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益的牵扯
“来,咱们举杯,为空军即将获得现代化的三代重型战斗机而干杯!”林老举起了酒杯来。
“林老,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啊。”秦文明说道。
“叫什么林老,叫老林,老秦,你也真是的,过段时间就会忘记称呼,还得让我提醒你。”林老说道:“什么为时过早,既然你们已经决定要上马了,那这个项目就一定会成功,有你老秦搞的项目,哪个没成功的,咱们还怕什么?”
秦文明也是无语了,不过,这句话貌似也没错,的确是这样,有他参与的项目都成功了,只不过,以前那些项目他有把握,都是外面那个世界有的。现在这个,外面真的没有啊!所以,秦文明可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现在,一双双殷切的目光望过来,秦文明又怎么能让众人失望。
“而且,这个项目最重要的还是,不用咱们花钱,哈哈,老秦,你应该知道,咱们空军穷啊,咱们穷得叮当响!现在,这个项目是伊朗人给咱们投资的!咱们不用承担研制风险,等到这款战机研发出来,咱们只要出购买战机的钱就行了,咱们又节省了一大笔钱啊,来,咱们为了省钱干杯!”
林老的手举着酒杯,一饮而尽。
他是真的很高兴。
这可是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事啊!
“对啊,咱们省了一大笔钱,否则的话,咱们还得把十号工程停下来,用十号工程的研发经费。”
“没错,咱们如果能仿制成功的话,会不会意味着咱们的十号工程已经不用继续研发了?”
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秦文明的目光望向了那名说话的军官:“这样做当然不行!我们测绘仿制的雄猫战机,不管多么强大,也是别人的,我们的十号工程是自己研发的,如果要是因为测绘仿制雄猫战机,导致我们的十号工程下马,那我宁可不进行这个工程。”
秦文明的态度很严肃,现场的气氛立刻就冷了下来。
“老秦说的对。”林老开口说道:“外国人的东西,不管多么先进,那也是外国人的,美国对雄猫战机的性能更是了如指掌,我们采购了这种仿制品,那是为了解决有无的问题,但是,在战场上,敌人对我们的飞机性能一清二楚,那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劣势,十号工程是我们自研的,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这种战机的性能,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十号工程。”
林老的头脑很清晰,在外面的世界里,林老是苏-27引进的最大功臣,但是,当有人要求停止十号工程,节省下来的钱多采购几架苏-27的时候,被林老坚定地否决了,引进重要,自研也很重要,绝对不能因为引进而放弃了自研。
到最后,自研的开花结果,没有歼十,就没有歼二十,没有祖国天空最需要的守卫者。
现在,林老也是一样的态度。
测绘仿制雄猫战机,是为了解决有无的问题,让空军迅速进入到三代机的时代,但是,不能总是靠这种战机,因为它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等到我们完成这种战机的测绘仿制,就该生产了,我们需要在哪个厂子生产这种战机?”又一个人说道。
说这话的人绝对是无心的,只是觉得该考虑一下,但是,等到他说完之后,现场热闹的气氛立刻就冷了下来。
这可比刚刚秦文明的不满更加的冷场,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哪里生产,就决定了哪个厂子能发展壮大。
132厂是没可能了,132厂生产的歼七战机,正在热销之中,这款战机改造成歼七MF之后,更是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订单无数。
再加上以后歼十出来,肯定也在132厂生产,所以,他们肯定没精力来生产仿制的雄猫。
要说国内的军机大厂,那肯定是112厂,这个厂是国内第一个航空飞机厂,当年,歼五,歼六,都是从这个厂放飞的,当年为了搞三线建设,112厂出了不少的人,前往各地,现在其他飞机厂,都有曾经在112厂工作过的老同志。
所以,按说这次的军机生产,应该放在112厂的。
不过嘛,秦工这个样子,貌似是对112厂的感官不太好啊。
秦工帮过国内的很多军工企业,去112厂的时候却很少,现在秦工的态度更是能说明一切了,如果秦工对112厂满意的话,那还用说?直接就设定在112厂好了,用得着犹豫吗?
“这个生产厂的安排,还是得上级说了算。”秦文明开口道:“不过,我个人建议,还是在011基地比较合适。”
秦文明说完,看向了张金海:“张工,你觉得呢?”
国家开始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之后,011基地差点没饭吃,一直等到秦文明去帮忙,建议生产山鹰之后,才算是发展起来,后来张金海过来,帮忙捣鼓出来了昆仑发动机,更是让山鹰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性能更高,订单更多。
现在011基地已经从大山里面搬迁出来,到了贵省的省会附近,成立了新的工厂,开启了新的时代,现在,秦文明要把这款战机的生产放在011基地,那这个基地就会成为国内最大的军机生产厂啊。
张金海是从黎明厂出来的,他对老东北工业基地有感情,但是,他老婆可是011基地出来的,他给112厂忙活完了之后,肯定还得回去。
他老婆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他的生活有了新的奔头,难道还能坚持把肉给沈飞?
秦文明还真不放心沈飞,他怕耽误事。
但是,可想而知,这个建议传出去之后,沈飞那边肯定会跑来要项目,不过,秦文明也早就想好了说辞。
那里距离771厂的老厂区近,这样比较方便。
为啥方便?
无可奉告。
老领导是知道的,秦文明这样安排,是为了从外面拿一些零件进来,运输的距离越长,越容易暴露,所以,一切都在贵省解决就可以了。
张金海点头:“嗯,这个听你的。”
“对了,我们还计划请320厂的陆老来当总师,所以,其中一部分零件,也可以放在320厂生产。”
320厂也沾光,就是不给112厂肉吃?
大家伙都觉得好奇,这个秦工,肯定对112厂有什么意见吧?
“请老陆来当总师?”林老想到了什么:“老陆就在首都,来给三机*汇报工作了,等到吃完了饭,我带你去找他,要说老陆还真是个能人,当初咱们的强五,就是他带着十几个人,在飞机厂里敲敲打打给改造出来的。”
陆老,1920年出生,1941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昆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和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曾经去过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麦克唐纳飞机工厂和英国格洛斯特飞机公司,学习飞机设计。
新中国成立之后,陆老从英国途经香港返回祖国,从此开始担负起来建设祖国的航空工业的使命,他先后到过很多单位,1956年被调到沈阳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成为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的主管设计师;1958年被调到南昌320厂设计室担任强5飞机的主管设计师,1969年参加了歼12飞机的设计工作,在七十年代末期,又捣鼓起来了强六。
现在的陆老,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早就该退休了,但是,他却依旧奋斗在第一线,他研制了数年的强六项目,将会成为他这辈子最后的项目了,他非常珍惜。
但是,在领导的办公室里,他得到的却是他最不想听到的消息。“老陆,咱们知道你在强六的项目上忙活了很长的时间,但是现在,这个项目的不确定性太大了。”领导开口说道:“尤其是发动机的问题无法解决,你们也不想换斯贝,所以,这个项目只能暂时终止了。”
强六预定的发动机是涡扇六,这个项目来自于60年代的910工程,折腾了二十多年,历经无数困难,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个项目已经下马了,利用这个项目来研制的战机,也就是空中楼阁了。
“报告领导,涡扇六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我们打听到了兄弟单位的项目有了全新的大推力发动机,我们请求使用这种发动机,一定能完成我们的项目。”陆老说道。
涡扇六没了,涡扇十还在研制,但是,兄弟单位的十号工程,却已经有了合适的发动机来匹配,他们能用,己方也就能用!
陆老对这款发动机很感兴趣,他也期待这种发动机能让他的强六一飞冲天。
“那些发动机非常宝贵,而且数量不多,只是给十号工程试飞用的,根本就没有给其他飞机配套的能力,再说了,你们的飞机就算是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还有超重的问题,这个项目大家已经丧失信心了。”
其实,强六身上有很多米格-23的影子,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性能,改成机腹进气而已,但是,国内的工业基础太差啊,就拿最关键的翼盒部位来说,米格-23的翼盒就已经够重的了,国内的仿制品,比米格-23的翼盒还要重百分之十二,结构超重的问题无解,飞机就无法完成研制啊。
“结构超重的问题,我希望找秦工解决。”陆老说道:“秦工已经帮助很多单位解决了问题,我也希望找秦工。”
什么飞机的起落架之类的加工问题,秦工都能给解决,现在,陆老把希望寄托在了秦文明身上了。
“你认识秦工吗?你知道秦工有多忙吗?对于一个即将下马的项目,秦工是不会放在心上了,别为了这种小事去劳烦秦工。”
“咳咳。”外面传来了咳嗽声。
(https://www.biquya.cc/id177526/298594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