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八轮的畅想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槐树岭里,一辆造型硬朗的坦克已经成型。
“秦工,多亏你的帮忙,咱们这辆现代化的坦克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打造出来。”祝老说道:“等到国际防务展的时候,也一定能展示出来它最优秀的性能!”
作为东方举办的防务展,如果连一辆像样的坦克都拿不出来,那肯定会让人笑话的,现在,他们这款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坦克,让大家非常满意。
炮塔焊接得有棱有角,尤其是正面的楔形结构,看上去威风凛凛,从楔形结构的中央是高昂的125毫米炮管,从底座来看的话,可以看到59坦克才会有的那块帆布,不过遮掩得很好,一般人不会关注的。
当坦克炮技术不够先进的时候,如何才能获得强大的攻击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扩大口径!
当西方还在用105毫米炮的时候,老毛子已经将坦克炮升级到了125毫米炮,而东方也用了这种口径,但是,这炮绝对不是老毛子的坦克炮的翻版。
它用了电渣重融钢,身管自紧等等先进工艺,威力更大,潜力更大!
在东方坦克炮的历史上,125毫米炮有过两种倍径,从85式坦克开始,到88式,96式,用的都是48倍径,后来到了99系列坦克的时候,改成了50倍径。
现在这门炮,当然也是48倍径的,相比以前的坦克炮长了一大截,外面使用了铝合金制造的热护套,一层层包裹的结构,看上去像是竹子一样,抽烟装置在炮管中央,中规中矩。上面看炮塔,充满了现代化的感觉,侧面看的话,履带上加了侧裙板,也非常不错,只不过,再向下看,就能露出五对负重轮来。
这里会暴露它的真实身份:59改,不管外表怎么变,五对负重轮是不变的。
后面的发动机舱高高隆起,里面塞进去了730马力的柴油机,当大家完成这个换装工作之后,发现这么改造59坦克还真不错!
以后己方的坦克的动力系统,是不是都能按照这种方式来升级?
“那是当然,咱们这辆坦克,机动、防护、火力都是一流水平,关键是价格适中,它一定会有市场的。”秦文明说道:“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一定会对它很感兴趣的,我们这次国际防务展,要大批地推销我们的武器装备,让我们成为军火出口强国。”
军火生意是最赚钱的,己方虽然靠着两伊战争出口了不少武器,但是那些武器都太便宜了,现在,己方需要向更高水平发展,至少不能是白菜价啊。
“主战坦克上,咱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惜在配套的步兵战车方面,咱们还是有很大的不足,不过,有很多西方军火公司都在和咱们合作,用他们的武器来改进咱们的装甲车,变成步兵战车。”祝老说道。
如果用外行的眼光看,装甲车和步兵战车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实际上,两者的作战任务有很大的不同。
国内使用的主力装甲车是63式,它的全称叫做63式装甲输送车,它只负责将战士送上战场,然后战士还需要下车作战,也就是战场出租车的作用。
而步兵战车,战士们可以下车作战,也可以在车上作战,这就是最大的不同,步兵战车上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西方常见的步兵战车有20到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可以在行进间射击,相比之下,63式不过只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而已。
“这个不能急,还是慢慢来吧。”秦文明说道:“对咱们来说,步兵战车还不是急需的,63式可以凑合着使用,而且到了以后,履带式步兵战车的需求会越来越少,咱们可以直接研制轮式步兵战车。”
要说性能的话,肯定是履带式步兵战车更好,它可以在野外如履平地,紧跟在坦克的后面,是坦克的好帮手。
但是,如果想要让一支百万人的军队实现机械化,那如果全部装备履带式车辆的话就太昂贵了,这种时候,轮式步兵战车就有用武之地了。
轮式步兵战车的造价更低,只要有发达的汽车工业,就能生产出来,不用开专门的生产线,毕竟它不过就是轮子多一些而已,什么发动机,变速箱之类的,都可以用卡车上的。尤其是,现在的步兵战车大部分都是中央传动的,本质上和重卡的底盘没太大的区别。侧传动才是专门打造的。
轮式步兵战车制造方便,使用成本也低,毕竟轮子遇到的阻力比履带小多了,反应到车子上就是油耗低,部队虽然不追求低油耗,但是省钱也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尤其是部队转场的时候,履带车辆需要拖车来运输,轮式车辆直接开过去就行了。
而且,轮式步兵战车更容易实现模块化,使用不同的武器,搭配成不同的装备,国内的大八轮甚至连105毫米坦克炮都给搬上去了。
在很多部队的装备中,轮式步兵战车都是主力,最极端的法国人,干脆把自己全部的履带步兵战车都淘汰了,清一色的轮式步兵战车。
现在,看着眼前的59改,大家伙又聊起来了步兵战车。
“轮式步兵战车?这种技术咱们也没有啊,只能在越野卡车上改造。”在场的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最早的轮式战车,就是在越野卡车的基础上,外面焊接钢板,做成装甲卡车的样子,在二战中大量使用。
国内在研制轮式战车的时候,用的也是这种方式,哪怕上装变了,底盘也没变,这种卡车后面双排轮,前面单排转向轮,中间有很大的距离,很容易托底,先进的轮式战车,那必须是等轴距的,所有的大轮胎一起,占据车子的侧面,这样才能提升通过性。
国内暂时还没有装备中的先进的轮式步兵战车,只有一款研制中的WZ-551,这款彻底摆脱了卡车的外观。
但是,研发依旧很迟缓,到了九十年代才定型,被称为90式装甲车,这是国内第一个轮式装甲车的车族。
现在,这款也还没有呢。“想要有先进的轮式步兵战车,得首先有先进的卡车工业。”祝老说道:“咱们虽然已经开始组装斯太尔了,但是重卡工业还是很落后的。”
国内的汽车工业,在很长的时间里都面临缺轻少重的局面,轻型卡车和重型卡车都很缺乏,当年为了让畜力车不再进入首都,首都发动全国搞了几款轻型卡车,130就是在那个时候出来的,还有三轮摩托车。
重型卡车方面,国内有黄河,有红岩,但是技术都很落后。
只有中型车还能撑着,这就是从建国之后捣鼓出来的一汽解放CA10,这款车从五六十年代一直生产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性能早就落伍了,不过还算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国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方面的薄弱,所以也积极地做出改变,想要通过引进来发展汽车工业,原本看好的是奔驰,可惜奔驰高高在上,提出来的很多条件让国内无法接受,只能退而求其次,跑去找斯太尔合作。
在欧洲,斯太尔造枪非常有名,但是造汽车就不行了,他们的斯太尔卡车年产量只有五千左右,还不到奔驰、MAN等等大厂一个月的产量,因为没有形成规模化,所以对他们来说是鸡肋,得知东方来求购,立刻就爽快地答应了。
技术、设备、工艺一股脑地送到了东方,而且,还是斯太尔协调他们国内的银行给东方贷款,这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就这样被东方给遇到了。
不过,对斯太尔卡车来说,这是不错的选择,在外面的世界里,斯太尔卡车早就消失在了欧洲的舞台上,但是它在东方的神话一直在延续,东方先进的卡车很多用的还是斯太尔技术。
斯太尔打开东方的大门,奔驰汽车着急了,于是主动上门来求合作,他们也不想放弃东方的市场,只不过,国内三大重卡厂已经都开始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了,也没必要再找奔驰汽车了。
于是,奔驰找到了北方工业,把NG80重卡的生产技术交给了草原上的一机厂,也就是生产坦克的617厂,于是,北方奔驰就此横空出世。
在十年的协议期里,北方奔驰的产量并不高,一年就那么几千辆,根本就比不上遍地开花的斯太尔重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
在这十年里,北方奔驰的国产化率都不高,这导致它的价格高高在上,虽然一些客户喜欢进口件组装出来的北奔重卡,但是,这价格太高,一般用户也用不起啊。
不过,北奔重卡还是有用的,它至少把先进的卡车技术带给了617厂,到了后来,横空出世的大八轮,有很多技术都是来自北奔重卡的。
现在,众人聊起来了这件事,秦文明安慰道:“各位,不用着急,等到以后,我们肯定会有世界一流的重卡的,我们的轮式装甲车也会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这种事是着急不来的,必须要一步步地来,或许,这次国际防务展上,奔驰就会来谈合作呢?
“秦工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一定能实现,咱们对秦工有信心。”祝老点头:“秦工,接下来您再和我们一起琢磨琢磨坦克的新装备?”
改造59只是捎带的,为了参加国际防务展而做的小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进的三代坦克,秦文明提出来的那个激光系统,他们很感兴趣。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49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