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 > 第六十三章 531号出海

第六十三章  531号出海

后世的海军出海,有补给舰跟着,还有其他国家的码头可以停靠,补给不用发愁,吃喝好了,就有饱满的精力来执行任务。但是现在就不行了。

这种一两千吨的护卫舰用的是适合高航速的艇型,长宽比大,在海上可以破风斩浪,但是左右摇晃会更加的剧烈。

后世的军舰长宽比小,军舰上的容积大,同时摇晃也会减轻。

这主要是动力系统的问题,发动机不给力,只能用这种艇型。按照原定计划,这款护卫舰用的是柴燃交替动力,不过预定的燃气轮机根本就研发不出来,也只能是用柴油机来凑合。柴油机不仅仅用来驱动军舰,也得带动发电机,给整个军舰供电,由于这艘护卫舰原本就打算加装导弹,需要提供更多的电力供应,所以特意加大了发电机。

这倒是带来了一个额外的好处:只要不是在执行任务,那么他们就有充足的电力来做饭了!

虽然其他国家的海军有拎着煤气罐在甲板上做饭的例子,但是这样毕竟不安全,国内的军舰都是在用电炉子做饭,杜绝任何的明火。

由于船舱内空间狭窄,每次出海之前甲板上都被堆放得满满当当,这些食物会在回来之前都消耗掉的。

“这上面只有土豆和洋葱吧?”秦文明好奇地问道。

“那是当然,罐头都在船舱里,如果直接放在外面,那一个晚上就可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说起这个来,就连吴伟都没办法。当兵时间长了,都成兵油子了,哪怕就算是甲板上的土豆,都可能会被偷走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被烤了吃,要是把罐头放在外面,那还能留下?

秦文明也觉得有些好笑。

“走吧,咱们去你们的工作和生活区看看。”吴伟说道:“你们要在沿途改装红旗-61导弹,所以,咱们把弹库旁边的舱室给你们腾出来了,供你们使用。”

双联装的发射架矗立在舰炮的后面,前后各有一座,这样一次性能发射四枚导弹,那么,发射完之后呢?

当然是需要再装填了。

在发射架的下方,还有专门的弹库,在发射完毕之后,弹库就能把导弹再输送上去,继续装弹发射。

这种方式也是目前各国海军的主流,毕竟除了美国人搞出来了垂直发射装置之外,其他国家还没有类似的方案,用的都是这种发射架。

在陆地上一般都是人工装填,等到发射完毕之后,用吊车把导弹从运输车吊到发射架上,而海上就不行了,因为军舰在来回晃动,吊车根本就无法工作,而且,陆地上装填无所谓时间长短,大不了同时用四五辆发射车,二三十枚导弹都能随时准备待发,海上就不行了。

军舰可没有那么多空间容纳大量的发射架,哪怕就算是美国人万吨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用的也不过是前后各一座发射架,后续才升级为了MK41垂直发射装置。

小小的053K能安装两座双联装的发射架,已经很不容易了,下面当然也得有弹库。

这是直立回转式结构的弹库,有12枚导弹,这样整个军舰有24枚备弹。这个巨大的弹库占据了大量的空间。作为专业的防空舰,它把反舰导弹都给省了。等到秦文明来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的摇头,这空间完全可以布置下一座24单元的垂直发射装置了!

钢铁框架的旋转发射装置,旋转预留的大量空间……这么多的地方都浪费掉了,可惜啊!

“我们在这里搞研究,会不会有些危险?”梁晋才皱着眉头问到。

这次出去是执行任务,所以导弹都被塞里面来了,万一出现意外导致爆炸,那还不得把军舰给炸沉了?

到时候就是一幅放烟花的场景啊!

“梁工,要是怕危险的话,你们就下去,我一个人在这里就行了。”

秦文明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就让梁晋才恼火了:“我怕什么危险?我是怕给部队,给祖国造成损失。”

“如果我们不能赶走敌人,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侵占我们的岛礁,那才是最大的损失,现在这点小小的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只要我们能够严格地按照操作规程来做,就能把危险降低到最小,还有什么可怕的?”

“好。”梁晋才点头:“你不怕,我也就不怕,咱们豁出去了!”

呜呜!汽笛鸣响,531舰在这个夜间开出了港口,踏上了漫漫征途。

导弹弹库里,一些人在忙碌着,一盏专门拉扯过来的灯光下,闪动着他们的身影。

“秦工,这电路图完全没问题!”梁晋才趴着看了半天,进行了各种计算,现在抬起头来,目光之中满满的都是佩服:“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就完成了近炸引信的设计,用晶体管和晶闸管代替了以前不可靠的电子管和继电器的电路,真是太厉害了!”

“现在不是说佩服的话,既然电路没有问题,那我们就立刻造出来,安装到导弹的导引头里面。”

这绝对是从未有过的研发经历!一款导弹在装备到军舰上之后,在航行的过程中进行改进,而且,还是从蚀刻电路板开始!

“这个工作就交给大家伙做了,我困了,得眯一会儿。”

秦文明只管提供技术,如果这些动手的工作都要他来做的话,那他就得累坏了。

秦文明说完走向了一旁的吊床。

军舰上的空间有限,额外搭载人员,那就得睡吊床,原本吴伟是安排水兵腾出来了一个舱室,其他的交替睡热铺,不过被秦文明等人拒绝了,在这里睡吊床更加方便。

热铺是潜艇特有的方式,由于潜艇空间更加宝贵,所以睡觉的地方不够,水兵们需要三班倒,三个人一张床铺,每人睡八个小时,这样床铺上永远有人睡觉,一直都是热的。躺在吊床上,秦文明听着技术人员们工作的声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不知道睡了多久,被一阵扑鼻的香味刺激的醒了过来。

“吴舰长,这个点还供应饭菜?”梁晋才好奇地问道。

“对啊,这里面还放了不少的肉罐头,这是专门给咱们加餐的吗?”秦文明从吊床上一跃而起,看着那菜盘子里大块大块的肉罐头,有些感动:“咱们既然来到了军舰上,就要和战士们保持一致,可不能开小灶。”

“战士们都习惯了,你们就不同了,第一次来到军舰上,还是远航,趁着还没有晕船,能吃下东西就多吃点,等到过几天海浪大了,你们可能什么都吃不下。”吴伟说道:“你们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要多吃点才行。”

“好,谢谢吴舰长。”梁晋才同意了,他当然知道,一旦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舰体晃动厉害,就连海上经验丰富的水手都可能会晕船,更不用说他们这些技术人员了。

一旦晕船,什么都吃不下,吃什么吐什么,体能也就会大大下降,所以现在就得多吃。

理由充分,没什么好推辞的。

大块的肉罐头,搭配着新鲜的白菜和粉条做成了杂烩菜,吃起来真叫一香!秦文明也是大快朵颐。

“对了,吴舰长,咱们海军没有鱼肉罐头吗?”秦文明突然想到了什么,向吴伟问了起来。

“当然有,不过,咱们的罐头是上级统一调拨的,不是咱们海军自己生产的,陆军,空军,都可能吃到咱们的鱼肉罐头,秦工,您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我想到了二战的传说。”秦文明说道:“当时老毛子缺乏粮食,在水里捞鱼,直接切三段装罐头,如果运气不好的人,拆开一看,里面就是几个鱼头在对着自己。”

“是啊,当年咱们也吃过那种鱼肉罐头。”吴伟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起来。

一顿热乎的饭菜吃完,秦文明感觉到自己又充满了干劲,吃饱喝足,就不能再睡懒觉了,还是接着干活吧!

“梁工,咱们再讨论一下导弹的410项技术缺陷吧。”秦文明说道:“目前咱们容易解决的是软件问题。我认为在引导攻击过程中,肯定有很多程序是可以优化的。”

“是啊,咱们第一次做半主动雷达引导导弹,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软件上肯定不完善,秦工,您懂这些?”

“马马虎虎吧,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弹库里飘出来了松香的味道,改进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电路开始焊接了,秦文明则是继续研究起来了新的改进项目。在国内,红旗-61属于匆匆过客,海军后期装备的半主动雷达引导的舰空导弹是红旗-16,这款导弹和老毛子的施基利防空导弹有很大的渊源,而且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技术。所以,秦文明恰好可以把这种导弹的很多技术都给移植过来。

当年秦文明可是红旗-16导弹的研发人员之一,不用带电脑过来,不用看资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全部都在他脑子里存着呢。

这一路南下,秦文明轻轻松松地解决着红旗-61上的技术问题,几天的时间下来,大家伙看的眼神都变了,梁晋才更是要拜秦文明为师了。

就在秦文明忙活的时候,张小花也返回了771厂。

“大哥呢?他怎么没有一起跟着回来?”看到张小花之后,秦宝山就立刻着急了。

“他有新的任务,要几个月才会回来。”张小花淡淡地回答道。

什么?

迎接的人都傻眼了:“咱们接下来那么多的科研任务可怎么办?”

“我来主持。”张小花说道:“首先,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合格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生产出来!”

一个月,攻克国内数年都无法攻克的技术难关?

所有人都是大眼瞪小眼。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6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