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红旗-61的改进
听到秦文明这种视专利为狗屁的说法,张老也是笑了。
“秦工,你这个办法倒是也不错,咱们能制造出来是咱们的本事。”张老说道:“经过这次交易,咱们海军的防空问题就将得到极大的缓解啊。”
“嗯,是能缓解一下,但是想要彻底解决,还是得以后,有了先进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和区域防空导弹,类似于美国人的宙斯盾战舰那种,才能给我们海军撑起可靠的防空保护伞。”秦文明说道。
张老一阵的苦笑:“秦工,您说的这些,对我们海军来说,暂时还只能是幻想啊。”现在的海军,防空能从机枪变成防空导弹,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是个点防空的导弹,那也比没有强,至于区域防空能力,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啊。
秦文明点头。他接触过红旗九的研发团队,他可以推动红旗九导弹的研发,但是,导弹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的很多配套设备啊。
比如说,相控阵雷达。
现在,空军的红旗九项目,只要用被动相控阵雷达就可以了,也就是当初秦文明在凯山导弹上帮忙研发出来的雷达就可以了,但是,海军的起点要更高一些。
其实,现在美国海军使用的宙斯盾系统,还有苏联使用的天空哨兵,都是清一色的被动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还是靠电磁管向外辐射电磁波,然后通过前面的移相器来改变相位,实现扫描的功能。
但是,这种雷达已经落伍了,新的相控阵雷达技术已经进入了主动相控阵时代,这种雷达平板上,有无数个小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具有发射和接收能力,称为T/R单元,这样大量的单元组成阵列,就是更加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哪怕其中一部分组件损坏,剩下的组件也能让雷达继续工作,还能将雷达分成几部分,分别扫描不同的区域等等。
但是,这种雷达需要先进的加工能力,在这个时代还达不到,秦文明也无法将那个时代先进的 加工设备带过来。
暂时只能是不用想了,等到以后再说吧。
除了雷达的问题,还有就是数据处理,四面相控阵雷达搜索到的数据会成几何倍的增长,如果没有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来处理的话,跟就不够用。
所以现在,暂时不用想那种先进的高大上的东西了,就算是秦文明给张老画饼,张老都没有当真。饭要一口口吃,活要一点点的干,比如说,目前最要紧的就是解决红旗-61导弹的垂直发射的问题。
第二天,会议室里坐满了红旗-61的研发人员以及军舰的设计人员,梁晋才的目光中满是期待,望着秦文明。
“首先,我们来说发射药的事情,我这里只有相关的技术资料,还希望各位回去之后进行一番研制,注意,这种固体发射药很危险,实验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安全。”秦文明首先拿出来的就是这次带进来的资料,已经全部都打印出来了。
现代化先进的导弹射程增加,主要依赖于发射药技术的提升,也就是说,别的不动,只换发射药,就可能让射程翻倍,甚至是两三倍。
现在,秦文明拿出来的是这个时代的技术能做到的最好的发射药了,不过他只能提供技术,不可能跟着一起去研究。
“多谢秦工!”梁晋才接过来资料,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技术资料,心中很是兴奋,这资料看上去很成熟了,加工工艺也有,只要照着上面的要求做就可以了!至于实验的危险性?搞军工,哪里有不危险的,回家抱孩子最安全。
“好了,我们接着说垂直发射系统的事情,先来说弹翼折叠。”
发射药的技术可以慢慢研究,哪怕暂时没成果,也可以先用现有的导弹来凑合着用,但是红旗-61的垂直发射系统,是必须要尽快搞定的。
在053K上,用的是斜臂发射架发射红旗-61,这种方式让暴露在外面的导弹受到海上盐分等影响,导致可靠性降低。所以,到了053H2G上,就用了六联装的发射筒,只不过因为技术人员无法解决弹翼折叠的问题,导致这种导弹的发射筒非常巨大,让人一度以为那东西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大杀器。类似于老毛子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一类的。等到以后知道了之后,才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现在,秦文明既然来了,当然不能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咱们也研究过弹翼的折叠问题,总体来说,有气动、液压、电动这些方式,但是,这些都会让导弹变得更加的复杂,要提供气源、液压源、多余的电力等等,同时还会存在冲击力大,可靠性差等问题。所以,秦工,您有什么办法给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你们提出的这些,都很复杂,你们想过扭杆或者弹簧吗?”
也不能怪眼前的技术人员想不到,因为现在国内的小型导弹,还没有折叠弹翼的产品,只有大型的反舰导弹,比如说C601,C801之类的才会用到折叠弹翼,因为导弹的体积大,所以用气动或者液压都没问题。
梁晋才为了折叠弹翼也动了一番脑筋,只不过没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现在,秦文明一句话就把他们给点醒了:不用那么麻烦,直接用扭杆或者弹簧就行!
这东西是一次性的,在装进发射筒的时候,把弹翼折叠起来,等到发射的时候把弹翼弹出来,接着就不需要再改动了。
只要用扭杆或者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满足一次性弹翼展开需要的能量就足够了。
秦工还真是厉害,一下子就给解决了。
“当然了,还有舵面的转动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下机械结构,我觉得,可以这样设计。”秦文明说着站了起来,开始在后面的黑板上画图。
他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不是很熟悉,但是对于这个折叠弹翼技术却很熟悉,很快就将设计图画出来了,看得众人连连点头。
红旗-61导弹的弹翼特殊,前后两组弹翼差了四十五度,从正面看,一组的X型,一组是+型,这样的弹翼让它很难塞进一个正方形截面的发射筒去,必须要折叠才能减少体积。
现在,两种方式,扭杆或者弹簧,秦文明都给画了出来,众人满满的都是激动。
“我只负责画设计图,具体的技术研发,还是得看你们。”秦文明说道:“我们接着来说垂直发射技术,这种技术有两种,冷发射和热发射,我们在昨天的时候已经确定要采用冷发射技术,所以,我们今天只说这种技术。”
众人认真地倾听着,就像是勤奋学习的小学生一样。
“其实,冷发射技术早就有了,潜射弹道导弹在发射的时候,就是先弹射出来,出水之后再点火,这就是冷发射,我们的防空导弹体积小巧,冷发射会更容易,不过,弹射的气源选择是很重要的。”
冷发射的发射筒要长一些,上面是导弹,中间是隔板,下面一段则是等待动作的部分。在发射的时候,高压空气涌入下半截,巨大的气压把隔板向上推,隔板上方的导弹就跟着飞出去了,导弹也不用飞太高,只要飞出去十米二十米,离开军舰甲板就行了。
“早期的冷发射技术,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弹射的工质,这种发射方式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污染,但是,压缩空气不是随便来的,需要在发射装置上安装高压气瓶,在军舰动力系统上安装空气压缩机,所以,会导致系统复杂笨重。我们还是选择燃气发射器更合适。”
其实,到了后世,随着先进的碳纤维等新材料发展,高压气瓶的强度、轻质化、耐高压性能飞速发展,采用压缩空气的冷弹射技术又成为了许多导弹的优选。不过八十年代嘛,还是算了。
“这个燃气发生器的技术也不复杂,其实它就是个二踢脚。”秦文明介绍起来:“我这里就有一种燃气发生器的设计方案。”
说完,秦文明又画起来了设计图。燃气发生器,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发射药包,里面有固体火药,燃烧的时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上面的隔板,这种装置体积小、能量大、发射装置简单,是目前最合适的方式。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说它是冷发射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东西其实也是热发射,只不过使用的不是导弹自身的动力而已。
由于这种发射方式会燃烧,所以,发射筒也需要耐高温,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会在乎这些。
“秦工,这些技术的研发,都需要时间,如果赶不上我们052驱逐舰的建造怎么办?”等到这些技术都介绍完毕,一直在这里旁听的潘老终于开口了。
“怎么可能赶不上,我们的052驱逐舰才开始设计,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正式开工建造,你们在设计的时候,只要先给我们的防空导弹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就行。”秦文明说道:“至于导弹的技术,估计有几个月就差不多了。”
“秦工,这几个月的时间,您要不要留下来,和我们一起细化052驱逐舰?”潘老继续发出了邀请。
秦文明无奈地笑了笑,估计潘老后面这个邀请才是最重要的。
“潘老,现在设计工作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工作还是解决这么多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你们703所是不是先垒一个地面结构的测试台,把电子装备放上去看看具体如何?”
秦文明清晰地记得,当初052驱逐舰的研发过程中,电磁兼容可是困扰了设计师们很久的。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57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