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歼八3战机
外国人走了。
“秦工,虽然这次没有谈成,你也不用灰心。”林老笑呵呵地说道:“反正咱们也不是真的缺发动机,咱们国内的相关部门正在研制涡扇十,他们一定会加快研究的进度,不会耽误我们的十号工程的。”
“林老,您不用安慰我,这个项目怎么就没有谈成了?”
“老毛子不是走了吗?”林老很是好奇。
“对啊,老毛子是走了,他们肯定还会再来的。”秦文明说道。
他不是对自己的操作有信心,而是对老毛子有信心,毕竟,老毛子攻克不了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研制难关,那就无法让苏-27变成真正强大的飞机,他们只能从自己这里买技术,一百台发动机也值了!
“好啊,那咱们就看着了,秦工,最近有没有时间?如果有的话,咱们去601所看看,那里的歼八3正在生产第一架样机。”
“歼八3?这是什么飞机?”此时的秦文明还有些纳闷,毕竟,在自己的那个时空里,只有歼八2啊。
“目前,咱们的相关单位已经研发出来了昆仑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性能相当不错,正好,你们771厂又搞出来了先进的雷达设备,咱们的技术难题都已经解决了,所以601所就决定把昆仑发动机和先进雷达安装到歼八战机里面,这个项目叫做八三工程,新的飞机就是歼八3.”
秦文明反应过来了。
其实他没怎么和601所交流过,昆仑发动机是为了给山鹰配套的,同时也可以给超七配套,但是,有了这么好的发动机,601所当然动心了。
611已经在搞十号工程了,一旦这个工程取得成功,那611所的歼十战机一定会成为空军未来的主力,那他们601所岂不是要被边缘化了?他们必须要尽快努力,弄出一款有战斗力的飞机来。
只不过,想要全新研发太难了,干脆,就把歼八改造一下好了,原本就想要把歼八弄去美国安装航电设备,改造一批的,现在放在国内改造就可以了。
换装了新的发动机和航电,就可以让飞机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了,这个项目被称为了八三工程,汇报上去之后,空军也很满意,就批了下去,新的战机也就被叫做歼八3了。
“他们不等自己的涡喷-14?”秦文明问到。“他们的涡喷-14也在抓紧研发,后期或许会换装涡喷-14.”林老说道:“看来你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们就去看看吧。”
秦文明点头。
北方的大地,漫天雪花,601所所在的城市,更是冰天雪地,但是,技术人员还是充满热情的,他们在用饱满的精力工作着。
“老林,老秦,欢迎来咱们601所。”顾老迎了上来,说话非常的客气:“咱们的8301号样机,正在装配之中,我带你们过去看看。”
112厂的生产车间很宽大,无数的人员在工作着,一个个的工位上,都有勤奋工作的人们,当来到一个边缘的工位上的时候,秦文明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张工,你在这里?”
“是啊,这里要搞八三工程,给我发了好几次邀请,后来顾老上门,我就来了。”张金海说道:“你也应该知道,我心念念的还是八爷啊。”
张金海说的话,一些人听不懂,但是秦文明是能懂的。
昆仑发动机就是成熟的涡喷-14,而涡喷-14就是给歼八3量身定做的,只可惜,在外面的那个时空里,涡喷-14质量太差,最后导致歼八3功亏一篑,对于涡喷-14的研发人员来说,这是个遗憾啊,现在,来了这里,有机会来弥补遗憾,当然要埋头苦干了。
“嗯,八爷万岁。”秦文明说道:“不过,这种装配对你来说都是小工作,你的任务可不仅仅是搞装配,还是要在现有的昆仑发动机的基础上继续改进提高。后期的那些指标,还等着你实现呢。011基地的黎阳发动机厂需要你。”
这句话算是提醒了,你可别留在这里不回去了,你的事业可不在这里,如果你被这里的黎明厂给忽悠住了,那可不行。
毕竟,黎阳厂才是你的根。
张金海点头:“我知道,秦工,等装配完了我就回去,晓梅还等着我呢!”
郭晓梅?对啊,张金海在这里是有老婆的,他的根就在黎阳厂,所以,肯定不会被忽悠的,只不过,郭晓梅不是一直都在照顾他的生活吗?怎么没和他一起来?
“郭晓梅呢?”
“晓梅她,她身体不舒服,所以,就留在黎阳厂那边了,北方太冷了,她的身体受不住。”
“有了?”秦文明更是觉得有意思了:“好啊,张工,别看你年纪大了,宝刀不老啊!这是不小心枪走了火,还是故意出人命的?”
等到秦文明调侃完,发现四周的人都在用特殊的目光望着他,于是,他也只能尴尬地笑了笑,在这个时代,这些人还不能适应某些段子啊。“老秦,你看咱们这架飞机怎么样?以前的时候,咱们还计划送到美国那里去改装,现在用不着了,咱们自己有了发动机,有了航电,自己就能改,等到相关机构把咱们的惯性导航系统搞出来之后,咱们的长途飞行就更有保障了。”
“嗯,没错,咱们的相关部门会努力的,我能看看座舱吗?”
“当然可以。”
于是,秦文明从一旁的安装台上,俯视了座舱,里面,还是一个个的仪表,看上去是那么的显眼。
“你们没有用玻璃座舱?”
“玻璃座舱?老秦,你是说那些全部都是显示器的座舱?”顾老开口了:“那种座舱可靠吗?万一在飞行的过程中,突然来个断电之类的,飞行员就成睁眼瞎了。”
“对啊,咱们的飞行员也习惯仪表了,那些改装了马可尼公司平显的歼七,他们都觉得碍眼,上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关掉它。”林老也跟着说道。
任重道远啊!
任何人,一旦习惯了之后,就懒得改变了,还会找到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不求上进找借口。
当初,马可尼公司的项目是空军的重点项目,结果,空军一句话,没钱,不要了!至于什么违约金,咱们不管!
结果,屠老到处找买家,终于把飞机给卖了,空军又回头看上了,真香,咱们也来一批。
到了部队里,飞行员开始叫苦了,座舱前面是个啥?一直在眼前晃悠,太影响视线了!
座舱平视显示器是座舱的一次革命,让飞行员在激烈的空战中不用低头看仪表,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空战格斗上,结果呢?飞行员就想看仪表,因为那个熟啊!要给他们用玻璃座舱,一块仪表都没有,他们就更不适应了。
歼十在研发的时候,飞行员也同步进行训练,开始最简单的就是YES/NO,看屏幕上判断对错,协调眼睛和手,结果,这样一个简单的训练,都有人做不好,因为他们不适应和电脑交互。
等到了新一代的飞行员适应了显示器,再去飞老旧的钟表店,更是会嗤之以鼻。
“老秦,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如果要使用全面的显示器座舱,那就意味着要使用专门的数据总线,目前来说,我们虽然要在上面安装先进的机载雷达,但是,在数据总线方面,还是一个空白。”顾老说道。
当初,和平典范项目失败了,国内的资金打水漂,甚至歼八2战机也被美国人给彻底看了个清清楚楚,从此这种战机在西方人眼里没有了任何秘密,教训是深刻的,不过,要说好处的话,也是有的,比如说,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理念,也知道了1553B数据总线是怎么回事。
传统的飞机做出是钟表店,每多增加一个功能,就要多一些仪表,这样发展下来,驾驶舱里的各种显示仪表和按钮有上百个之多,飞行员们常见的基本功,就是能对着绘图板,唰唰唰地把座舱仪表画出来。
他们只需要知道每一个仪表和开关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什么数据是正常的,什么不正常,这就够了,但是,地勤人员呢?
每一个仪表和开关,都需要有电缆来连接,修理的时候,密密麻麻,让人眼花缭乱。
所以,技术最为先进的美国空军开始解决这个问题了,从1968年着手开发标准的机体内部信号多路传输系统,并于1973年公布了MIL-STD-1553标准。在1978年,这个标准经过修订,成为了全球统一的MIL-STD-1553B标准。所有的数据,全部通过标准的数据线来传递,这样大大地简化了线路,做一个类似的比喻,这就像是给座舱插一根网线,给雷达插一根网线,两者就能通信了,再给导航设备插一根网线,三者就能通信了,所有的设备,在统一的标准下,能相互通信,大大地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当然了,己方也可以自己研制一套标准,但是这太浪费时间了,而且,美国人经过多年总结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最先进的,己方也没必要重新搞,走弯路,直接用就行了。
1553B流行了很长时间,不仅仅是飞机,到了后来,坦克、舰船、航天等领域都在使用,一直到了后来,光纤流行之后,这种数据总线才被淘汰。
在外面的世界里,很多民用的产品也在用这种总线,有大量的板卡等设备,所以,这个总线技术对这里的人来说很难,但是,对秦文明来说,却是分分钟的事情。“这个总线技术的确很难,不过,只要是电子设备上的东西,肯定难不住咱们771厂,等到我回去之后,把这项总线技术研究一下。”
不仅仅歼八3要用,宋老那边肯定也要用,所以,下次再出去,主要任务就是搞这些电子零件了!
要不要运一批显示器过来?液晶屏可比阴极射线管好用多了,安装在飞机上还能节省很大的空间,外面的液晶屏早就成熟了,烂大街了。
想到歼十战机上安装一大块触摸屏,秦文明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5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