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重返1985:我的军工帝国 > 第七十七章 摘除了白内障的千里眼

第七十七章  摘除了白内障的千里眼

“秦工,您对我们的涡喷-14不看好?”林老立刻就听出了秦文明话语里的意思。

“从建国以来,我们一直都是在走仿制的道路的。”秦文明分析起来:“就拿现在的涡喷-13来说,仿制的是米格-21MF战斗机的发动机,所以没有经过太大的波折,估计再有两三年就可以成功定型,这样算起来,从78年立项到定型,也得用十年的时间。涡喷-14是我们自研的,走下来得多少年?我觉得至少得准备二十年以上,而二十年之后呢?我们还需要涡喷发动机吗?”

众人脸上表情各异,秦工虽然不是搞飞机发动机的,但是对这些行业内幕倒是很熟悉。

发动机的研发,可不是那么顺利的啊!“可是,这款发动机也不是全新的,我们也是用现有技术来改进的。”现场的一名技术人员开口了:“我们的这款发动机,用的是现在涡喷13发动机的3级低压压气机和缩小的斯贝发动机前7级高压压气机的叶片造型。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根据涡扇6以及涡喷15等发动机的经验,设计出燃烧室、高低压涡轮和加力燃烧室等部件。”

可以说,涡喷-14就是利用现有技术攒出来的,所有人都以为这样能走个捷径,但是,航空发动机研发的道路,必然是脚踏实地才能走下去的,哪里有捷径可以走!

秦文明继续摇头:“用既种不同的发动机来配套,是不科学的,等到这款发动机上台架试车的话,就该发现高低压压气机不配套了,解决的办法……”

对涡喷-14经历的难关,秦文明也是有所耳闻的,高低压压气机的不匹配困扰了研究人员多年,几经技术攻关,最终增加了第四级低压压气机,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是设计上的缺陷,技术人员在没有吃透航空发动机基础的情况下就开始搞起来了组装,问题必然就会爆发在试车中。

材料和工艺上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这款发动机首次采用了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复合空心冷却涡轮叶片技术以及气膜冷却技术,结果频频出现高压涡轮叶片根部断裂的问题,之后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终于找到了原因:叶片根部壁厚超差、气膜孔再铸层微裂纹及孔边锐角形成疲劳源等综合因素。

此时,说起这款发动机来,秦文明就想要指点江山一番,不过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您又不是航空动力学专家,您怎么知道我们的高低压压气机不匹配?”这名技术人员有些不满了。

秦文明笑了笑:“是啊,我是不懂,术业有专攻,我就不发表意见了,我接着安装电子设备。”

秦文明一来,张小花就默默当绿叶了,只是在一旁工作,指挥之类的工作都交给秦文明了。现在听到秦文明被怼,也是觉得好笑,露出了一个微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这天晚上,设备就安装完成了,地面调试了一天,机载雷达设备就该试飞了。

“老滑,你的任务艰巨啊。”停机坪前,顾老语重心长地看着穿着全套飞行装具的试飞员滑东杰。

这是一个瘦高个子的飞行员,看上去有些单薄,不过试飞经验却非常丰富。

十年前,当时滑东杰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的时候,就承担了歼八的试飞任务,在天上遭遇双发熄火,他尝试了六次,都没有把发动机启动成功,塔台跳伞的命令传来,他依旧没有放弃飞机,终于第七次启动成功。试飞员是在死神的刀尖上舞蹈,各国都是这样,苏联最著名的格罗莫夫试飞院,死了几百名试飞员,才将苏联的战机飞到了世界顶尖水***。

现在,滑东杰又要执行试飞任务了,面对着顾老的担忧,他的脸上露出镇定的笑容来:“顾老,您放心,我对这架飞机有信心,我现在很期待在空中的试飞,这架飞机的雷达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经过多年的试飞,歼八2  的机体已经成熟了,发动机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航电设备落后,这次终于要换装先进航电了,滑东杰很是激动。

“那就飞吧。”林老在一旁说道:“我要带着你们的喜讯回首都。”

首都那边还有人对这个项目充满疑虑,认为应该从美国引进航电设备,毕竟这些年来,国内的军工单位就没有让他们满意过。现在,这架飞机要试飞了,林老充满期待。

其实,如果是全新的雷达,在试飞的时候不会直接装在战斗机上,首先用一架运输机或者是客机改装成试飞***台,这样技术人员也可以钻进去,随时排除各种故障。

不过,秦文明对这款雷达信心十足,国内也没有专门的试飞***台,所以就干脆直接使用歼八2的机体了。

发动机轰鸣声响起,歼教五首先滑上跑道,它是作为预定的搜索目标的,得先飞上天去当靶子。

歼教五起飞之后,改装了航电设备的歼八2滑上跑道,缓慢起飞。

看惯了三代机的旱地拔葱,这种飞机的起飞还真是有些慢,秦文明心中知道,在战机的研发上,国内是任重道远啊。

等到这次试飞完成之后,就得回去看看了,长时间留在这里,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了。

“宝山兄弟,这简直就是咱们国内机载雷达研发史上的奇迹啊,咱们突然就向前迈了一大步。”秦宝川站在秦文明身边说道。

“是啊,咱们落后太多了,不迈开大步,怎么追赶超越。”秦文明也只能回答。

“你们771厂太厉害了,各种技术都能突破,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秦文明的心中清楚,自己的这个大伯是在怀疑自己了。

“当然是用我们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努力奋斗的精神。”秦文明说道:“还有运气。”

说完,秦文明向四周看了看,林老***时一直和自己在一起,所以秦宝川没有机会和他单独谈话,这次呢?这次怎么不在现场了?

林老已经跑去塔台那边了,于是,秦文明也迈开大步:“我去塔台听听空中的情况。”

秦宝川看着秦文明的背影,心中的疑惑更多了。

“太棒了!我的雷达屏幕上已经看到了目标机,距离八十公里!”秦文明刚刚到达塔台那边,就听到了无线电里传来滑东杰兴奋的声音。

虽然是仿制了AWG-9雷达,但是毕竟没有那么大的个头,也没有专门的雷达官,想要实现AWG-9雷达那种两三百公里的探测距离是不可能的,使用脉冲多普勒功能的时候,在八十公里的距离上发现歼教五这样的目标,已经很不错了!

按照和***典范计划,从美国采购的AN/APG-66雷达,对五***米反射面积目标的发现距离,也不过是75公里左右,这款雷达已经达到了进口雷达的水***!

原本计划安装的208雷达,搜索距离仅仅有30公里左右,甚至飞行员目视都能看到目标的距离!

现在呢?八十公里啊!再配合上中距空空导弹,战机的短板就被补齐了啊。

“太好了,我们的战机从此有了千里眼。”林老兴奋地说道。

“不仅仅有了千里眼,还摘了白内障。”秦文明笑着说道:“接下来,检测一下合成孔径功能。”

具体的雷达测试,是需要长期的过程,各种设备反复调整测试,最终达到了一个最优化的方案,不过,现在第一次试飞,就要简单得多了。

天空中,滑东杰操作雷达设备,改变模式,很快,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幅清晰的地图,山川的形状显示得非常逼真,就和军用地图一样。

“太棒了,从此以后,我们的飞行会更加容易,尤其是夜间飞行。”滑东杰的声音再次传来。雷达的第一次试飞,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各种模式都很正常,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咱们终于有了合格的机载雷达!”林老几乎就要热泪盈眶了。

“  是啊,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顾老说道。

“接下来,就该进行详细测试了,尤其是和导弹的匹配,希望14所的同志能继续认真工作,完成这些任务。”

听到秦文明的话,林老顿时一愣:“秦工,您要走?”

“对啊,任务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也该回去看看了。不过,不用担心,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我。”

林老点头,秦文明这趟出来,有几个月没回去了,也是该回家看看了,这点他是可以理解的。“张工能留下来吗?”14所的技术人员开口问到。

毕竟,秦文明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张小花一直都在主持大局的,他们对张小花非常佩服。

“张工和我一起回去。”秦文明看了提问的人一眼:“按照咱们当初的计划,14所是机载雷达研发的主要单位,我们771厂只负责搞雷达天线,现在我们离开,也是对你们的考验,希望你们能接受住这个考验,不要辜负了空军的期待。”

“是。”被秦文明这样一激将,对方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责任感来。

回到771厂的时候,夜幕降临,这个季节的南方大山,已经非常寒冷了,秦文明拉着张小花的手:“咱们得赶紧回去了,回去之后的说辞,你都想好了吗?”

“还能有什么说的,还是家里父母生病,照顾病人呗。”看着生产工厂透出来的点点灯光,张小花知道,这次行程终于要结束了,她该回去了,甚至,以后还能不能回来也不一定。

秦文明没有提前打招呼,又是夜里,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回来,趁着这个机会,赶紧离开这里!

秦文明的兜里揣着猴票,拉着妻子的手,然后去找小仓房里的防辐射服。

等到打开小仓房的时候,秦文明的脸色就是一变,里面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60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