布招工的消息。
目前最好的状态是一户招一人。
不管男女,只要是青壮就行。
这等于李云帆一口气,要招将近二百人。
“云帆哥,你要做什么?招这么多人?”
李云帆笑着说道:“先弄个两个厂子,一个烧砖,一个烧石灰!”
李家庄的地形,李云帆已经看过了。这里靠山,烧制石灰的石头取之不尽。
至于说烧火的原材料,木头更是多得用不完。
除了这两样,那西沱河的水,也可以保障原料加工。
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李云帆实在想不到比建砖厂和石灰厂更好、更快的项目了。
听李云帆说要搞火窑,阿力忍不住说道:“河东灵的一个人,以前也搞过一段时间砖窑。可最后烧了几炉砖,都烧坏了,那人也就放弃了。最后窑也废了。”
阿力这是在告诉李云帆,搞砖窑的风险。
李云帆却笑着说道:“放心吧,我自有计较。”
李云帆招工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村子。
一听说李云帆这一次要招两百多人,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之前李云帆招人,给的待遇早就传遍整个村子了。
哪怕是不给工钱,冲着吃饱饭,大家都愿意干。
于是有那心思活泛的人,早早便来找李云帆了。
“云帆啊,听说你干活儿缺人手了?你看我跟你婶子怎么样?别看我俩年龄大了,可这一身力气不输你们年轻人。”
李云帆笑了笑:“根叔啊,我是招人不假,但一户目前只招一人。不管是你还是婶子,只要有闲,都可以来帮忙。但多了就不行了!”
目前窑厂尚未开工,初期建设用不了那么多人,很多的劳动力都是浪费。
为了让所有人都有事做,李云帆还专门做了详细的分工计划,确保这劳动力不会浪费。
招人很快,不过两日时间,这二百多人便确定了下来。
基本上每户都出了一个人。
这其中有男有女。
正式开工前,李云帆也专门把大家召集在了一起,开了一场“动员会”。
“想来大家也都听说,我要开窑厂的事儿了。往后的一段日子,大家就要跟着我一起忙活起来了。当然了,我不会让大家白忙活。”
“在窑厂建成之前,我给大家按天算工钱。一天五文钱。管吃!”
一听说管吃,还给钱,大家顿时激动起来。
说实话,这一天五文钱相较于之前李云帆招人时的待遇,那是远远不如。
但村民们现在都还知足。
不少人说的没错,只要李云帆管饭,哪怕不给工钱大家都愿意干。
甚至个别人还担心,李云帆如此慷慨,手上的存银怕撑不了几日。
于是有人立马喊道:“云帆啊!我家还有俩小子,干活儿利索得很。你只要管他们饭,不给工钱也行。你看谁手脚不麻利的,干脆替了。能省点是点。”
“是啊云帆,我家你嫂子也一样。不给钱,光吃饭就行……”
李云帆能理解大家的想法,他笑着摆手道:“大家不用担心。承诺给大家的工钱,肯定不会少的。给大家提供的机会,也是公平的。”
“但我有句丑话要说在前头!大家千万莫要因为工钱按天算,这干起活儿来就消极怠工。倘若有此情况,那我辞退各位的时候,别说云帆不近人情。”
村民们顿时嚷嚷道:“这叫什么丑话?再没有比这实在的话了!云帆给大家这么好的条件,若是还有谁出工不出力,那跟畜生有什么两样?”
“就是!不想干就早点滚,把窝挪出来,有的是人抢着干!”
见大家如此表态,李云帆也笑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那么接下来,我要对后面几日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分工。”
李云帆抽出了一张名单,按照户,给大家分成了十组。
每一组组长都由保长或者威望比较高的人担任。
接着李云帆又对各组进行分工。
有的组负责伐木,有的组负责采石,有的组负责挖土……
所有的分工,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包括这其中的女子,也都被安排着,做熬制糯米汁的工作。
各组领命后,所有人都感觉精神抖擞。
如此召集全村人一起开工的场面,似乎已经很久没见过了。
翌日正式开工。
大家很快便进入了状态。
李云帆、米茹、族长李晔几人站在选好的窑址前,看着忙碌的村民,各怀心思。
族长李晔非常高兴。
甭管李云帆后边能不能兑现,让全村人都吃饱饭的承诺,仅从目前的情况看,他已经让村里的人有了奔头。
米茹虽然知道,李云帆承诺李晔的事情,但想想这二百多人每天的工钱和饭钱,她就心疼得不得了。
花钱如流水啊!
李云帆没那么多的复杂心思。
已经决定好的事,既然开始做了,那便要做好。
他在指挥着村民,搭建窑炉、燃料堆放区、成品区等等。
而他设计的砖窑与石灰窑,相距并不远。
从地基处理,到窑体砌筑,所有的流程,都是李云帆在旁指导指挥!
大家原本还觉得,李云帆突发奇想要盖窑,未必能成。
但如今看到李云帆如此专业的指点,大家心里不禁暗自佩服,纷纷感叹:“云帆果然是有备而来。这读书人一旦想要干什么事,还真是比普通人强百倍!”
(https://www.biquya.cc/id177576/5679308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